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甲子园》的现实意义最可贵

时间:2012年10月12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高艳鸽

  9月15日至10月20日在首都剧场上演的北京人艺年度原创大戏《甲子园》,是近日京城戏剧界的热议话题。“你看《甲子园》了吗?”几乎成为大家见面时的一个问候语。以“原创、当代、北京”为创作主旨,编剧何冀平按照这个“命题作文”的要求写出来的《甲子园》,会带给观众什么样的感受和思考?日前,多位戏剧界评论家齐聚由北京人艺主办的“《甲子园》专家座谈会”,沧桑、情怀、老艺术家、人艺的现实主义传统等,成为论坛上不断被提及的关键词。

  让人感伤的沧桑感

  看《甲子园》时,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何西来边看边流泪。这部戏带给他的最大感受是“沧桑”。舞台上那个名为甲子园的百年老楼和那棵60年的大树是沧桑的,老楼让他想起了自己读书时住过的北京铁狮子胡同的一栋楼。更让他感叹的是“演绎者的沧桑”。“当朱琳和郑榕坐着轮椅出来时,我流下了眼泪。”他说,“演员们老了,观众也老了。”上世纪50年代他看话剧时,朱琳、郑榕、蓝天野是他崇拜的偶像,当时朱琳演《蔡文姬》,吕中演《王昭君》,她们的舞台形象光彩照人,但现在她们要坐轮椅出场了。“这些老艺术家们在人艺的舞台上演绎了人世的沧桑,他们各自也经历了人世的沧桑。”这让何西来有点感伤。

  在他看来,这部戏的历史沧桑感已超出了具体叙述的故事,使得每个观众特别是老年人会对照自己的人生,去体会和感悟,获得一种审美上的满足。“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沧桑是很高的艺术体现。”他建议这部戏还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加强这种沧桑感。

  “《甲子园》可贵的是现实精神。”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夏波说,“现在我们很多戏是现实题材,但没有现实精神,根本没有触及到我们这个时代,缺少对当代人内心和命运的关照。但《甲子园》关注大变动时代的人,触及到了很多当代人内心纠缠的东西。”

  构思巧妙、情节讲究

  海归爱林回到甲子园,发现它变成了一个养老院,在她处置这栋楼的过程中,带出了很多人的命运。何西来觉得这样的故事构思很奇妙,“能够把很多人物都聚集在一起,就像《茶馆》和《天下第一楼》一样,把很多不同人物的命运集中展示”。

  在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叶廷芳看来,《甲子园》故事情节的编织也很讲究,“谜底藏得很深,随着情节的进展层层剥开,直到最后,唯一的知情人黄仿吾将死时,谜团才揭开,这就紧紧抓住了观众欲知究竟的心理”。

  让资深戏剧评论家解玺璋最感兴趣的是这部戏包含的那个“核儿”,即爱林的父亲,这个在剧中没有出场的主要人物,“他是甲子园所谓的所有者,他怎么得到的这栋楼,他得到这栋楼以后的心路历程,是通过舞台上这些人物的对话,慢慢显露出来的”。在解玺璋看来,这正是编剧何冀平的功力所在,这个主要人物并没有出场,她把他隐藏在舞台背后,但展示出了他的内心世界。而且这部戏叙事平稳,不张扬,通过很多细节让观众感受这个并未出现的人物,让其在观众心中逐渐丰富起来。

  “何冀平像一个男人那样创作”

  自轰动话剧界的《天下第一楼》始,何冀平创作了多部优秀话剧和影视剧作品。在座谈会上,不少专家学者也就她的创作风格进行总结和讨论。“何冀平有时候像一个男人那样在创作。”《中国戏剧》副主编黎继德说,“对历史的认识和反思,对现实的关注,她都是独树一帜的。”

  在《甲子园》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邹红看到了何冀平话剧创作风格的转变。“从《天下第一楼》到《德龄与慈禧》,再到今天的《甲子园》,她的创作从有意追求外在的动作、冲突,到开始发掘内在的戏剧性,从起伏跌宕到波澜不惊。”在邹红看来,这种转变在其创作历程中具有特殊意义,“实际上可以看做对自身的一种超越”。

  “现在大部分话剧作品,都有一种泡沫式的喧嚣,总感觉剧作家的内心不那么宁静。不宁静就会产生一种对真相的歪曲。”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张先表示。他解释这里的“真相”,“舞台上展示的是艺术家想象世界里的真相,至于现实中有没有,这不重要。”他认为,在这个想象的世界里,一个剧作家能够平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通过《甲子园》,他感受到了何冀平的这种平静,“她是以很平静的心态在审视这个世界,所以也使得这部戏很有情怀,这种情怀不是做出来的”。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