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听“马可·波罗”说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而言,中国评论家的观点固然重要,但难免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一个外国评论家的视角解读中国当代艺术,定会有不一样的启示。凯伦·斯密斯就是这样一个游历中国当代艺术界整整20年的艺术史学家,可谓是当代艺术界的马可·波罗。中国当代艺术——
马可·波罗用了17年游历中国,记述他在中国见闻的《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21世纪的发达交通和信息网络环境已经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变得不那么神秘,但在每一个专业界别里依然需要像马可·波罗一样的人继续充当中国与外界交流的“眼睛”和“传声筒”。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就有着这样一批外国人,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观察中国当代艺术,发现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希克、尤伦斯夫妇、劳伦斯、布朗以及在北京工作的英国艺术史学家凯伦·斯密斯都该算是中国当代艺术界的马可·波罗。
近日,凯伦·斯密斯编著的艺术品鉴新书《发光体1号》面世,面向全球同步发行三个版本,中文版选择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也许编著者正是看中这家中国出版社的名号和宗旨“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与其从事的工作十分契合——希望可以让全球艺术工作者及时看到中国当代艺术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着什么。凯伦·斯密斯计划以年为单位,通过辗转于中国当代艺术活跃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地,亲历展出现场,将一年里出现在中国公众视野里的杰出作品记录在案。
凯伦在中国工作生活整整20年,可以说是与中国当代艺术共同成长。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发生了很多令人吃惊的转变,它经历了从地下活动到浮出水面、从边缘化存在到闪耀在聚光灯下、从无人问津到资本和媒体的追捧、从国内到杀入国际舞台、从几万元的标价到拍卖会频频拍出几千万的价格。中国当代艺术在酝酿、发展、高潮、泡沫、萧条之后,正赶上全球金融危机。在经济复苏的同时,中国当代艺术该如何走向理性并开始健康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借助凯伦的独特视角,希望中国当代艺术能从重重迷雾中找到正确航向。
■ 七问凯伦
一问:当代艺术价值何在?
当代艺术的艺术之美和时代之美是分不开的,哪怕艺术家在逃避,但是他也是当下的一种生活状态,给人提供更多的是一个想象空间,让受众能够进入。西方有个习惯,就是艺术要反映社会的脉络,艺术家要有这种意识,要想作品有所突破,艺术家就要找到一种方式方法,让受众感受到我们的世界,进一步让人感受到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活。今天中国很多作品偏重于好看,目前也有很多艺术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希望找到时代的气氛。艺术家如何掌握人类在某一瞬间的状态,如何看待世界是最重要的,无所谓他们是做装置还是在画画。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不一样,传统艺术重视内容表现,而当代艺术重视态度和观念表现,我想这是当代艺术审美的最大价值。
二问:普通大众该如何欣赏中国当代艺术?
我是一个西方人,英国出生,英国长大。从小就可以看到很多关于艺术的书,英国主流媒体也有专门的艺术评论板块,不同的媒体对艺术展览、艺术作品、艺术家有不同的描述,从描述中艺术变得更加立体,可以很客观地分辨出艺术的本来面貌。西方的艺术体系和系统传播已经做得比较完善。这让很多人有一个很好的艺术品鉴能力,具体到每一件作品的欣赏上,人们也会获得及时的大量信息,一旦当我们走到展览现场,你会获得很多很多想象。在国内,再过10年可能如何欣赏艺术品会变得不是一个问题。目前很多评论家和媒体都在出版评论,会让大众有更多的信息来源,提升整个大众艺术欣赏的能力和水平。平时我们身边也会举办很多展览,都会有一些展览的介绍,抓住一切艺术信息会让艺术欣赏的感受变得更好。所以说艺术的传播渠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三问:传统媒体、新媒体和展览现场这几种作品观看渠道哪种最有效?
我曾想出一本观察上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书。但看大量文字和图片资料后发现,没到现场观看就会缺乏艺术本身的感悟。我不可能再回到上世纪90年代,也就无法真正了解为什么当时会有几件作品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会把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向前推进一步。所以我发现,能够亲历艺术展览现场,近距离感受到作品,才能真正实现欣赏和评价作品。如果我只用资料来研究艺术史,那等于是在玩味语言,肯定会失去艺术作品本身的味道。但是国内每年都会有非常多的好展览,往往都时间短暂,三个星期就算比较长的了。而且举办地点非常分散,可能是广州、重庆,也可能是上海、北京,不可能每个人都有机会亲身参与其中。所以我认为,各种渠道的观赏都很重要。大众需要大量的艺术信息,又不可能亲历每一个艺术现场,这就需要像我这样专门从事艺术研究的人把眼睛借给大众和艺术机构,尽量能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用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再现艺术作品,所以我认为每一种观看渠道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但总的来说,直接站在作品面前感受是最有效的观看方式。例如去年孙逊、唐茂宏、张鼎做的展览“大字”,当时我觉得不就是“你准备好了吗”6个字吗,我为什要到现场去看?但是当我真正到了现场感受就真的不一样了。
四问:中国当代艺术目前存在的遗憾有哪些?
说到遗憾,我看到很多艺术家在很年轻时做的东西很有意思,但往往几年过去后就会转变自己的创作方向。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室一直创作,但是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评价,他们会觉得自己被忽略,进而产生怀疑。这种怀疑催促他们到市场上去搜寻比较成功的案例,并导致创作方向的转变。我认为,之所以说当代艺术很前卫,是因为它确实是在探索今后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正因如此,真正有潜力的艺术家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确会在先期受到冷落,这样的艺术家往往会在没有得到认可的时候就已经转变创作方式了,这点是中国当代艺术目前很遗憾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供更多的平台让人们争论作品和艺术本身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艺术评论家不应该让自己越来越习惯用很多形容词去赞美作品如何好,这样会让受众反感,对受众了解艺术作品、思考艺术问题毫无帮助。中国的评论家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放弃理论化的语言和一个一揽子理论来进行艺术评价,而是直接针对作品说话。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更多的有潜质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得到及时和客观的评价。
另外,近些年我发现一个问题,不光是在中国,这是全球化的一个问题。每次我去展览现场,都会有很多作品如果不借助解说文字很难理解本身的含义。可能有的作品的确需要文字配合,文字本身就是作品的一部分,但并非所有作品都是这样的。已经亲临现场,还需要借助文字来感受和理解,只能认为是作品本身没在工作。作为视觉语言的艺术品要不靠视觉来感受很难百分之百向受众传达感受。
五问:能给年轻艺术家一点建议吗?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艺术家要问自己从事艺术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上世纪90年代的艺术家很多都是为了艺术,脑子里面没有市场。但是2000年开始美术学院开始扩招,以前每个班可能有10个人,一大半最后成为艺术家,现在一个班可能有50个人,最后成为艺术家的不到5个。艺术家要追寻自己的内心,如果真要做艺术,生活可能困苦,但是走过之后就会豁然开朗。如果只想发财,当然这也算是一种目标,这就有另外一种不同的走法。
同时,作为艺术家本身,一定要有很强的艺术理解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知道自己所做的是否有价值,这是坚持的基础。如果有价值的东西艺术家自己都全然不知,那不是很可惜吗。但是反过来,毫无价值的艺术还要抱着不放也是耽误时间和精力。另外,坚韧不拔的精神很重要,即便知道前进方向和步骤也需要一步一步地走过去。
六问:为什么中国传统艺术,比如中国画很少能被当代艺术界所关注?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要理解中国画实在需要比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但我开始进入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之初就不是一个汉学家,只是一个交流的桥梁,目前我还不能很好地把握中国画。我认为当代水墨画依然与传统有很密切的传承关系,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就认识很多中国画的艺术家。在他们中间也产生很多争论,争论如何把中国画变成这个时代的语言。因为我们说的“当代艺术”中的“当代”,在中国可以是一个界定时间的词语,但是在西方如果说“当代(Contemporary)”其实这个带有大写字母“C”的词汇代表一个“态度”。在艺术史的发展脉络中,当代艺术是一个往前探索的态度,是一种有可能蜕变成今后发展方向的探索。我观察到的中国画似乎还没有进入这样一个状态,我对中国画还不够了解,如果让我把中国画作为当代艺术来评价,我很难判断。当然,中国艺术元素被很多优秀的艺术家截取过来,也都得到了认可,这些我了解比较多,但纯粹的中国画我还没有更多的发言权。
七问: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乐观吗?
之前我已经谈了遗憾,但是我觉得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还是乐观的。从上世纪90年代起很多欧洲当代艺术的美术馆,都有很好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好多收藏家都很愿意收藏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那些策展人都是因为乐趣在做,并非出于功利和市场。但目前在中国,有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当初的坚持和热爱。艺术投资热让很多人开始进入艺术市场,炒作艺术品。其实世界上很多国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毕竟艺术家要是有几件天价作品是很自豪的事情。但是这些作品在艺术史上能否真正留下印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十七、十八世纪每个宫廷中最受欢迎的画师几乎都没在艺术史上有特别大的贡献。所以我觉得在中国无论艺术家还是策展人最应该争取的就是一个单纯而独立的状态。只有这样做出来的艺术才能更加纯粹,更有价值。
凯伦评述
2011年在中国展出的一批高水准的艺术作品,即便不都具有划时代意义,却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其中包括若干在艺术圈内备受尊崇的艺术家的作品,也包括具有探索性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借用英国艺术家翠西·艾敏的话说,“即使他们明天就逝去,这些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也将会被铭记。”凯伦·斯密斯用她独特的视角为读者观察和解读中国当代艺术作品。
2011年,何翔宇最好的作品是《椅子上的人》,但其中的关键是“椅子”,而不是那个“人”。随着大量观众进入展厅,标题中的“人”便不复存在,但“椅子”还在。数以百计的椅子全都放置在一个单独的空间内,并辅以低低照射的光线。艺术家邀请观众行走在如迷宫般的椅子中,甚至可以在如鬼火般的暗光中坐下来,悠闲地想些什么,这样一来,便可以进入一种平和阴郁的静默境界。与此同时,空气中隐隐约约地飘荡着一种独特的、人造的香芬——那是源自墙角的薰香味道。随着袅袅娜娜的檀香气息在鼻尖散开,很容易让人进入一种冥想状态,从而惊诧于这些阵势浩大的“椅子”都是从哪儿弄来的?!在此,何翔宇将新的功能注入到了这些物品中,是与它们曾经拥有的用途截然不同的一种功能。事实上,每一段用来制作椅子的木头原来都是水槽。
张恩利是一位以现实事物作为描绘对象的画家。在西方人看来,他的素材就是日常之物。吸引他如此创作的因素包括静物画和概念艺术中的现成品艺术。从实用方面来说,展示那些索然无味东西的画家或许会被看成“试图”在艺术史上留下自己痕迹的人,这一说法可以追溯到杜尚的小便池事件。当然,那不过是一件物品的现代化身,就好像现成的静物所表达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物品,是一个有形的存在,而不是作为虚饰的幻觉来描绘的。但是和虚饰的幻觉相似的是这些艺术家在选择静物作为他们的代言人时,主要的驱动力依然是其隐喻性。
2011年的艺术界似乎全然是在进行尖锐的“自我深省”,并通过展览凸显其群体活动及个体努力间精妙的联袂演出,而“大字”这个合展恰恰是这一事实的反映。展览标题虽只有简单的两个字——“大字”,但却昭示了整个展览的本质、内容和形式。展厅的四面墙壁上只有简简单单、尺寸庞大的六个字,好似作者的呐喊:“你准备好了吗?”
每个看过“大字”展的人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简单如斯,却依旧有着满目满心的冲击力。也许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巨大的汉字又是怎么让人过目难忘的呢?”是否有必要再去看那四面墙展示的大多数人闭着眼睛都能写出的六个字呢?毋庸置疑,我们的答案是:有必要。在当下这个世界里,这个展览是具有先见之明的,普罗大众期望说出他们埋藏已久的心声。
何翔宇|椅子上的人 装置
张恩利|电线 布上油画
孙逊 唐茂宏 张鼎|大字 展览现场
(编辑: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