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民间文艺>民间文艺话题

乡村“守艺人”,巧手成就致富梦

时间:2023年01月10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0

  【一线讲述】 

  编者按 

  广袤山乡,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却靠着一双双巧手传承传统技艺、助力家乡发展。雕刻彩绘、造屋筑桥、器具制作、刺绣印染……有他们的地方,就有民俗风物之美,也有产业致富之路。他们,拥有一个朴实无华的名字——乡村工匠。 

乡村“守艺人”,巧手成就致富梦 

90后重庆小伙儿辜国强在组装花丝镶嵌作品“凤引九雏”。新华社发 

乡村“守艺人”,巧手成就致富梦 

在浙江湖州市八里店镇潞村,陶瓷艺人在瓷器上作画。新华社发 

  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育好用好乡土人才”。此前,国家乡村振兴局、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挖掘培养一批乡村工匠,促进农民创业就业,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人才支撑。今天,让我们走近四位乡村工匠,观摩他们的“指尖绝活”,倾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感受他们传承技艺、惠泽一方的拳拳初心。 

  这里的琴声绕梁不息 

  讲述人:河南确山县农民制琴师 王金堂 

  扛起锄头,我们是耕田种地的一把好手;拿起工具,我们是世界提琴制造业中响当当的“确山师傅”。全球90%以上的提琴来自中国,而中国提琴产量的40%左右,特别是中高档手工提琴产量的80%以上都出自我们确山人之手。

  40多年前,16岁的我挤上火车一路向北,怀着“学门好手艺”的心气儿,去北京闯荡。几经周折,终于进了一家工艺美术厂当上临时工,跟着师傅学习制作工艺小提琴。一年后,老板看我笃实好学,就让我当上了车间负责人。后来,我又到一家提琴作坊当学徒。

  提琴制作工艺复杂,有拼板、刮板、音孔音梁、刻头、装头、油漆、装配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比如,拼板时如果黏合不牢,就会影响后续每道工序;刮板的尺寸和弧度高低一定得精确,否则直接影响提琴音质。

  经过两年多的学习、练手,我掌握了制琴的关键技术,也萌生了创业的念头。我白天打零工、卖煎饼,晚上继续钻研制琴,同时,动员在京打工的老乡一起干。1990年,我们终于和一家木材厂谈拢,合作办起了一家琴坊。打这以后,我的制琴生意越做越好,带出来的许多老乡也陆续建起了自己的琴坊。

  “确山师傅”在北京干得风生水起,家乡一直很关注。不久后,确山县政府和在京确山籍老乡创办的提琴生产企业签了合作协议,我们整体迁入县产业集聚区“确山小提琴产业园”,为一个梦想而努力——把确山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中高档提琴生产基地。

  现如今,全县制琴及配套企业已经发展到144家,从业人员2600多人,产品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贝斯及配件等30多个系列、400多种型号,年产提琴约40万把,年产值6亿元左右,年出口创汇超过2000万美元。

  从外出“打工潮”到返乡“创业潮”,我们认识到:要想产业长远发展,关键是不断壮大本土人才,让产业发展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2020年1月,确山县手工提琴制作协会挂牌成立,吸纳了100多家会员,大家推选我担任协会会长。针对制琴人才短缺问题,我们制定了“5年计划”,划定了确山提琴行业标准,通过加强函授、培训,增强“确山琴师”的业务知识和文化素养。

  我们这些“琴一代”,也有很多遗憾。几年前,在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上,以色列乐器商人约瑟夫在他的摊位上用小提琴演奏《梁祝》,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望。现场有人请我也演奏一曲,我当时就蒙了,连连摆手:“我们只会制琴,不会拉琴。”现在,越来越多的“琴一代”让孩子学琴,县政府还出资聘请了专业提琴教师,在镇里和县里的中小学校开设提琴特色班。每年都有很多确山学子选择音乐类专业深造,学成后回乡支持提琴产业发展,让这座提琴小城充满了青春活力。

  我们相信,确山的琴声定会悠扬致远、绕梁不息。

  自贡彩灯,温暖千家万户 

  讲述人:四川自贡胡氏花灯传承人 万 玲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灯会。近年来,自贡灯会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张闪亮名片。胡氏花灯,就是自贡彩灯大家庭中的一员。

乡村“守艺人”,巧手成就致富梦 

四川自贡彩灯。光明日报记者 周洪双摄/光明图片 

  胡氏花灯技艺代代传承,在我母亲胡德芳手上又有了很大发展。她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传统工艺灯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进。比如,把扎染艺术、剪纸艺术、生肖文化等融入灯品,推出了一系列创意十足的花灯,由此胡氏花灯挂进了大街小巷、千家万户。

  打我记事起,家里的小作坊里,就处处堆放着制作花灯的材料。我从8岁就开始跟着母亲学书法、剪纸、做手工花,后来成了她的助手。母亲76岁高龄时,还拿出全部积蓄,修建胡氏花灯工艺厂、胡氏花灯文化园,还原古老的逛花灯场景,免费向公众开放。她总是对我说,想在有生之年多做些实事,让自贡彩灯得到全世界友人的喜爱。

  我明白,对于母亲来说,胡氏花灯不只是一盘简简单单的生意,更是一种毕生难舍的情结。我也发誓要倍加努力,把胡氏花灯一代代传承下去。

  于是,我注册了“胡氏花灯”商标,还申请了很多专利。我们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共建青少年教育基地,邀请学校组织孩子们来做研学体验,带着他们现场体验“一根丝变成一盏灯”的神奇过程。看着孩子们脸上惊喜的表情,真是幸福极了。

  在四川很多地方,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家里只有孩子和老人。我就想,要是把胡氏花灯制作培训基地建到农村去,让留守的人们在家门口也能赚到钱,那该多好啊。

  正巧,我在自贡市沿滩区仙市镇遇到了身残志坚的陈洪宇。他熟悉互联网,对花灯也很着迷,我就收他为徒,和他一起在当地建立了胡氏花灯制作培训基地、加工厂房,派出熟练师傅驻扎当地,手把手地教徒弟。大家平时制作小型花灯,逢年过节就外出参加灯会布展。

  现在,我们和自贡市富顺县赵化镇共建的胡氏花灯制作培训基地也已投用,一大批彩灯工匠靠着手艺富了口袋。更多乡镇的培训基地也在筹划之中。有灯会布展时,我们的培训基地已能派出上百名熟练工匠。胡氏花灯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新加坡、泰国、印度等地。

  眼瞅着春节又要到了。我们正在加紧制作,一定要让花灯挂满大街小巷,照亮今天的好生活。

乡村“守艺人”,巧手成就致富梦 

湖南泸溪县,手艺人李铁骑在展示“踏虎凿花”苗族传统手工艺作品。新华社发 

乡村“守艺人”,巧手成就致富梦 

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村民在刺绣。史开心摄/光明图片 

  电脑编程,巧雕石头 

  讲述人:重庆“大足雕客”农民工 杨家胜 

  小时候,我经常看父亲做石雕,得空就帮他打下手。中学毕业后,我开始跟着父亲打石狮子。2015年7月,一次偶然机会,21岁的我代表大足石雕参加全国石刻石雕行业年会,并参观了河北曲阳数控雕刻工厂。

  一进曲阳雕刻车间,我看得呆住了:一排排机械设备正在“雕刻”石头,一上午就完成了40厘米高的粗雕。大开眼界的同时,一个念头在我脑中萌生:流水线作业真是快,可怎么才能融入“手手相传”的千年石雕技艺,让作品更有灵气呢?

  就在那时,石雕行业正在发生巨变——传统雕刻市场开始萎缩,工程类石雕项目增多。这对于长期以精品手工技法为特色、缺少机械化生产的大足雕刻产业是一次重击。我身边不少同行退出了雕刻行业,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这让我既痛心又无奈。

  2018年,正在成都雕刻石栏杆的父亲打电话给我,说那边一家雕刻厂已经开始使用数控雕刻,机器做、人工修,能节约很多时间,让我去学习。当时,我以“手里活多”为由回绝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心里发虚:我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连电脑打字都很慢,怎么能学会用电脑编程“雕石头”呢?

  这成了我心底的一大遗憾。“数控雕刻梦”就像一粒种子,在心里悄悄发芽。我白天做工,晚上看书自学,满脑子都是“数控雕刻”四个字。几番思想斗争后,我终于下定决心:把数控设备买回来,摸索着干。很快,我就去山东泰安参加线下专修学习班,学习软件运用和雕刻机实操。

  这次学习,彻底改变了我的“老观念”。无论是手工还是数控,只要技艺精湛,都能表达自己的创作想法。回大足后,我便和团队筹资买回了数控雕刻机。此后两年时间,先后有十多个工友回到大足加入我们的团队,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成熟的数控雕刻产业链。2022年,大足石刻文创园打造“大足雕客”创业孵化园,并将我们团队作为技术人才引进,打造川渝两地雕刻企业共享数控雕刻生产线。

  如今,传统手工雕刻与现代化数控擦出的火花越发绚丽夺目。我相信,会有更多像我一样的青年为此着迷。

  “小盆景”扮靓新乡村 

  讲述人:江苏沭阳县“沭派盆景”匠人 方 武 

  沭阳是全国首批“中国花木之乡”,也是全国花木盆景主产区之一,有着数百年的花木种植史。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沭阳人,我心底一直有个“工匠梦”:不仅要让更多人学习盆景技术创业致富,也要让“沭派盆景”艺术传承发展。

  我小学三年级就跟着爷爷学习栽培盆景。初中毕业后,我进入沭阳中专学习艺术创作,十分痴迷于《芥子园画谱》。这本画谱让我掌握了中国画技法,增强了对松柏、山石形态与意境的理解,为我此后的盆景制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沭派盆景历史悠久,融合百家之长。经过多年学习实践,我在传承沭派盆景传统“渔网扣”制作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形成了“垂枝结顶”的个人风格特点,得到国内盆景界认可,多次在国内盆景展览和盆景制作大赛中斩获大奖。

  近年来,沭阳围绕花木产业提档升级,实施“花匠千人培训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重点培养盆景制作及养护、盆景造型培育、插花艺术、编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前不久,“沭派盆景工匠”还成功入选省级劳务品牌。这让我觉得自己有了更新更广的用武之地。

  为了帮助更多人掌握盆景技术,我面向村民免费开展盆景养护、制作技能培训,吸纳当地农户到园内务工就业、学习技艺,带动了周边300多家农户致富。同时,我还通过“互联网+盆景”模式,向本地及全国各地百余名学生传授盆景制作技艺。现在,我的“艺园”已经成了河南工业大学设计学院学生实习基地,每年寒暑假,都有许多年轻学子前来学习。看到越来越多年轻面孔加入盆景创作的队伍中来,我从心底里高兴。

  盈尺之盆容纳山水,方寸之景尽显意境。现在,我正酝酿建设省内最大的文旅示范园区,以盆景特色产业为主导,集文旅融合、盆景培育展示、产学研培训、民俗文化、非遗保护、电商孵化及观赏游览为一体,把“沭派盆景”做精、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用小盆景扮靓和美新乡村。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王胜昔、李晓东、周洪双、李宏、张国圣、苏雁、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段阳东、叶春艳) 

(编辑:高晴)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