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电影>热点推荐

寻找儿童电影“新一春”

时间:2022年12月21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吕帆
0

  日前,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发布“中国儿童电影百年百部经典”榜单,《三毛流浪记》《大闹天宫》《鸡毛信》《小蝌蚪找妈妈》《小兵张嘎》位列前五,均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而在朋友圈,不时刷屏的“暑假给孩子看的10部动画电影”“100部高分少儿影视剧”中,国产作品也寥寥无几。

  “国产真人类儿童电影,为啥儿童不爱看”,这个困扰整个行业的问题虽显尖锐,近年来似乎也提得越来越少了。可是,儿童电影真的消失了吗?据统计,近10年来,中国平均每年生产近50部儿童电影,可惜除了一些大制作的商业动画,大部分儿童电影从拍摄到上映几乎都悄无声息,很多电影甚至没有获得与孩子见面的机会。破局之路在何方?
  有专业人士称,“儿童电影”并非电影类型,像好莱坞就只有“合家欢”电影,只要中国影人能做出一家人都看得开心的电影,就算“劳苦功高”。“合家欢”电影似乎是破局的途径之一,但反观《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票房霸主”依然没能让家长孩子双双满意。而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0-14岁的人口超2.5亿人,占总人口的17.95%。中国拥有全世界第二大的儿童群体,要满足人们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弱有所扶”日益增长的需求,便无法忽视儿童的精神文化世界,或仅停留在“给家庭生活添点料”的简单娱乐层面。否则,成人语态的短视频和低幼语态的动画依旧将成为孩童最主要的影像“食材”。
  儿童电影高质量发展,应尊重“儿童本位”。儿童文学理论家班马曾说:“顽者非劣,正是儿童精神和少年状态的重要表现特征”,在“玩”和“顽”的深层机制中,暗含着生命冲动与成长能量。但是,很多以儿童为主角的影片并未真正关注儿童的“游戏心理”,其承载的更多是成人表达,造成创作者、生产者对儿童电影创作的定位与观众的需求不符。当前,一些儿童电影为了片面地迎合评奖机制,刻意凸显苦难叙事,夸大甚至渲染“老少边穷”、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社会问题,反而推开了相当一部分很难对此类题材产生理解的儿童群体。正如有研究指出的:“儿童思维的关键在于尊重每一个儿童个体,最终艺术指向应该是关注作为‘个体人’的儿童自身”。成人应平视、好奇、兴趣盎然地走进儿童的世界,摒弃说教的姿态、功利的考量,让儿童电影真正“经由大人、为儿童去”。
  儿童电影高质量发展,还应巧写“本土故事”。儿童电影创作离不开电影市场和互联网带来的“全球性观赏习惯趋同”,但种种案例也告诉我们,一味模仿并不能救市。《潜艇总动员:地心游记》从形象到故事均借鉴好莱坞,《光影之战》则很像奥特曼衍生片,《魔镜奇缘2》整合了美人鱼、白雪公主、海底总动员等一众经典剧情,却被网友评价为“像恐怖片”。
  如何既不片面迎合国外审美,又能让国内观众看得进眼、入得了心?挖掘“中国色彩、成长启迪、时代新意”的中国本土故事是关键。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再见土拨鼠》从藏民孩子本真的视角诠释出了动人的兄弟情和可贵的生态观,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点点星光》改编自广州市花都区七星小学跳绳队从“为免费领一双新鞋”到“培养出33位世界冠军”的真实故事。如果说,《再见土拨鼠》是“中国土地上的故事”,《点点星光》便可称之为“中国精神里的故事”。
  儿童电影高质量发展,应培养“多方联动”。除了与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舞台剧等艺术形式强强联动之外,“儿童电影进校园”有了更加深入扎根学校的可能。2022年4月,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指出,影视教育作为艺术类“新三科”之一,正式被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作为培养中小学生德育和美育的重要方式,不少地区已率先走上电影育人之路:深圳市宝安区多数小学设置放映厅;四川多地借成都儿童电影周的机会,加大儿童电影的放映频次;很多学校都在鼓励学生参与微电影创作,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企业、社区投入影视教育工作中来,相信儿童电影将在新时期获得长足的发展。
  今年是中国动画诞生100周年,太多经典画面留在了几代人的童年回忆。而经典之所以长存记忆,探其根源,是尊重“人”的重要性:创作者能否共情地投入进一个儿童身处的世界,又能否赋予这个世界以更多纯真的快乐与成长的启迪。围绕这个目标,中国儿童电影任重道远,也未来可期。
  (作者系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
(编辑:刘青)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