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节档电影现象研讨会举办
春节档高票房与好口碑背后的成功“密码”
随着《满江红》《流浪地球2》《熊出没·伴我“熊芯”》《无名》《深海》《交换人生》6部影片的集体爆发,2023年春节档掀起了一波强大的观影热潮。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3年春节档(除夕至正月初六,即1月21日至27日)电影票房为67.58亿元,同比增长11.89%,高居同档期历史第二位;观影人次则达1.29亿,同比增长13.16%。春节假期过后,观众观影热情依旧不减,《满江红》《流浪地球2》等春节档高口碑热门影片票房增速依旧势头强劲。2023年春节档的6部影片,整体品质获得了观众的普遍认可,展现出中国电影再度起步过程中的强大实力和巨大潜力。
2月8日,由中国影协主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承办的“2023年春节档电影现象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张宏,国家电影局副局长陆亮,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以及王一川、侯克明、陈旭光、张卫、赵宁宇、皇甫宜川、李春利、刘嘉、陶经、陈宇、龚格尔、王红卫、张大勇、刘鹏等春节档相关影片主创和业界专家学者,曹俊、张慧芹、王钦仁等中国文联、中国影协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陆绍阳主持。
多类型、高品质引发观影热潮
张宏在讲话中指出,作为3年疫情后一个十分特殊的档期, 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表现强劲、全面飘红,不仅提振了行业信心,更说明中国电影人才还在、观众还在、市场还在。随着疫情阴霾散去, 2023年春节档群雄逐鹿,交出了一份喜人的成绩单,这一耀眼的成绩表明,中国电影在观众心目中依然热度不减,中国观众也愈发成熟。2023年春节档影片类型更加多样化,其艺术价值、技术创新突破、题材类型构成以及产业发展动态升级等多重维度,都值得业界深入探讨、分析、总结。张宏表示,本次研讨会聚焦2023年春节档电影现象所反映的电影产业发展的潜力、趋势和新机遇,旨在总结成绩、展望未来,以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铸就电影文化新辉煌。
陆亮表示,期待2023年春节档的热潮能够持续,期待观众对电影的关注和热情也能持续,期待春节档后其他连续的档期能将火爆的市场热度持续下去,期待中国电影人团结奋发快乐的精气神能持续下去,期待主题积极、百花齐放、类型丰富、风格各异、佳作纷呈的创作形势能持续下去,期待体现中国电影精神的影片走向世界的势头能够持续下去,期待电影理论界、评论界对中国电影深入解析并与创作者形成良性互动的风气也能持续下去。
张丕民认为,2023年春节档的优异表现,是中国电影人交上的一份合格答卷。他希望广大电影工作者未来能在题材创作、影片供给等方面继续努力,在宣传、发行体系的建立和整体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上,作出新的成绩。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暨文学院教授王一川将2023年春节档上映的6部影片,总结为“上天(《流浪地球2》)”“入地(《无名》)”“下海(《深海》)”“替换(《满江红》《交换人生》《熊出没·伴我熊‘芯’》)”4个关键词,认为6部影片多样化的类型风格和较高的制作水准,反映了当代中国电影的创作水平,也高度契合当下观众的心境。他认为,6部影片的叙事模式各具特色,“《流浪地球2》的中国式英雄叙事、《满江红》在喜剧与正剧间切换的叙事、《无名》的反转式叙事、《深海》将抽象话题进行可视化叙事、《熊出没·伴我熊“芯”》将仿真技术融入叙事、《交换人生》角色替换式叙事,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侯克明看来,2023年春节档影片有3大特色:首先,有思想高度和文化内涵,“例如《流浪地球2》成功表达了‘人类文化共同体’的意识,也艺术化地展现了面对全球性危难时‘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关键性作用,具有国际视野和未来视野;又如《满江红》将‘精忠报国’等优秀民族文化精神融入观赏性很高的影片之中,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其次,有美学品质和艺术追求,“6部影片的制作水平、类型化完成度、类型融合度、叙事能力、人物塑造能力,整体都达到了较高水准。”最后,有观众热情参与和积极支持。“观众们不仅走进影院观影,更在各种社交平台展开热烈讨论,‘电影春节档’成为春节期间的热门话题,这反映了春节档电影创作者心中有观众,观众也以自己的口碑与热情回馈了创作者的不懈努力。”
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认为,2023年春节档上映的6部新片中,既有“新主流电影”、喜剧片,也有悬疑片、动画片,类型丰富;既有重工业大片,也有中等成本制作,层次分明。他表示,以《流浪地球2》《满江红》为代表的“新主流电影”获得高票房与好口碑,证明了此类型已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支柱之一,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流浪地球”系列和“熊出没”系列在春节档期的持续火爆,则印证了国产系列电影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黄金档期”形成文化现象
“今年春节档,体现出‘喜乐的杂糅’‘情感的牵引’‘精神的放射’‘叙事的烧脑’‘品牌的效应’‘表演的氛围’6个特色。”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如是总结。他认为,丰富的喜剧元素、动人的亲情、文化精神的展示、精妙的叙事结构、系列作品的美学延续、精彩而多样化的表演,共同推动了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的不断高企,也体现了中国电影艺术水准和工业水平的稳步提升。
2023年春节档的题材多样化和合家欢的观影体验,给《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春节档的影片类型足够多样化,大部分作品都老少咸宜,也能够在主流价值传达和商业诉求间寻求到某种平衡,同时还因高科技手段的赋能实现了真实的沉浸式体验,这无疑吸引了更多一家三代观影的观众走进影院。”李春利表示。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当代电影》杂志主编皇甫宜川认为,除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和观众口碑,今年春节档更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引发了社会面的热烈讨论,反映出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关切与期待。“在各种关键性因素中,6部影片整体的良好品质是最重要的基础,扎实的剧本、成熟的制作、精彩的表演、恰当的营销、现代化的管理,成为2023年春节档成功的基石;而中国电影人在艺术和技术层面不断创新的勇气和能力,也与更多观众实现了审美及情感上的共鸣,推升了春节档的票房;此外,多样化的类型设定、档期产业效能的拓展等因素,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电影产业研究专家刘嘉眼中,春节档是中国最为成熟和最具价值的“黄金档期”,虽然档期时间并不长,但票房产出比率极高、聚集效应很强,也是重要的年度电影市场风向标。“从2014年开始,春节档的影片供应都是一年之内的集大成者,无论数量、质量还是体量,无论类型样式还是整体品质,都堪称各大档期中的翘楚。”刘嘉表示,多年来,中国电影都是一种产品经济配不上服务经济的产业,尽管坐拥全球最大的放映市场,却在优质产品供应上存在短板,“2023年春节档上映新片整体品质的提升,对于巩固春节档‘黄金档期’的地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植于类型电影的“新主流电影”创作
《满江红》编剧、北京大学教授陈宇认为,春节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档期,张艺谋导演曾说过,这个档期“是中国电影人向全国人民交上的答卷”,很多平时不看电影的人也会在春节期间走进影院。通过多年来对电影产业的观察和研究,有两个关键词影响了陈宇的创作。第一个关键词是“类型电影创作方法论”,“类型电影的充分发展,是一个国家电影产业完善的标识。今年春节档的6部新片,都有很精准的类型意识,投放目标十分明确,基本满足了不同类型观众的观影期待与需求,同时部分影片还能在立足于类型的基础上进行某种创新和突破。 ”第二个关键词是“新主流电影”,“这一类型从某种程度上指引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方向,我认为它并非商业化的主旋律电影,而是商业电影向主流价值观靠拢的崭新类型,其价值观来源于主流意识形态、当代中国民众的心理映射和美学趣味,以及根植于中国人血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陈宇表示。
《流浪地球2》制片人、编剧龚格尔坦言,影片公映后得到了各界的帮助与支持,影片也将进一步“走出去”,在更多海外市场上映。“中国制造业和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流浪地球2》这样的重工业电影给予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更为中国科幻电影的不断前行提供了信心与保障。”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红卫则透露,《流浪地球2》并没有为了降低观影门槛而删减一些硬核科幻的设定与内容,这是因为主创团队的创作初衷,是全力打造一部精品的中国式科幻电影,而不是一部超高票房的商业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