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张居正》海报
近年来,北京人艺的历史剧追求“一戏一格”。作为今年北京人艺推出的重磅之作,即将首演的话剧《张居正》呈现了一种全新的历史剧的风格和样式。“我们重点其实不是讲一个故事,而是探讨一位改革家的心路历程。我相信大家会看到一部不一样的历史剧。”11月27日,在话剧《张居正》媒体见面会上,北京人艺院长,该剧导演、主演冯远征这样表示。《张居正》导演兼主演冯远征、导演闫锐,演员张培、刘智扬、李劲峰、何靖、李金涛、闻博、刘宸、梁国栋、郭为、孙骁潇、金汉、解天、黄麒源、郝贾沛钊、李紫瑞、徐督,设计常疆、孟彬、彭丁煌、郑晨、文子、叶风等主创悉数亮相,解读这部原创新作的创作历程和创新表达。作为北京人艺2023-2024跨年大戏的原创历史剧《张居正》初露峥嵘。
熊召政九易其稿品尝创作“艰辛”
话剧《张居正》由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编剧。2002年他创作的小说《张居正》正式出版,在文坛内外享有盛誉。2005年,这部作品获得茅盾文学奖,同时由作家本人改编为热播影视剧。冯远征参演了2010年播出的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在剧中饰演太监冯保,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冯远征当时便与熊召政商定日后要将这部小说搬上话剧的舞台。在此之后,熊召政历时数年,一改小说原有的叙事结构,为北京人艺量身打造了话剧剧本《张居正》。见面会上,因在外地不能来到现场的熊召政专程发来视频,回顾了与北京人艺的渊源和创作这部作品的感受。“这一次,我做了一个剧作家最大的努力,九易其稿,十分艰辛。这次合作也体现了北京人艺主创人员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在艺术上他们非常认真,精益求精,不会迁就,会直言‘这段戏我觉得弱了’‘那段戏是不是还可以把它再扩充一下’。”熊召政表示。
这是小说《张居正》第一次被搬上话剧舞台,也是继话剧《司马迁》之后北京人艺与熊召政的又一次携手。从一代史学家到一代改革家,北京人艺在古装戏的深度和广度上再度实现了拓展。有了扎实的一度创作为基础,二度创作赋予作品的丰富性与探索性更让人产生期待。
在历史剧中融入当代的思考与创新
该剧以明代改革家张居正一生的重要事件为线索,连接起历史与想象,跨越生前、身后的生死两端,以全新的结构方式表现张居正的人生经历与历史贡献。“我们重点其实不是讲一个故事,而是探讨一位改革家的心路历程,是对于他这个人、对于他所做的改革的一种深刻的思考。”曾经在北京人艺舞台上成功呈现司马迁、杜甫等历史人物形象的冯远征对此颇为感怀。
而闫锐认为《张居正》正体现了北京人艺守正创新的特点,“对于张居正这样有着丰富经历和传奇人生的历史名臣、改革家,我们在前期创作时多次采风,去走近历史、走进人物的内心,这是我们创作上的守正;但在剧作、表导演以及舞台呈现上,这部剧都体现了结合当下的表达以及戏剧化的特点,相信会带给观众以惊喜。”闫锐表示,将着力寻找一种“历史的纵深感,打通历史与当代”,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对文本的解读,完成一次对时间和历史的跨越,在历史剧中融入当代的思考与创新。
除了贯穿全剧的思考是这部作品与观众产生连接的钥匙,创新的舞台表达也是作品让人耳目一新的亮点。“观众将在戏剧舞台上看到类似电影手法的场景转换,剧中的场景是流动的。”冯远征表示,“我们的舞美设计六易其稿,从最初一种很繁复的舞美,最后呈现出的是北京人艺舞台上很简约的舞美。”
丰富北京人艺的话剧民族化探索
该剧主创阵容从导演到演员的“中生代”与“新生代”的组合,依然体现出北京人艺的舞台传承。演员们不仅在排练中去寻找创造人物的方法,更通过不断学习去完成积累。排练期间,剧组不仅组织演员到张居正的故乡湖北荆州进行采风,还到北京故宫、明十三陵等地寻找历史遗迹,对明代的礼制、文化、政治生态等进行深入了解,建立起深厚的创作根基。此外,剧组还为演员安排了京剧、明代礼仪等各种课程,通过京剧形体训练,借鉴学习戏曲四功五法,帮助演员找到合适的舞台表达方式,丰富北京人艺的话剧民族化探索。
话剧讲述了张居正10年首辅生涯,讲述他面对百弊丛生的政治局面,如何革除弊政、廓清浊气,使得明朝国祚又得以延续数十年。“‘不改革,毋宁死’。比起之前北京人艺历史剧《司马迁》《杜甫》要突出文人的情怀,此次更要演出一位改革家的胸怀,突出他的谋略和魄力。丰满这一人物形象,不是大歌大颂他的政绩和手腕,而是要探讨一位改革家的心路历程,也讲述他的割舍和无奈。”冯远征表示。作为该剧中唯一一位女性角色,饰演李太后的北京人艺演员张培谈道,“李太后将张居正视为自己孩子的老师,她也是很有魄力、很有智慧的女性。”饰演成年万历皇帝的北京人艺演员刘智扬认为,“这部剧本身很有深度,是正能量的传递。而万历皇帝的这个角色也不同于我以往演过的人物,更有质感,也更为丰满,对我们青年演员来说是挑战,希望有所突破。”
据悉,目前《张居正》的排练已进入后期,该剧将于12月22日至2024年1月14日在首都剧场与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