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让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让我们更进一步对我们党的事业、对未来充满信念和信心。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我认为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在文化领域十分重要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对世界范围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对人类社会在文学、艺术、文化等十分广泛的领域都将产生着重大而持久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和欧洲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吸取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功经验,对社会治理模式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和改造,在新自由主义思想和治理模式的持续作用下,西方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获得了较大的新发展,特别是在文化领域,以各种新自由主义形态为主题的文学、艺术和文化产业深深影响、控制着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和格局,并且以不同的形式广泛地渗透进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学艺术和文化产业之中。在这种潮流和格局中,形式主义美学和各种形态的自律性文学艺术理论成为对审美问题、文艺问题和文化问题进行分析的关键理论,审美人道主义和形式决定一切的“文化霸权”的局面得以形成。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历史进程就会困难重重,马克思主义美学对文化的引领作用就会落空,文化自信就难以真正建立起来。早在2014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共中央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近一百年的艰苦奋斗过程中第二次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同时,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历史已经证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文艺始终是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文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作为一种新的美学观念,把未来与现实的审美经验联系起来,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显著特征。在德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早期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就高度关心和重视文艺问题,把文艺问题看作是革命事业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早在1859年4月19日,马克思在致拉萨尔的著名信件中就提出了,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表达出社会主义的理想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个“最现代的思想”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这封信里,马克思指出,用生动活泼、具体而充满吸引力的文学形象,是可以表征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从而给人民以鼓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事实证明,这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方向,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则。在面向未来的伟大征程中,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学艺术批评是历史交给我们这一代美学研究者和文艺批评家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应该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个要求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具体落实也就是要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批评,真正形成人民大众读得懂、喜欢读、对当代现实生活具有解释力和引领力的新的美学话语和文学艺术批评。这种新的形态的美学话语和艺术批评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它是一种人民的美学,为了唤起和激励人民大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和激情而写作,以人民大众的情感结构和审美趣味为美学批评的原则,在最生动、最真实、最丰富的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发现新的美,发现生命和生活的新的意义。这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个方面,文学艺术家因为受到伟大时代的社会激情的影响,通过美学观念的改变和发展,从而创造和形成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另一个方面,美学家和文艺批评家需要把文学艺术家用“莎士比亚化”的形象化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最现代的思想”,从理性和日常生活语言的角度做出阐释和分析,帮助人民大众从中感受到真正的艺术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力量。只有这两个方面的要求都较好地得到表达和实现,建设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成为人民大众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判断的一部分。
2021年10月,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执导的电影《长津湖》公演之后,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和喜爱,其中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理念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也来自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在朝鲜高原地带极寒天气下以顽强的意志和超人类生理极限的努力的真实生活为基础,仅凭导演水平和特效技术是不可能创造出《长津湖》这样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的。这种创作路径,在我看来,就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原则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成功实现。历史和现实,真实的生活和“历史的必然要求”的艺术表达在电影《长津湖》中较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用艺术的创作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强大生命力。我们在当代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中看到,这种突出展现新的艺术风格、更加贴近人民大众情感的创作类型正在形成和发展,展示了文学艺术创作领域的新风貌和新格局。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在红色题材的艺术作品、红色经典的审美活动中得到实现。近年来,包括《战狼2》《红海行动》《地久天长》《悬崖之上》等电影作品,都呈现出这种特点。相比较而言,美学和文艺批评的建设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更好地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学者,也包括美学和文艺批评学者提出了时代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恩格斯深刻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还指出,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我说过,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当代文艺批评的发展指出了正确的道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学艺术批评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一直积极努力,不断发展。在历史上产生过许多优秀的理论形态和优秀的著作。在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在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不断出现的条件下,一种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以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为基础的文艺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就是时代对我们这一代学者和批评家的呼唤,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工作者们的责任,我们应该努力、努力、再努力,建设和发展好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当代文艺批评。
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马克思主义在美学和文艺批评这个上层建筑领域,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得到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话语形态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文学艺术批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拓展。无论是红色经典,还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文学创作和文艺评论中都显示出强大的创造力和文化与审美认同的凝聚力。新的生活正在创造新的文艺作品、新的美学原则。历史不断证明,中国正在以伟大的实践创造着今天和未来的美好,中国也正在助力世界实现今天和未来的美好。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大学)基地主任、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