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是如何打造的——访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蒋艳平
岁末年初,各大媒体接力般推出各自的年度畅销书排行榜。这些侧重各有不同的排行榜既是我国出版业近年来繁荣发展的表征,也是社会趋向流变的指针。但何为畅销书?畅销书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打造畅销书是否有规律可循?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长期从事畅销书研究的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蒋艳平。
记者:什么样的书可以称之为畅销书?在我国,一般发行量多少才能成为畅销书?
蒋艳平:首先,我认为,用实际销量来作为衡量畅销书的依据,比用发行量来衡量,会更科学一些。否则,书发出去了,但没卖掉,大量地变成库存,不管发行量有多大都成不了畅销书。
其次,销量还要和时间结合起来才能判断一本书是否畅销。是两年之内卖掉2万册,还是1个月之内卖掉2万册,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不同类型的书,畅销的标准也不一样。有的学术类图书一年卖掉2万册肯定算是畅销书,但如果在文学和少儿领域,就只能算是卖得还不错而已。
我们现在所说的畅销书一般是指除去党政读物、教材教辅、专业图书和卡片挂图等出版物之外的大众图书,通常分为少儿、成人虚构和成人非虚构三大类。根据开卷的统计,一般每月销量至少要达到8000册,才能进入全国畅销书前30名。在一年内的销量要达到10万册以上,才能进入年度榜单的前30名。也就是说,在大众图书领域,全国销量超过10万册的图书,大概有100种。这些书是当之无愧的畅销书。
记者:畅销书对行业和市场的影响有多大?
蒋艳平:根据开卷对全国出版物市场的监控数据,销量排名前5%的图书品种为零售市场贡献了60%以上的市场码洋。其他95%的图书贡献了不到40%的销售码洋。
畅销书对市场还起着非常大的支持或拉动作用。以莫言为例,2011年莫言所有的作品在文学图书板块中的码洋比例大约是0.11%。2012年10月,莫言获得诺内尔文学奖后,其作品销量立刻飙升,不到3个月时间,莫言作品在文学图书板块中的码洋比例就增长到4.2%。在整体市场下滑的背景下,由于有莫言作品的带动,整个文学板块逆势增长,同比增长近8%。出版莫言作品的出版社的市场地位明显上升,作家出版社从58名上升至39名,上海文艺出版社更是从218名上升至93名。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畅销书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记者:近几年我国每年出版的新书数量都在增长,但为什么给读者的感觉是畅销书的数量和发行量没有同步增长?
蒋艳平:图书品种和新书品种不断增加,但单品种销量下降,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
在缺书的年代,每本书都是畅销书。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2012年全国图书动销品种达到125万种,新书品种超过20万种,读者的选择多了,单品种的销售册数自然下降。
但我也不同意有的人说的“现在好书少了,没的可读”,实际上,现在的好书比以前多,只是对读者来说,选择难度比以前大了。
记者:你预测,2013年哪些图书会畅销?
蒋艳平:畅销书的题材总是和当前的社会热点相关。社会心理和文化发展的长期趋势不会突然改变,所以可以预测2013年畅销的题材大致还会和以往差不多,也就是文学图书唱主角,名人传记、心理自助、时政、理财、教育、健康等领域都可能出现一定数量的畅销书。
具体来说,如果股市提振的话,以炒股为代表的理财类图书可能会畅销;以3D打印、物联网、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影响越来越大,也可能成为畅销书的选题。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