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人海中,谁人为你驻足?
艺人之家
正月十二,已经有艺人来赶会
话说元延佑年间,河南省宝丰县马街有位说书艺人马德平,擅三弦书,技艺精湛,人品甚佳,桃李满天下。某年正月十三,马先生因病去世,众徒弟听闻噩耗,自八方赶来奔丧,云集马街,祭拜说唱,悼念恩师。自此,年复一年,徒弟的徒弟又收徒弟,每年正月十三来此聚会,相沿成习。于是就有了马街十三书会。
这当然只是马街书会起源的一种说法。此外还有禳灾说、颂德说、抗金说、皇恩说等九种说法在民间流行,可谓众说纷纭,而具体到底如何,碑刻、志书目前也没有发现确切记载。不过,较为普遍认同的是,马街书会兴于北宋末年,那时正是勾栏瓦舍里说唱技艺的繁盛时期,元朝初具规模,清代同治年间尤为兴盛,有故事说会首司士选算过一次到会人数,让赶会艺人在火神庙每人进一文香钱,最后数下来有两串七,也就是说,那年到会艺人竟有2700人之多。马街书会至今已经700多年,历经战乱灾荒,并无间断。
每年正月十三来马街说书,已经成为民间艺人的习俗和精神信仰。没有任何组织形式,也不受约束,完全出于自发自愿。这里也没有正式的表演场所,天为幕,地为台,麦田里、河坡处、小路边,都是他们的舞台。上千名艺人二三结伴,三五成组,拉弦打板,背靠背各自说各自的书,互不影响,说书亮书,以曲会友。而周边的老百姓也会扶老携幼,成千上万地来赶会听书,商贩们也集中于此,一时间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是难得一见的艺术场景。
马街书会也形成了独特的民俗形式:艺人拜师祭祖,艺人亮书卖书、群众请书写书,民间对戏,唱还愿书,评书状元,书会会首制……
祭祖:来到书会的艺人,先要到火神庙里祭拜火神和祖师爷。三弦书艺人敬的是“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河南坠子和道情的艺人敬“邱祖”,即邱处机,据说邱处机开创了这两种艺术形式的龙门大派。艺人们至此,一拜火神祈求一年说书红红火火,二拜祖师爷保佑弟子平平安安,拜完给祖师爷说一段书,就可以去书会上亮书了。
亮书:亮书是来书会的最重要环节。所谓亮书就是说书,展示自己吹拉弹唱的才艺,所有人到这里都是平等的,自由表演。听众是流动的,觉得哪里唱得好就去哪儿听。河南坠子、大鼓书、三弦书、道情、山东琴书、凤阳花鼓、评书、乱弹、四川清音、湖北渔鼓等几十种曲目在这里上演,十分地道。马街书会也成为民间艺术群英荟萃的展示场,两片小铜片(犁铧片)可以击出清脆的声音,脚上绑上竹节木梆子也可以成为乐器,简单的乐器到了他们手里变得神奇起来。
写书:来马街亮书也跟这里的写书习俗有关。写书并不是著书立说,这里的人会在正月十四到十六请艺人回去说书,称“灯书”,也叫“正禄书”,正月十七到时就的叫“偏禄书”,艺人卖书、老百姓请书买书、商定书价的过程叫写书。凡是正禄书写出去的,一般就不能再继续唱下去,以免妨碍别人卖书。平常日子,这里有红白喜事,如建了新房子、老人祝寿、孩子满月等,也会请艺人说书。还愿书也是艺人们常常接到的活儿,比如谁家有了病人,就像火神爷许下愿:如果病人康复了,我给火神爷请三天大书。
“书状元”:昔有文状元武状元,书会上也有“书状元”。历史上的书状元少有记载,自1981年首位书状元郏县王结子王树德至今已有二十多位登记在册。此前,书状元每年由书会上写出去的书价最高者获得,也有偶有中断追任的,近年则由各地老艺人组成评委团,综合书价、服装、艺术等多项内容,逐摊听后打分评出,高分者得状元称号,这种民间评选方式也可谓是独一无二。
对戏:马街书会一般会有两台以上的大戏助兴,从正月十一开始连唱三天,几台戏在会场相近地点同时开场,形成对擂之势,若哪个台下观众多,叫好声热烈,此台戏就是“赢家”。演员们自是要卯足了劲儿与对方争个高低,观众们也得以大饱耳福眼福。
会首:因为马街书会是民间的盛会,过去每年马街书会还会由本地群众推举出一位德高望重、有组织能力、有经济实力的人来主持会务,被称为“会首”。会首需要负责写书、对书、艺人接待、演出、书会秩序等多项事宜。那时书会期间的有关费用多从火神庙的收支中支出,如果费用不够,会后或自己垫付,或者村民分摊,只要会首决定,锣鼓一敲,村民们不用催促就会交上会款。会后收支也会张榜公布。
作为民间的自发活动,马街书会进入外界的视野,尤其是走到今天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民间曲艺盛会,外国的记者、作家都来书会采访体验,跟中国曲协的发现与扶植有关。1979年在全国曲协工作会议上,时任曲协主席的陶钝问及河南曲艺研究者张凌怡河南有没有书会之类的活动;张凌怡回来好恰好遇到王结子王树德,问后得知了马街书会。1980年他对马街书会详细调研之后,写出了调查报告发表,引起重视。次年,陶钝偕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来到书会,一时轰动,陶钝有诗云:“马街书会溯源长,负鼓携琴汇现场。说古论今依旧事,万人空巷看兰芳。”可见当时盛况。自此之后,政府组织介入,马街书会蜚声中外。9年前,中国曲协将全国曲艺邀请赛放在马街举办,至今已举办九届,职业艺人的参会,也为书会招来了更多人气,扩大了影响力。
近年来,马街书会建设了主体广场、主题标志说唱俑、书状元和名人雕塑苑等,中华曲艺展览馆也于今年落成。马街书会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多了,对艺人的帮扶力度也在加大。不过,这种外在的繁荣下依旧有隐忧。随着时代变迁,马街书会也悄悄经历着变迁。娱乐方式增多,听书的人越少,民间说书的演出市场不断缩小,很多艺人生活艰难,因为看不到前途,学说书的年轻人也渐渐少了去,传承成为问题,一些剧本、乐器及说书艺术都面临着失传的可能。如今来书会上的艺人依旧很多,不过明显有老龄化的现象。来书会上的年轻人大多是凑热闹,而不再懂得说书之美,写书的人家也很少见到了,政府组织了机关单位写书送书下乡,帮扶了一部分人,而更多人来这里见见朋友、弹唱半天自得其乐,也就回家去了。在商业大潮的席卷下,马街村民依旧热情,接待艺人的人家已经很少,一些人家趁机做起了生意:存摩托车,收费三元;上一次厕所,收费两元。
有说书人,才有书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街书会不仅仅是艺人们的节日,更是一种鲜活的文化传统,如何更好地帮扶艺人,如何在政府帮扶和保持其民间性之间协调,未来马街书会的发展,还需要更多人来关注艺人们的生存,保护住这块“圣地”,这个民间艺人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