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煤矿艺术节“全国煤矿职工美术展览”侧记
画笔绘华彩,情深韵味浓
——第四届中国煤矿艺术节“冀中股份杯·全国煤矿职工美术展览”侧记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矿文联主席梁嘉琨为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颁发特别贡献奖。李洪潮 摄
冀中能源集团副董事长、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祁泽民致辞。宋春耕 摄
他们是画家,是曾经亦或现在仍奋斗在一线的煤矿职工画家,看上去都很有艺术家的范儿。初握他们的手,老茧、皱纹,并不光滑,然而正是这样的手,将他们内心深处对煤矿的情感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赤诚、淳厚……
5月23日,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矿文联、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国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主办,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四届中国煤矿艺术节“冀中股份杯·全国煤矿职工美术展览”在邢台隆重开幕。这是继去年第四届中国煤矿艺术节开幕式在此成功举办后的又一次盛会,在去年的喜悦尚未完全退去的时候,煤矿职工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矿文联主席梁嘉琨,冀中能源集团副董事长、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祁泽民等出席了开幕仪式。
>>作品题材丰富,创历届煤矿美展水平新高
“冀中能源有个响亮的口号——不断创造历史,我想我们这次全国煤矿职工美术展览的举办创造了中国煤炭文化艺术的历史,不仅是煤炭行业的一次骄傲,也是煤炭文化艺术史上的里程碑。这次活动是继靖远声乐器乐大赛、双鸭山曲艺小品大赛、徐州集邮展、淮北摄影展等活动之后,激发煤矿工人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又一重大举措。”梁嘉琨在开幕式上讲话并给予此次活动极高的评价。
祁泽民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最具价值的上市公司百强之一,深刻认识到文化艺术是一种软实力,在陶冶职工情操、提高职工品位、凝聚企业精神、促进科学发展等方面都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此次美术展览获奖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厚的煤炭特色,从不同角度讴歌了煤炭工业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希望通过承办此次活动,能够弘扬蓬勃向上的主旋律,共谱建设和谐矿山、美丽矿山的新篇章。
本届美展共评选出入选作品253件、获奖作品79件,其中金奖3名、银奖13名、铜奖21名、优秀奖42名,国画、版画、水彩画、雕塑、剪纸一应俱全,是历届煤矿职工美术展览中题材最为丰富的一次,这些作品突出“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 无私奉献 团结创新”的主题,从不同的视角、艺术形象和表现风格塑造并展示了当代煤矿工人的精神风貌和煤炭企业的新形象,传达了蕴含于矿工心灵中的真、善、美。就艺术品位而言,其中有很多作品已经达到国家级美展的水平。
>>矿工笔下的矿工,真实、动人
黝黑的脸庞、倔强的眼神,嘴角的烟已经快燃烧殆尽,这是本届美展金奖作品《生民》所塑造的矿工形象。“他们的要求不高,只要出井的时候能有支烟抽就足够了。”这幅画的作者何军委这样告诉记者,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听后不免让人有些心酸,从中不难体味出一名煤矿工人工作一天后劳累的身体状态。但是,何军委却用对比的手法将这一形象塑造得异常高大。画面分为两个层次,远处,群山脚下的煤矿被虚化,几缕青烟如雾气般散开;近处,矿工的形象扑面而来,真实、细致,整幅画虚实相生,意境随之而来。
“我也曾经是一名一线煤矿工人,对他们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就像亲人一般。没有下过矿井的人,真的很难体会,那是一种很深的情感,已经深入到我的骨髓,并将伴随我终生。”这一席话,何军委说的时候嘴角微微抽动,看得出,那是一名煤矿工人对煤矿深深的眷恋之情,是潜意识的,摆脱不掉。
“每一幅画都是矿工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我想最珍贵的东西也不过如此,这是矿工美术作品中永恒不变的主题。”中国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煤矿文联副主席庞崇娅感慨道。她认真地观看着作品,感受着作品中无形力量的伟大。
“他是我的朋友,至今还在矿上工作。”顺着银奖获得者程彪手指的方向,记者靠近看清了作品的名字——《老友》。程彪介绍说:“我和他是老友,他和他身后的这些机器设备朝夕相处,也建立了一种老友的关系。”的确是老友,粗蓝布略有破损的外衣,留有泥土痕迹的机器设备,早已被打上了时间的烙印。昔日的矿工来画矿工人物形象,再熟悉不过。
>>浮躁背后是对传统道德的执著坚守
现今受各种利益的驱使,很多人已经不是因为热爱艺术而从事艺术事业,作品中不时充斥喧嚣与浮躁之气,已然不是内心所坚守、艺术所指向。但是,煤矿工人笔下的作品,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静谧,它要表达的是一种执著的情感和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银奖作品《空巢老人》吸引许多观众驻足观看。“这画的就是我呀!”一位老者扭头对记者说。作者李毓澍给记者讲起了创作这幅画的始末。
“我十八九岁的时候,在外祖母家过暑假,每当舅舅下班的时候,外祖母就站在大门口瞭望,有行人过来时她最多也就是打个招呼,却一直看着那个路口,我印象特别深刻。现在我也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工作比较忙,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父母,对父母总有一种亏欠的感觉,两年前萌生了创作这幅画的想法,想了两年,画了四天。如今我的母亲已经去世了,接下来我要多抽时间回去陪陪我父亲。”
作品古朴自然,简洁大方,没有任何的装饰,用最朴素的语言来表达,在体现了作者对自己内心的坚守的同时,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精神。
同样执著的还有金奖获得者罗保根,他的版画《古镇组画》如今已完成33幅,每一幅创作完成大概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告诉记者他还会继续创作,将这些古镇的面貌化为永恒的记忆,这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召唤。
>>文联携手企业,共谱美丽矿山新篇章
此次美展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开幕式上,梁嘉琨亲手将特别贡献奖颁给了该公司。近年来,中国煤矿文联举办的许多活动,都立足于煤炭企业,走出了一条“文联携手企业,共谱美丽矿山新篇章”的创新之路,对丰富矿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激发矿工的创作热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去年的开幕式、今年的美术展览,承办全国煤炭行业的大型文化活动对推动冀中能源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冀中能源各单位都有了自己的艺术节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一些活动都打造成了品牌,这都得益于与中国煤矿文联的合作。”冀中能源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万义感慨道。
“这样活动的举办,对我们影响很大,在现在煤炭形势面临困难的时候,对职工的士气鼓舞很大,全国煤矿是一家。”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曹尧如是说。从他的话中,足以感受到全国煤炭行业强大的凝聚力。
据中国煤矿美协主席吴凤仪介绍,中国煤矿文联携手企业推动煤矿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继中国煤矿陕西画院、中国煤矿工笔画院成立以来,今年6月还将成立中国煤矿北京画院,许多地方画院也在未来的设想之中,争取5年内成立5至10个地方画院。画院的成立使得煤矿职工的美术创作更加具有组织性和专业性,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将有助于提高煤矿职工的整体创作水平。
记者了解到,曾经是一线矿工的韩和平,如今已是中国煤矿工笔画院的执行院长,他从上世纪90年代初纯水墨的尝试到重彩的运用,然后又减淡,到后来慢慢地将色彩恢复起来,呈现出现在偏冷、清雅的风格,受到了行业内的普遍认可,已然是一位成熟的画家。本次美展上,他的作品《寒林秋月》获得了金奖。
梁嘉琨观看完展览后这样说道:“此次美展作品的作者均来自煤矿一线,来自基层生活,最了解煤矿工人的情感,在浮躁的环境下能静下心来,创作出这样的作品,我非常感动。作品遵循了中国画哲学的、诗化的美学原则,哲思之魂、书法之骨、诗情之美在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表达了煤矿职工的真情实感,抒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矿山的情谊。此次展览充分体现了煤矿工人不仅仅会挖煤,我们还有自己的艺术队伍、艺术品位和艺术风格,更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相信煤矿人一定能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番话将煤矿人定格在了历史的洪流中,带着希望与梦想的煤矿人将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坚定、更坦荡。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