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要更多职业电影调色师
2009年是胶片时代与数字时代的一个分水岭。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使用数字摄影机拍摄电影的比例达到了99%。这为电影调色技术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电影市场越做越大,如今每年生产上千部电影,而真正使用职业调色师的电影约占20%。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势必对职业电影调色师有更多的需求。
《白鹿原》中鹿兆鹏逃婚,鹿子霖率人追赶至河边这场戏,剧本中是发生在下午,实际到调色时,马平建议导演可以调成天擦黑的气氛,将画面整体压暗,之后将河水提亮,在山边做出晚霞的效果并调出河水中对应的倒影,然后把人物手中的灯笼做出火光,人物剪影在发亮的河水映衬下,增强了整体的戏剧感,对这段故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左图为原始画面,右图为放映画面。)
数字摄影时代,对影像的处理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一变化催生了一个新的职业——电影调色师,他们的工作就是在后期给电影的每一个镜头调光、调色与美化,他们被称作电影化妆师。他们手中掌握的技术直接影响电影放映的画面效果。
目前,电影在上映前已经少不了调色处理这一环节。电影调色技术最早诞生于美国,2000年,美国电影《逃狱三王》最先使用该技术,随后美国的职业电影调色师队伍发展到100多人。2005年之前,中国并没有本土职业调色师,多部国产电影到美国、韩国等国进行调色。
2005年,中国出现了第一位本土的职业电影调色师——马平。可以说,马平是幸运的,他成为电影调色技术的先锋和开拓者。2003年,出于对新技术的热爱,他进入电影调色领域,进行了一年多的学习准备。2005年,他正式为电影《太行山上》调色。在随后的8年时间里,他从一名新兵,成长为国内最专业的电影调色师之一。至今,他已经为《太行山上》、《南京!南京!》、《白鹿原》、《云水谣》、《建党伟业》等150多部电影调色。但他也是孤独的,在国内,职业电影调色师的数量是个位数。这一数量和中国电影产业的大市场并不匹配。
电影背后的调色技术
当我们看到一幅幅富有意味且有质感的电影画面时,有没有想过画面的背后做过怎样的技术处理?它的原始画面适合在电影院放映吗?9月2日,记者前往马平的工作室,想揭开电影调色这一幕后工作的面纱。
采访马平期间,他正在为一部即将上映的武侠片调色。为了让记者对电影调色技术有形象的了解,他选择了这部武侠片的两个场景,为记者演示调色的全过程。记者在他工作室的电影屏幕上,看到了原始画面与经过调色技术处理的画面的对比,两者的反差非常大,后者让一部电影变得更完美。
马平介绍,2009年是胶片时代与数字时代的一个分水岭。几乎一夜之间,数字摄影取代了胶片摄影。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使用数字摄影机拍摄电影的比例达到了99%。
胶片时代,拍电影要看天气,还要选择光线较好的时候拍摄。数字时代,不再看天拍电影,对光线的要求也没有以前那么严格,因为光线问题可以交给电影调色师去处理。马平给记者展示了一个拍摄了10多天的电影场景是如何进行调色处理的。“一个场面拍了10多天,不可能保证这些天的天气是一样的,所以在原始画面里,在同一地点和时间发生的故事,呈现出了不同的天气,所以要把不同天气下拍摄的镜头的天气统一起来,让观众看到这个场景是在同一天发生的,这是调色师要做的一个最基本的工作。”马平说。
数字摄影为电影调色技术创造了很大的空间。“调色师在电影后期制作中,既要调天气,还要做化妆师,当灯光师等。实际上所有跟美术和影像相关的工作,调色师都可以去做。”马平说。
那么,电影调色师的工作量有多大呢?一部电影的所有镜头都需要调色。马平接下来要调色的一部动作片有3600多个镜头。这是他从业以来碰到拥有最多镜头的一部电影。他说调3600多个镜头,大约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而文艺片和情感类的电影,节奏慢,只有几百个镜头,工作量并不算太大。而平均一年,一位职业调色师能完成十几部电影。
为何缺乏本土职业调色师
目前,我国的电影调色技术还处在起步阶段,职业电影调色师更是凤毛麟角。马平做了一个保守估计,在大陆地区,本土职业电影调色师的人数是个位数。目前,国外的调色师来大陆工作的比较多。
为什么本土职业电影调色师人数少?近两年,我国电影产业取得快速发展,电影市场越做越大。每年生产上千部电影,数量已超过美国的电影年产量。“但毕竟电影调色技术还是一个新事物,大家有一个认知过程。”马平说,近两年国产电影的制作真正使用职业调色师的约占20%,在大陆工作的国外调色师基本能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
大量的电影在制作过程中没有使用职业调色师。这样带来的影响是,年轻人没有太多机会进入这个行业,而且要成为一名职业调色师并不容易。马平说:“调色师的成长非常缓慢。一个调色师在入职前需要接受一到两年的基础培训,需要四五年才能看出他到底有没有成为一个好调色师的可能性。而目前全世界没有任何学校和专业来培养调色师。在这种前提下,需要从业者自我培训和自我积累。”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的电影市场潜力还很大,真正爆发的时刻还未到来。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势必对职业电影调色师有更多的需求。马平说:“现在中国本土的职业调色师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摄影师跟国外的调色师合作过,他们认为国外的电影调色师技术没问题,但在影像风格上分歧会比较多。如果跟同一文化背景的调色师合作,分歧和矛盾可能会减少。”
作为一名职业电影调色师除了熟练掌握技术外,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修养。马平认为,职业电影调色师要有美术方面的修养和对电影艺术及影像有深入的理解,这些都是必备条件。“还有重要的一点,它需要与人沟通的能力。当讨论色彩时,词语特别贫乏。跟导演和摄影师沟通时,怎样通过他们的语言,发掘出他们想要的色彩。怎么能让导演和摄影师接受你的想法。这就需要有很强的表达能力。”
电影界对调色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调色的费用一般占整部电影投资的1%,投资并不大,但这个环节能改变整个电影的气质。那么,导演和摄影师对电影调色的接受度是怎样的?马平说:“特别是这几年,大家对调色技术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刚入行时,一年服务一到两部电影,后来找我调色的导演和摄影师逐渐增多,大家看到了这个技术的好处。”
“有些导演对影像有明确的想法,我会从剧本创作阶段就开始介入。和导演、摄影师一起去讨论影像、服装、场景的选择。在拍摄过程中,我会很快把拍摄的素材做一些调色处理,并把结果和建议反馈给摄影师,以便他们在随后的拍摄中做出调整。”马平说。
2009年之前,在胶片时代,调色是可有可无的。“2009年之前,一部电影调色了,会更有质感,在电影院呈现的画面更美丽。如果不调色,上映后,影像也没什么问题。但技术的发展让电影创作者不得不去适应变化。等到数字摄影机占到99%的时候,电影上映前做调色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时,电影调色师的价值就会显现。”马平说。
从业以来,马平对电影调色师这一职业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一开始,他是从技术角度进入这一领域的。他认为这是一门新技术,主要职责是解决技术问题,因此,以前他在调色时依赖导演与摄影师的判断。后来,积累了一定经验,他对影像有了新的认识,于是进入了主动创作的阶段。他会根据故事和影像,给导演和摄影师提建议。电影调色师一个小小的改动有可能为电影锦上添花。“而当你意识到手中的调色工具能量越来越大时,你也会越来越谨慎,你要思考,你的调色处理是帮了电影,还是起到了负面作用。”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马平认为,未来,职业电影调色师的作用会日益显现,而行业对职业电影调色师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