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油画产业启示录
在广东深圳大芬油画村、福建厦门乌石浦油画村在国内扬名的同时,位于福建莆田的仙游县,正在谱写自己的油画产业传奇——油画飞入中国寻常百姓家,其中1/3都产自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南方县城。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仙游油画师群体开始崭露头角,具有创业精神的油画师纷纷在全国各地创办油画企业,成为全国油画交易的中流砥柱。创业成功的仙游油画商人又回到仙游,将这里打造成一个辐射全国的油画交易集散中心。据不完全统计,遍布全国的仙游籍油画师超过2万人,仙游人从事的整个油画、复制画、工艺画框产业的年总产值不低于20亿元,这一极具发展潜力的文化艺术产业,也成为仙游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亮点。
仙游模式的缔造,全靠仙游油画师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作为其中的翘楚,魏金椿从一名普通的油画师,打拼成一个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的工艺品公司董事长,并且积极推动仙游油画交易集散中心的搭造。魏金椿的创业之路,正是仙游商业油画产业之梦的最佳诠释。
从农村走出来的油画商人
上世纪80年代末,魏金椿从农村走出来开始学画,在外面闯荡多年之后,又回到家乡仙游县创办了自己的画室,一边接着画不完的订单,一边开始招收徒弟做培训,赚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学过裁缝、驾驶、木工,还学过一个月的莆仙戏……初中毕业后的魏金椿就开始寻找出路,并最终选择了内心一直热爱的画画。
上个世纪80年代,油画传入仙游,师带徒的方式使得这个队伍愈发强大,如今,在仙游的农村,依然可以看到一个个家庭小作坊里,老人带着徒弟作画的场景。赶上这一浪潮的魏金椿,在油画培训班顺利毕业后,开始了闯荡四方的生活——汕头、潮州、厦门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时间转眼到了1996年,魏金椿已在异乡飘泊了9年,辗转各个画室的魏金椿,看出了油画运营的关窍,他毅然决定回家创业,开起自己的画室。一边接着画不完的订单,一边开始招收徒弟搞培训,魏金椿赚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事实上,自油画传入中国,真正能够买得起油画的普通百姓并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国人对该艺术还不熟悉,二是油画画作通常很贵,一般的家庭消费不起。不过,与艺术品油画不同,仙游油画属于商业油画,大部分都不是原创,而是画师以流水线作业的方式临摹作品,生产速度快,售价不高,宜室宜家。
这类古典油画、装饰油画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据专家预测,油画和传统艺术品将成为中产家庭的重要选择,今后的市场份额将逐年上升。与深圳大芬村、厦门乌石浦一样,仙游聚集了众多生产商业油画的画工和画商。魏金椿画室开设之时,正处于整个商业油画市场发展壮大的黄金十年。
然而,随着行业的壮大,仙游当地的油画市场趋于饱和。“那个时候,油画行业开始走下坡路,使得大家不得不往外闯。”魏金椿介绍,也是这样的机会,让大批做油画买卖的商人走出仙游。
几经辗转之后,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出走的魏金椿来到浙江义乌,并最终选择扎根于此。“那时义乌市场上卖油画的非常少,大部分都是卖画框的商家。”看到这一点,魏金椿与当地卖画框的老板一拍即合,并达成协议,两种产品搭着卖,就此打开了销路。义乌小商品市场建成后,魏金椿更是感受到了集聚带来的巨大效应。“原来我以为像油画这种产品,一单能签个几百幅就不得了,但到了义乌才发现,一单几千幅都很平常。”
魏金椿一边卖画一边寻求商机,了解国内外市场的运作规律,知道了画与框怎么有机配合,画家怎么配合画廊,画廊又怎么吸引顾客的游戏规则。
“以前在仙游卖画,都是以卷起来的画心、画片为主,这只是半成品。”在义乌的销售过程中,魏金椿觉得,与其和画框厂家合作,不如自己把整条产业链都做起来,扩大利润空间。于是,魏金椿在义乌办起了加工油画成品的工厂。“打比方说,我的一张画心售价1000元,其中有20%的利润,也就是说,我可以赚200元,如果画心配上画框一起售价1500元,仍是20%的利润率,那么,我就可以多赚100元。”
哪里卖油画哪就有仙游人
像魏金椿这样熟悉仙游油画师分布情况的人,知道上哪找所需要的油画。而一些从外地来的商人,就完全一头雾水,如果没有熟人带路,根本找不到地儿。
弹指间10年过去了。如今,魏金椿的义乌青于蓝工艺品有限公司已发展为多家连锁经营店,拥有厂房5000平方米,油画展示大厅1000多平方米,员工600多人,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公司的原创油画作品《盛世和谐》在第七届深圳文博会荣获银奖。
在义乌的生意越做越红火,魏金椿不仅自己赚了钱,还带动了整个义乌油画市场的发展。魏金椿回忆:“初到义乌时,当地几乎没有卖油画的,市场一片空白。”在他的带动下,如今,仙游画师、画商在浙江义乌开店设点经营油画有100多家,形成以仙游人为主导的义乌赵宅油画市场。
像魏金椿这样走出去闯出名堂的油画商人,在仙游有不少。“哪里卖油画哪就有仙游人。”魏金椿说,这句话毫不夸张,在全国三大油画基地的店铺中,福建画工和画商占据70%,而这其中,仙游人又占据了半数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仙游籍在外做油画生意的商家达六七百家,遍布各地,其中驻扎在义乌的油画批发商有近百家,北京潘家园、十里河的文化市场有近百家仙游籍画廊,上海的各文化市场亦有近百家仙游籍画商,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年产值达20多亿元。仙游油画异军突起,产品畅销海内外,如今甚至影响着中国商业油画市场的走势。
与此同时,坚守在仙游的画师还有约5000人,全县拥有大型油画工作室50多家,具有直接出口经营权的油画企业10多家,其中,名艺油画工艺品有限公司、福建省点石工艺有限公司、兰斐艺美工艺品有限公司和太平洋油画公司等油画框企业年产值都超过5000万元。
2009年,仙游成立了油画行业协会,魏金椿被推上了会长的位置。“大家这么信任我,我就有这份责任要把仙游油画做起来。”仙游县油画产业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画师技法交流活跃、精品迭出、效益激增。有人说,协会的成立,对“仙画”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为会长的魏金椿,思考的不再仅仅是青于蓝的发展,而是整个仙游油画产业该如何腾飞。在调研中他发现,仙游油画声名远播的同时,作为原产地的仙游,油画市场却并不如意。“哪里可以批发到油画?”许多慕名从外地来仙游进货的商家总是摸不着门路。分散在各个村落的小作坊太“隐蔽”,成为仙游油画产业发展的瓶颈。
此时,在义乌的从商经历触动了他的心弦。魏金椿表示:“在义乌,一条街上几百家商家卖着同一类商品,而另一条街上则是几百家商家卖另一种同类商品,平台的集聚效应在义乌得到了最大化,分类销售也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售卖订单化。这就好比人们喜欢在网上买东西,图的就是9个字,平台大、商品多、种类全。”
“我们开始意识到,油画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形成一条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形成行业集聚效应。”因为亲身体验到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集聚效应,魏金椿认为,仙游的油画也应该通过集聚产生效应,打造油画销售平台。仙游开始“筑巢引凤”,搭建艺术与商业的对接平台,引导油画产业发展。
“集聚”成就仙游油画品牌
集聚,让美国硅谷成为了全球瞩目的高科技园区,该地区的风险投资占到全美风险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集聚,让浙江义乌名扬天下,完成了从不知名的小城市到小商品海洋的转变。集聚的力量,也将让仙游一举成名天下知。
在仙游县油画行业协会的牵头下,今年2月,10余家油画企业入驻位于仙游鲤南的油画城。在这个临时过渡的油画城,一家家店面亲切相对,风情各异的画作竞相绽放,时不时都有客人来这里选购油画。“入驻半年时间,销售额已经达到去年一年的水平了。”一家小商铺老板说,慕名而来的人很多,而且比较好找。据了解,目前已经入驻的十几家店铺销售额都有大幅提升,临时油画城让商家初尝集聚的甜头。
魏金椿介绍,作为艺术与市场相结合的产物,鲤南油画城既是一个交易市场,又是一个艺术创作基地。画师可以直接面对市场,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创作,改变了间接与市场发生关系的被动做法。“在这里,无论哪一个层次的画师,都可以为自己的作品找到市场,可以直接将自己的艺术才华转换为财富。”
不过,这一油画城仅仅是用来过渡的。为了让协会在仙游油画业中起到更好的组织作用,协会的骨干共同成立了福建画都投资有限公司,承担起仙游国际油画城项目。据悉,投资10多亿元、总建筑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的仙游国际油画城已开始动工,2014年将投入使用。油画将成为继古典家具后,仙游另一张名片。
消息一出,更多在外打拼的仙游油画企业纷纷表示要回来发展。“目前已经有200家企业报名,50多家明确入驻。”魏金椿介绍。
根据初步规划,油画城以画家SOHO工作室为主体。“届时,分散在各地的油画师将集中到这里。”在分布上,工业厂房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油画制作车间、油画装配车间、油画企业总部办公楼。商业展厅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这将是一个集创作、展示、流通于一体的交易平台。而画家SOHO工作室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为画家提供一个“宜业宜居”的工作生活场所。目前,仙游国际油画城已经开始全面招商。
除了油画行业,油画城今后还将吸引与油画产业链相关的企业,比如画框、颜料、画布、创意设计、物流等企业入驻。“我们是想把这里打造为国内甚至全亚洲最大的油画产业基地。”魏金椿说,为了这一产业能够得以传承,未来还希望办一所油画学院,培养油画人才。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