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恭亲王珍宝香港上拍
清乾隆御制紫檀漆地嵌玉圆光座屏
据了解,此次拍卖,涉及恭亲王府旧藏的历史文献部分包括:
一、《1913年纽约恭亲王收藏专场拍卖》图录。---这些文献资料显示,1913年山中定次郎将恭亲王府的部分藏品运往欧洲,分别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举行专场拍卖会。于1913年2月27日至3月1日的纽约拍卖会,共推出拍品536件,成交总额为27万美金。1913年3月5日至6日,伦敦拍卖会,共推出拍品211件,主要以文房四宝及玉器为主,拍卖成交总额为6255英镑;
二、山中定次郎的日记和传记资料,内中详细介绍了他与恭亲王府的交往与交易的过程;
三、作为古玩商的山中定次郎,其下属山中商社组织出版过多部书画、古玩集,如《故山中定次郎氏·古美术品展观图录》、《山中商会》、《日本支那古陶美术展览会》《东亚古美术展观图録》等,其中不乏恭大量的亲王府旧藏。在国内,均系首次面世的珍贵文献。
恭亲王府收藏的流失
恭亲王奕于1898年去世后,他的孙子溥伟世袭为恭亲王。
溥伟(1880—1936)系老恭亲王奕嫡孙,溥儒的堂兄。当年是溥仪皇位的三个主要竞争对手之一(道光皇帝长子奕纬之孙溥伦、道光皇帝五子的惇亲王之子载漪之子溥俊与这位小恭亲王溥伟)。历任官房大臣、正红旗满洲都统、禁烟事务大臣等要职。在辛亥革命时期,与肃亲王善耆等人组织“宗社党”,妄图复辟清室,拒绝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签字,主张整兵一战,是清皇族中的复辟派。
早在1900年“庚子之变”中,日本人就相中了溥伟,一心拉他做汉奸。同年6月17日,日本陆军大臣桂太郎签发命令,任命日本陆军情报部长福岛安正少将为临时派遣军司令官,率领一支1200余人担任了特殊使命的先遣队。8月14日上午10点,日军主力万余人开始攻打朝阳门。下午4点,福岛部队从东便门攻入北京内城后,迅速占领了战略目标,抢掠了大量战利品,其中包括白银291万两,而恭亲王、醇亲王等王府得到了福岛将军的严格保护。
1912年2月,溥伟避居德国侵占的青岛。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军占领青岛,他妄图借用日本势力复辟清室,狂称:“有我溥伟在,大清帝国就不会灭亡”。在日军的支持下,他和肃亲王善耆搞起“满蒙独立运动”,重建已被解散的“宗社党”,还在辽东一带召纳土匪,秘密组织“勤王军”,为复辟清室费尽心机。溥伟变卖恭亲王府收藏主要目的是为了筹措复辟清室的军费,于是他“请”来了当时全世界最大的中国古董商——日本山中商会的山中定次郎。当时,恭王府中的珍宝“多的就像是米店里的大米”!
山中定次郎在1912年初冬的日记中,记述了这次恭亲王府之行:宽敞的庭院内,有着一排排装满宝物的仓库,其中又分为如意库,书画库、青铜器库,大概有几十间。每间屋子里的物品上,都落满了厚厚一层灰。在库里你还能看到无数的翡翠珠宝手饰,多的就像是米店里的大米。
山中定次郎在几十年的古董生涯中,从未让他如此震撼。最终,除书画之外,山中定次郎一次性买断了所有恭亲王府的收藏。山中定次郎在完成恭亲王藏品收购后,在王府门前合影留念。
这批文物被迅速运回日本分类整理,并被分为三批,一批运往美国拍卖,一批运往英国拍卖,一批留在山中商会设在日本和美国的古董店中零售。现在美国拍卖图录和英国拍卖清单都已找到。尽管当年这场豪华拍卖专场的部分藏品,已深藏世界各地博物馆。如1913年拍卖会的第134号拍品《孔雀石山子》,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第343号拍品《兽面纹铜壶》,现藏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
但还是有珍品重新回到了艺术市场。如2006年11月28日,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恭亲王府旧藏“清乾隆御制白玉兽面活环盖瓶”成交价为460万港元;“清乾隆御制碧玉兽面活环盖瓶”以628万港元成交等。在2010香港佳士得秋拍上,恭亲王府旧藏的“清乾隆御制紫檀漆地嵌玉圆光座屏”以3202万港元成交……
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第二代恭亲王溥伟下场悲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将溥伟从大连接到沈阳,让其当“四民维持会”会长,并扬言要以溥伟为首建立“明光帝国”。日军还让溥伟穿上“王服”,在日伪警宪的簇拥下祭陵。溥仪得知这一消息后急奔旅顺,顺从日本人的当上了满洲国傀儡皇帝。从此,溥仪对溥伟心存戒虑,生怕溥伟夺去帝位,始终没有给溥伟一个职位,就连日常的零花钱也不给。
到了1936年1月,正室福晋赫舍里氏携大批私蓄回了娘家,而贫病交加的溥伟急火攻心,不久猝死在新京(今长春)一家旅社里,终年56岁。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