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大拍卖公司陆续收槌,2013年艺术品秋拍季即将谢幕。回顾这一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可以用三个词来总结:分化、分辨和分歧。
根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从全球范围来看,排名前60位的拍卖公司 (约占全球从事中国艺术品拍卖业务的拍卖公司总数的10%)占据了88%左右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份额,“一九现象”极其明显。进一步看,排名前6位的拍卖公司(约占拍卖公司总数的1%)又占据了45%左右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份额。这6家公司,中外各占一半。从中国市场来看,全国具备文物拍卖经营资质的拍卖公司已从2012年的355家增至2013年的382家,增幅为7.6%。但从盈利状况而言,实现盈利的拍卖公司不足四成。
尽管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行情并不景气,然而,国际拍卖业两大巨头——苏富比和佳士得却已经争先恐后地进入了中国市场。这意味着,中国拍卖公司的国际化进程和外资拍卖公司的本土化进程都会不断加速,拍卖市场格局将进一步分化,中国艺术品拍卖公司将面临新一轮洗牌。
如果要评选2013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最受关注的事件,苏轼《功甫帖》先后引发的关税之议和真伪之争风波或许当居榜首。
2013年9月,上海收藏者刘益谦以822.9万美元 (约合5037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从纽约苏富比拍卖行拍得仅有“苏轼谨奉别功甫奉议”九字的苏轼《功甫帖》。根据现行的中国关税政策,《功甫帖》的回归约需交纳1200多万元关税,因此引发了关于中国文物艺术品关税问题的热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个月后,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研究员钟银兰、单国霖、凌利中公开质疑,认为这件《功甫帖》是“双钩廓填”的伪本,并于2014年1月1日如期公布了逾万字的“打假”报告。1月3日,在受到上海博物馆专家质疑之后便于第一时间成立特别小组的苏富比拍卖行也迅速作出回应,表示不同意该文的观点,坚持认为《功甫帖》为苏轼的真迹,并将在10日内对该报告作出正式回应。
事实上,文物鉴定一旦牵涉利益和面子,就成为了纠缠不清的复杂问题。《功甫帖》从真伪之辨到真伪之“辩”的升级,使该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鉴定问题和学术问题,而成为引起海内外文博界、收藏界乃至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新闻话题。谁来识真辨伪?谁能识真辨伪?如何分辨真伪?怎样分辨真伪?诸如此类的问题可谓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重要问题。
2012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被称为“腰斩”之年。在市场情绪悲观的大背景下,2013年的春拍在 “回调还是回暖”的市场分歧中拉开序幕。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统计数据(截至发稿时),2013年中国书画拍卖的总成交额比2012年增长了13.8%。进一步看,春秋两季的总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了23.9%和13.2%。单从数据来看,考虑到中国书画约占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三分之二的现状,似乎完全可以得出市场已经 “回暖”的结论。然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复杂之处在于,很多时候数据说明不了太多问题。美国 《纽约时报》曾在2013年下半年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拍后拒付款等乱象进行了系列报道。虽然细节未必完全准确,但提到的问题确实存在。这实际上反映了不少人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认知和判断。
事实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成交额和成交率之所以无法完全真实反映市场状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数据本身含有水分。例如,做价、洗钱和拒付款等交易就都包含在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总成交额中,但并不能反映艺术品市场上的真实供求关系,不能作为市场判断的可靠依据。第二,拍品本身质量重要。不少“千万级”和“亿元级”拍品,有时候不太受中国艺术品市场行情甚至中国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举例来说,即使市场异常低迷,但假如有件确凿无疑的北宋汝窑完整器现身市场,价格过亿也不足为奇。然而,人们并不会因为“天价”出现而认为市场转暖。正是由于这类原因,虽然秋拍已近尾声,成交数据略有回升,但市场分歧丝毫未减。2013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可以说是以分歧始,以分歧终。因为市场分歧明显,观望就成为了很多收藏者和投资者一年多来并且可能还将继续坚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