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周龙:戏曲,根植于大众之间

时间:2014年01月09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赵婀娜

2014新年戏曲晚会总导演、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

戏曲,根植于大众之间

  2013年12月30日,2014新年戏曲晚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较之以往的新年京剧晚会不同,今年的晚会让不同剧种、不同流派同台竞演、相映生辉,展现出中华戏曲艺术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晚会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与好评。

  记者专访晚会总导演、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听他讲述有关戏曲如何在大众之间生长的故事。

  记者:关于中华戏曲,通过今年的晚会,您希望在观众中传达怎样的理念?

  周龙:最根本的,要向观众传达,中华戏曲始终根植于大众,在大众中,中华戏曲就有了根与灵魂。第一,要让全体民众感受到,如此高规格的晚会证明我们国家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第二,通过晚会要体现出我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第三,这台晚会将全国最优秀的戏曲剧目与种类汇总在一起,要让全体中国人为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感到骄傲与自豪,要让更多的人理解、喜爱我们自己的民族艺术;第四,通过不同种类戏曲的融合,我们也希望展现民族团结、国家和谐;第五,剧目中有传统剧也有现代剧,是要说明,尽管戏曲是一种古老的艺术门类,但是到今天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记者:您如何评价戏曲在我国艺术领域的独特性。在您的心目中,戏曲的最大魅力是什么?

  周龙:戏曲在中国艺术领域的独特性不言而喻。首先,中国戏曲是世界三大古老文化戏剧之一,从12世纪形成,到今天一直保持生命力。其次,中国戏曲是一门将唱念做打综合在一起的舞台艺术,既包括歌剧的内涵,也包括话剧的艺术表现,更包括舞蹈的技巧,当然还有武术、魔术、杂技等的精髓。

  这么多年来,中国戏曲不但作为一种艺术门类独立存在,而且被广泛应用和借鉴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和重大的活动当中。比如电影《千里走单骑》、《邓世昌》,电视剧《大宅门》,都可以直接感受到戏曲元素。奥运会、世博会中的脸谱造型、声腔锣鼓也是如此。

  另外,中国的戏曲不是一门简单的艺术,每一个剧种都同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状态紧密相连,展示当地群众的精神与心灵。因此,中华戏曲的最大特点与魅力,就是具有最为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最具民族特色,也最接地气。

  记者:您如何评价当下戏曲发展的现状?

  周龙:应该说,当下中华戏曲的发展还是十分繁荣乐观的,依然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但是,我们也应该时刻带有忧患意识。这里的忧患意识,指的主要是我们还缺乏对于民族文化,戏曲艺术的自信与自觉。

  当前,有许多人依然对外国的艺术形态十分崇拜,认为是外国的就是洋气的,而民族的就是土的。这就是一种文化的不自信。我们要有这样的自觉,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传统文化消亡了,那么民族就失去了文化的记忆,文化的根。

  怀有忧患意识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当下依然缺乏优秀的作品。我们也缺乏一大批有思想、有见地、有新的观念,而且有勇气致力于改革创新的优秀的创作者。

  另外,还有一个忧患的原因在于,今天,似乎什么人都敢“玩”戏曲了。这与整个社会、艺术领域的浮躁有关。懂不懂的人都能来玩一把戏曲,其中还不乏一些人举着“向传统致敬”的大旗和幌子。我们说,玩,可以,但一定要建立在真懂的基础之上。毕竟,传统艺术是严肃的,是需要敬畏的。


(编辑: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