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化焦虑的抚慰——我看《咱们结婚吧》
电视剧《咱们结婚吧》日前在央视、湖南卫视两台同时播出。自上档以来,本剧收视率与网络点击率稳步上升,据悉,本剧刷新央视14年来的电视剧收视率纪录,成2013年王牌剧集。在各大视频网站上,《咱们结婚吧》也牢牢占据第一位置,全网点击率超过20亿。本剧的成功在于其把握住当下观众的观看心理、社会话题以及电视剧运作的规律,这对于电视剧制作者来说也是一份可借鉴的经验。 ——编 者
有时候,我们会用“蜜月期”这个词来形容国家间的关系。其实,电视剧生产者、播出单位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也像是谈恋爱。生产者、播出单位对观众有揣测,就像《咱们结婚吧》中的薛素梅跟婚介公司介绍她对未来女婿的要求那样,有好几条;观众对电视剧作品也有预期,就像冯兰芝对未来儿媳妇及其家庭的设计,也一大串。数以千百部的电视剧,和数以亿计的电视观众,在荧屏相遇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能否彼此吸引,维系忠诚度,更像谈恋爱。结果是,情趣相投,作品的收视率就高一些,蜜月期就长一些;碰不出火花,就失之交臂,观众就去相别的频道的其他电视剧去了。
电视剧《咱们结婚吧》,很会把握当前观众的兴趣,也很会调动他们的趣味,也更精于导引着观众的趣味。它的高收视率,在于它的叙事策略很精细。
从社会话题入手
大众的注意力,可以被引导,但其自身也有主动探寻的一面。而时效性和热点,就是大众注意力搜索中的两个要点。这在新闻学中是老话,但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焦点访谈》,正是因为关注当前社会热点、焦点话题,不仅开创了我国电视新闻的新局面,而且也为中央电视台带来了巨量的广告收益。
现在,在注意力经济学的观念指导下,寻求具有时效性的社会热点题材,也成为电视剧生产的一种策略。最近一两年出现的“话题剧”,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实践例证。
本剧的核心构件,是两种当前颇多议论的情感话题。一是杨桃以女性身份带出来的“剩女”话题,一是果然以男性身份带出来的“恐婚”话题。这两个话题,应该说在本剧剧本创作阶段,热度正高。但是,客观地说,这两个社会话题在当代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的分量,要远远高于它们之于中国中小城市的分量,在农村它们还不是焦虑话题。《咱们结婚吧》的叙事设计就在这里。它把握住了城市观众,把握住了包括文化产品在内的消费趣味,是城市带动乡村的。它把大城市里社会焦虑症演绎成故事,给正在城市化进程中快速前行的中国观众看,这就是制作和收看双方的“共同语言”所在。《咱们结婚吧》把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在虚构叙事中的特殊化情境中予以抚平,让社会焦虑得到消解,这就发挥了电视剧的抚慰功能。
在此,我想稍微延伸一点。就是,我们的电视剧生产者和研究者中,有很强的一种观念,认为“三贴近”是单纯的意识形态要求。这样理解很片面,“三贴近”也有市场化的内涵。注意力政治和注意力经济是密切相关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文艺作品在适应大众文化消费时,要考虑把它的深度追求,精致地缝合在平面化的叙事纹理之中。我想举一个例子,就是老百姓在听“三国”故事时,为什么倾向于刘备,而不是曹操和孙权。重要原因,就在于作者把汉家正统这种深度追求,缝合进了刘关张“三兄弟”情感交织的平面之中,而曹操和孙权与他们的将相之间,则只是权力关系而绝无兄弟情谊。我觉得这是贴近群众具有巨大的市场化效果的一个成功案例。
从“八卦需求”入手
在承平日久的社会环境里,老百姓街谈巷议的话题,不是哥德巴赫猜想,而是鸡毛蒜皮。他们对中国与美国的GDP对比的兴趣,远远没有对比自家儿子和邻居家儿子谁挣得多更感兴趣。持续地关注“张家长、李家短”的这种日常话题和交流模式,古已有之,今天依然在生机勃勃地延续着。今天,“张家长、李家短”这个人际传播阶段出现的短语,在大众商业传播阶段有了新的命名,叫“八卦”。
我对《咱们结婚吧》感兴趣的是四个点。第一个是果然和杨桃的纠结,第二个是薛素梅和蓝彩萍的较量,第三个是果长山和冯兰芝的窝里斗,第四个是段西风和苏青的离合。一条主线,嵌在三条家长里短、锅碗瓢盆的复线碰撞中。这里面起伏的就是老百姓喜欢看的剧中各家的“八卦”。
“八卦需求”是有性别差异的。我曾看到过研究资料显示,成年女性平均一天要说2万个词,男性只有6千。仅从经验上,我们就能总结出女性同胞,每天爱说的、爱听的、爱交流的是什么内容。《咱们结婚吧》里面,薛素梅、冯兰芝这两个角色的语言形象塑造的非常到位,这能吸引多少守在电视机前的阿姨们啊。
“八卦需求”具有传播和带动效果的。因为人们日常的话题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围绕着当前播出电视剧的故事、人物、情节乃至台词展开的。邻里之间、办公室之内、微博圈子里,有的是围绕电视剧展开的“八卦话题圈”。一个看了此剧的女同志,能连聊带唠地动员出三个女同志去看她说得眉飞色舞的电视剧。这就为电视剧的口碑传播提供了动力。
“八卦需求”是一种文化心态。现代传播方式和媒介多样性、话题多样性为它提供给了丰厚的生存土壤。“八卦传播”也是一种在民间具有相当能量的传播方式。对于大众通俗文化的创作者而言,要把握社会的脉搏,我觉得不仅要研究“社论”,还要研究“巷议”,要结合起来思考。同时,《咱们结婚吧》提示我们,研究电视剧的受众心理不仅要分析当代心理,还应该研究大众的历史与文化心理。
以“身份转化”为枢机
我看《咱们结婚吧》的基本故事形态,是“灰姑娘”故事的变体,但作者处理得很巧妙。本剧中杨桃,作为灰姑娘灰在“大龄上”,但作者早已为她设计好了设计服装、特别是设计婚纱的特长。这就是杨桃的水晶鞋。而果然的身份,也是双重的,他是屡获国际国内摄影大奖的民政局公务员。作者也让他最终褪去小职员的身份,转换成摄影王国的佼佼者。
在本剧中,男女主人公从工薪阶层的身份中转至富裕的中产阶层地位。这种转变,不仅让他们完成了身份的转换,也让故事的色调从凡俗转向了浪漫。这种“身份转换”的叙事效果,是在渐变中,把观众的认同方式从平视转变为仰视,仰角不是很大,不是高不可及,而是通过以多才多艺为渡桥,让观众觉得彼岸不远。
前不久,我看到浙江第八届电视观众节活动中,综合卫视收视和网络点击而评选出的观众喜爱的二十部电视剧排行榜,位列前茅的几部,大致都是“灰姑娘”、“丑小鸭”类型的作品。我觉得这说明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即我们在赋予电视剧诸多社会功能的时候,不能不考虑给电视剧的社会抚慰功能留下一席之地。
从剧作的方式来看,《咱们结婚吧》是一部“佳构剧”,情节编制巧妙、机缘设计细腻、激变场面跌宕,这也是本剧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原因。繁荣电视剧创作,不仅有题材、风格和内涵,也要借鉴、研究、吸纳剧作方式。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