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艺术批评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有一大亮点是新的《清明上河图》,这是一个典型的数字艺术作品,动态的《清明上河图》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制作,高6.3米、长130余米,大约是原图的30倍,它需要12台高质量的投影仪同时工作,整个活动画面以4分钟为一个周期,展现城市的昼夜风景,其中白天出现人物691名,夜晚出现人物377名……这件作品大大改变了传统的艺术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欣赏体验方式,对于习惯了研究纸本的、长卷的《清明上河图》的美术史家、美术批评家而言,如何面对这种新的艺术现象?对于艺术批评界来说,讨论“数字时代的艺术批评”是一个新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数字艺术的时代,或者说是新媒体艺术的时代,如今数字艺术的发展已经到了我们不可忽略的时候了,数字艺术不啻为当前最具前沿性的问题之一。
生存在数字时代的人,经验感知能力早已不同于以往生活在自然状态中的人。而新媒体则恰好为艺术家们已经改变的感知能力提供了表述心得与思考的新工具。当一些艺术家用新媒体进行创作的时候,就必然会采取表达新时空经验的特殊语言方式。如时间定格、特写放大、蒙太奇等等,这既与传统绘画的手法不一样,也是一些艺术家选择新媒体的原因。面对许多新媒体作品,不少批评家要么是以文字被动地复述图像的内容,要么是从内容出发进行简单的意识形态分析或观念分析,可惜常常不得要领。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根据与新媒体发展相适应的新图像学来解读相关作品,而且要结合中国的文化情境与新媒体作品来发展中国自己的新图像学。
数字时代艺术批评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广义的,它讨论数字时代对艺术批评带来了什么影响,或者说,在数字时代,艺术批评如何应对新的时代,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这个时代;二是狭义的,它讨论的是如何开展对于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的批评,如何理解数字艺术的特点,如何确立数字艺术的批评标准,以便更有效地对这种艺术现象展开批评。
面对数字时代和数字艺术,批评界持何种态度,大体而言:第一,对于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不屑一顾,采取漠视、不关心的态度,仍然沉浸在传统艺术的情景中,这实际上是一种“鸵鸟态度”;第二,仍然沿用传统的艺术思维的眼光,用传统的艺术标准来看新的艺术,认为数字艺术不能登大雅之堂,他们站在“学术性”、“纯粹性”、“规范性”的学院立场,对新艺术在骨子里有一种偏见;第三,也有人愿意讨论数字艺术,但是对国外的理论没有消化,有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的情况……
与此同时,也应认识到对于从事艺术批评的人而言,面对数字时代和数字艺术,大约有几个方面的困难:首先,数字艺术涉及许多科学技术问题。数字艺术是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的,它在创作、承载、传播,以及欣赏评论方面都和传统艺术不同,这一点对于传统“文科”背景的艺术批评家而言,将面临知识更新的问题。其次,观念的改变。例如,在传统的艺术批评中,习惯了焦点透视,习惯了以人的眼睛作为观看万物的中心。但是在数字艺术中,例如在影像艺术中,“中心”可能并不存在,或者说,摄影机观看到并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是多角度、多视点的。媒介哲学的大鳄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而新的视觉媒介是人的眼睛的延伸,它产生了用传统视觉观看所难以企及的视觉效果。对于艺术批评而言,就应该接受和理解由于数字技术的变化而相应带来的观念的变化。还有,传统视觉艺术十分强调真实性的概念,强调视觉的真实,而在数字艺术中,视觉真实的概念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因为凭借技术手段,可以创造出比“眼见为实”更为真实的视觉场景。例如电影《阿凡达》,它颠覆了人们传统的观看习惯,逼近视觉的极限,创造出了想象不到的视觉奇观,在这种情况下,还来考究哪些是真实的,哪些不是真实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再次,数字艺术的出现为我们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艺术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的研究和批评来说,无法回避,例如公共空间的问题等。
对于艺术批评学科来说,如果要发展,数字艺术中有很多地方可以学习借鉴。如艺术批评可以借鉴数字艺术的交互性,过去,艺术批评是精英式的、引导性的,是一些专家给受众以指导,教他们怎样欣赏作品。但是在数字时代,人人都是批评家成为可能,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快速地、及时地发布个人对艺术作品的看法,艺术批评开始由以批评家为中心变成了以公众为中心。再如,公众在互联网上的艺术批评有一种“口语化”和“生动性”的特点,他们创造出了许多新词,产生了许多新的符号;这些批评大多是有感而发,较少拘束,也没有什么功利目的,但是,表现出了批评者的真性情、真感受。这种写作方式是许多“正规的”艺术批评家所不屑的,但是网络批评的那种生动性、现场感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最重要的是,这种批评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互动。
作为当代艺术重要部分的新媒体艺术在与公众形成交流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社会性与政治性,而交互性则是达到交流目的的最好手段,这一点,传统绘画与其显然是无法相比拟的。追求新媒体艺术与公众交互性效果的最佳办法是:新媒体艺术家应把自己视为公众的一员,去掉好为人师的错误观念,进而用平等的视角去深切关注公众共同的生存经验——包括直接与间接的,然后从中提炼出相关的艺术观念与表达方式。这不仅可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点的新媒体艺术,也可以解决按空洞概念进行创作的不良化倾向。在这里,大众的日常生存经验被强调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它构成了公众愿不愿意与作品进行交流以及如何对作品做出反应和解释的基础。
(编辑:黄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