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装裱又称为装潢。“装”原本是装饰、装束的意思,“潢”则指的是为纸张进行染色。装潢一词最初指的是,将进行过裁制染色的写有一定内容的纸张,制作并装饰成可供阅读或观赏的形式。在传统书画修复装裱过程中有一道非常重要而往往被忽视的工艺—染色。
如何使书画作品经过装裱工艺更能突出画意,使之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这是书画家、书画收藏家和鉴赏家,也是书画装裱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在书画装裱过程中,要根据书画作品的内容、色调、规格等主要因素,合理地选用色彩,谨慎地掌握色度,由于新纸的光亮度和旧纸的光亮度也有区别,旧纸的光柔和滋润,有一层自然形成的“包浆”,新纸的光泽浮而不突,如果染纸的光泽不同,容易看出补洞,所以在调配托纸的颜色水时要反复用宣纸条进行颜色的深浅测试,一定要浅于原件本色,不足的色可在补全颜色时增添。这样才能使书画作品的装裱水平达到预想的效果。书画作品在装裱过程中正确选用色彩,能使书画作品的内容、色调得到补充、延伸和协调。可以说书画作品与装裱工艺之间,两者是既相互依存,又不可分割。
装裱书法、绘画作品,总的来讲不受色彩条件的限制,要根据作品的书体、画意等酌情选用适当的颜色进行调配。在托染绫、绢、料纸时, 应避免使用较重、较俗的颜色,防止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调色时的具体做法是根据所需要的基本色调先调好较浓的颜色水,加入适量胶矾水,用以固色。然后按照所需色度用托好的绫、绢条做色样,如色样较深,可加适当清水稀释,以降低颜色的浓淡,后应适当加入墨汁,以去其“火气”,直到做的色样满意,方可托染绫、绢。在装裱书法作品时,要想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就要仔细分析作品的书体、内容、规格等方面的因素,根据每幅作品自身的特点,确定使用什么样的颜色去染镶料的绫与绢。明代周嘉胃在《装潢志》中说:“书画付装,必先审视气色。”如小幅书法作品,想装裱成立轴格式,则根据作品的书体形式、字体大小和内容、档次等条件,再决定用单色绫裱、二色绫裱,还是用三色绫裱,用冷色调还是用暖色调。
所以配色是书画装裱中的重要一步,配色的宗旨在于拔尖画意,渲染陪衬画面的气氛,从而获得艺术上的享受。否则就会破坏或削弱书画作品的感染力,降低作品的玩赏价值,使作品失掉其生命力。在这方面个人认为“苏裱”做得最为到位。“苏裱”最首要的特色即是在用色、配料中给人以清新、典雅、稳重大方之感。一般选用以湖色、旧米色绫为主,采用“宣和装”的形式加上惊燕,可使书画有种古色古香、浑然一体的感觉。
绘画作品与书法作品相比具有题材广泛、色彩丰富的特点。在绘画作品的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每幅作品都有自己的特色,但从整个绘画作品的色调上去分类,不外乎偏冷或偏暖,掌握了这两点,在装裱绘画作品时选配何种色绫也就不成问题了。绘画作品的规格也比较繁多,常见的规格有三尺宣、四尺宣、四尺对开宣、四尺三开宣、五尺宣、六尺宣、八尺宜和丈二宣。在选配色绫、绢等作为装裱镶料时, 要根据每幅作品的题材、内容、色调、规格等去正确地配色用料。大幅绘画作品最适合装裱在画框板面之上,根据作品的内容、色调,最好选用较深颜色的织锦作为镶料,能使装裱作品产生厚重沉稳、富丽而不失典雅的艺术效果。选料时要注意织锦的色调和图案,打料时还要注意织锦的纹理、图案一致,镶裱完工才能使通幅的色彩相同。否则,即使用同一幅织锦打料,镶接时不分横竖,因纹理不顺,使人观之有明暗不同的差异直接影响了观者欣赏绘画作品的情绪。四尺中堂、三尺条同步和四尺条幅等绘画作品,可用单色续装裱。要根据作品的情况决定选用冷色调还是暖色调,定下色调后,还要考虑选用几成色度的镶料去装裱,才能体现出作品的最佳艺术效果。如确定用冷色调装裱绘画作品,那么,是用深色度为好,还是用中色度为好,或许用浅色度效果更好?这就需要装裱者根据绘画作品的特点,结合自己的艺术修养,以及在装裱工作中总结的经验,从几方面综合分析,最好征求送裱者或绘画作者的意见,这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绘画作品经过装裱色彩的烘托,使作品的艺术效果达到最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