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戏节引年轻人“入戏”
今年的北京青年戏剧节(以下简称“青戏节”)对导演孟京辉来说有一点煎熬。由于北京市文联的拨款取消,青戏节的资金筹措遭遇了严重困难,一度面临停办危机。幸好北京市文化局及时拨了一笔资金,青戏节组委会在不到3个月里,迅速落实国内外参演剧目,组织剧场,联络各界,终于使其如期开幕,于9月3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9月3日晚7时40分左右,推迟了约40分钟的青戏节终于拉开大幕。国家大剧院小剧场内钟声响起,灯光慢慢暗下,只留舞台正中一束暖黄色的灯光。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撒贝宁与其搭档慢慢走上舞台。作为曾经的大学戏剧社成员,撒贝宁与大家分享了他扮演《小王子》中没有台词的角色——蛇等戏剧演出的经历。
随着灯光的转换,北京戏剧家协会主席、北京人艺著名演员濮存昕,身着长袖衬衫、外套黑色青戏节文化衫,跑上舞台。然后背对着观众拼命挥手。现场瞬间一阵鼓掌声和哄笑声。
濮存昕说自己有很多头衔,但是他更愿意以一个演员或者一个青年戏剧朋友的身份站在这个舞台上。他认为,北京不止有人艺,最值得向大家推荐的是北京青年戏剧节,独一无二,全国没有。濮存昕指着文化衫上的逗号说:“ 青戏节永远是逗号,强有力的红彤彤的逗号,一直办下去。句号,一个大圆,是我们的梦想。
德国塔利亚剧院在开幕式后演出了话剧《契克——远方的世界》,演出结束后,掌声雷动,演员3次返场谢幕。
孟京辉不用查资料,就能迅速报出一组数字:“这6年,已经有230多个中外剧目在青戏节演出;有5000多个国内外艺术家参与其中;观众达到20万人次……”“这些数字让我自己都惊呆了!我们居然演了这么多戏。居然把这么多的年轻观众引进剧场。” 孟京辉说。
6年来,青戏节发展得很快。2008年第一届,只有12个中国青年导演的11个剧目,花了50万元;第二届,剧目翻了一倍,22个戏,80万元;第三届开始有外国作品加入,参演剧目达到34个;2011年和2012年,经费都超过了200万元,剧目分别达到近60部和80多部;青戏节迅速成长为亚洲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戏剧盛会之一。
青戏节票价很低,都在50至100元,所以票房收入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不可能维持戏剧节运转。历年资金主要依靠北京市文联戏剧家协会的拨款,以及团市委、东城区政府的资助;还有一些来自企业的商业赞助。北京市文联为何停止对青戏节的赞助,相关方面并未公开回应。
孟京辉根据创作团队、风格形式、演出类别,将本届青戏节来自12个国家的58部剧目划分为7个单元,包括国际荟萃单元、从2011年至今一直与法国使馆文化处合作的阿维尼翁味道单元等。
今年的致敬大师单元,致敬的是比利时著名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里斯·梅特林克,将有《青鸟》等4部大师之作的剧本朗读表演,和一场旨在研究和探讨梅特林克戏剧经典作品的论坛活动。
有8位年轻编导今年首次亮相青戏节,为观众带来其原创作品。已在历届青戏节中成长起来的6位优秀青年导演,也力图突破以往的创作。开幕式上,部分年轻导演向观众介绍了自己的话剧,几乎均为80后,《秃头歌女》的导演更是还在读书的90后大学生。
除了表演之外,今年的戏剧论坛有两个论题:《永远的梅特林克——象征主义大师的创作探秘》、《自信与成长——中国青年戏剧人才的发展历程》。
(编辑:苏锐)
· | 9月一起去看青戏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