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火爆的艺术品市场给青年艺术家带来什么

时间:2013年09月17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烨捷

  8月25日,北京798艺术区内的千年时间画廊,一场看似普通的油画展即将画上句号。在艺术品投资市场疲软的当下,这个仅进行了不到20天的画展,已经有3至5幅画作找到了“意向买家”,画作售价1万元至5万元不等。而这批作品的创作者,是一名年仅27岁、硕士毕业不久刚当上大学教师的青年艺术家。

  “很多画廊不愿冒险给刚出道的青年画家办画展,但我偏爱给这群年轻人搭平台。”画展策展人、北京千年时间画廊的老板张思永“专捧”青年艺术家,这家画廊15年来,每年拿出30%的业务量免费给刚从学校毕业的艺术专业学生办个展,并将90%以上的精力放在为青年艺术家策展上。

  刘宏勋清楚地记得,自己2011年从湖北美院硕士毕业后的第一场个展就是张思永策划的。那场展览共卖出6幅小尺寸的画,每幅1万多元。对于一个刚毕业的美术专业学生而言,能在北京办个展已属难得一见,能在个展中售出作品的则更是凤毛麟角。

  这场个展,带给刘宏勋的,除经济利益外,更有坚持在艺术道路上往下走的信念。“这条路上,很多有才华的人因为没开好头而放弃。”其所在的美术学专业70余名应届硕士中,他是唯一一个办了个展,并坚持“当画家”的人。

  每年,千年时间画廊都会收到上千份来自全国各地青年艺术家的慕名投稿,张思永会从中择优为其免费办个展:“给有潜力的年轻人一个在北京办个展的机会,不让优秀的青年艺术家‘梦断京城’。”

  大多数画廊不爱“签”没名气的青年艺术家

  在与张思永接触以前,刘宏勋也像大多数年轻的画家一样,为节省成本,揣着厚厚一沓作品照片,坐火车到北京,住廉价旅社,七拐八绕地到闻名全国的798艺术区“转转”。他挑选了3家知名画廊自荐,都被“弹”了回来。

  青年画家宿哲比刘宏勋大两岁,他的大尺寸作品现在售价约10万元左右一幅,有一定的市场认可度。他毕业后寻求画廊合作时,压根儿不会考虑找那些只做名家的知名画廊 。

  宿哲说,一般的画廊都会将大把的精力放在已成名画家身上,很少会“力推”新人。这对于青年艺术家的成长非常不利,“就算勉强签了我们,也不会给我们多大的发展空间”。

  “不是年轻人的作品不好,问题出在画廊身上。”张思永说,艺术家办个展,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由画廊全额投入10万元至15万元不等的宣传推广费用,然后画廊与艺术家就作品销售收入进行分成;或者画廊出一小部分办展费用,艺术家个人出大部分办展费用,作品销售收入照旧分成。

  对画廊而言,为一名成名艺术家办展和一名初出茅庐的青年艺术家办展,成本投入基本是一样的,但前者的作品收入显然比后者高出很多。“经常有这样的情况,画廊与一个年轻人合作,投了10万块办展,结果一张画没卖出去。”

  在艺术圈,画廊“签”艺术家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合作形式。即画廊与艺术家签约,要求买断这名艺术家一年内相当数量的作品,并预支其一年的生活费用。这笔生活费,按目前行情,至少每年12万元。京城画廊动辄五六十万元的年租金,因此,大多数画廊不会“签”没名气的青年艺术家,风险太大。

  然而,在大多数画廊对青年艺术家避之不及的现实下,千年时间画廊却好好地存活了15年之久。它推出的70余名青年艺术家中的40人已在业内小有名气。“我认为,不做青年艺术家的画廊,一定程度上来说没有持续生命力。”刘宏勋说。

  “北漂”艺术家渐渐褪去苦情色彩

  27岁的雕塑家孙晓晨是北京服装学院雕塑装饰系2008届本科生中唯一一个还在从事艺术创作的学生。其他同学,有的做了3D动画设计师,有的给商业机构做装饰,还有的干脆做了与雕塑毫不相干的事儿。

  “做雕塑本来就烧钱,没画廊签,自己肯定顶不下来。”和所有“北漂”艺术家一样,孙晓晨也辛苦过,但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住在地下室、吃不上饭的“苦情北漂”不同,新时代的“北漂”更多了一份现实感。

  刚毕业时,孙晓晨在家人的极力反对下,向父母借了3万元,只身一人到江西景德镇搞创作。那时,为了糊口,他不得不做起自己平常最不屑做的“商品”——生肖瓷。

  第一年在创作之余做了300个,第二年做了1000个。一笔单子做下来,少则6万元,多则10多万元。这笔钱成为支持他后来艺术创作的“第一桶金”。孙晓晨告诉记者,毕业时有几个同学跟他一样,选择坚持创作,但后来都因为没有挖到“第一桶金”而不得不放弃。

  “青年人的机会太少了,90%以上的人都选择放弃。”孙晓晨说,与过去“北漂”一族再苦也要坚持不同,如今的年轻人在预判没有机会的前提下会主动放弃。他的身边,再也没有出现过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苦哈哈”的艺术家。

  中央美院美术学教师武洪滨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证实,他的学生中真正毕业后做画家的不到10%。

  “像过去那样住在地下室坚持创作的年轻人,现在基本是见不着了。”曾有一名颇有才华的学生令他感到惋惜,因为家里条件不好,这名学生毕业后下海经商,开了一家专营设计的小店。“他如果能坚持下来,现在应该也成名了” 。

  武洪滨的学生,有的在给艺考生做培训,有的开了广告设计公司,有的当上公务员,还有的开办了教育培训机构。真正从事艺术创作的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对于艺术类学生而言,学校培养之后,到社会上就靠画廊培养。但现实是,现在很少有画廊愿意花工夫培养新人。”

  价格虚高的市场不利青年艺术家

  与“热钱涌入,画家升值”的观点不同,谈及火爆的艺术品投资市场,青年艺术家们都会讳莫如深地摇摇头,相视一笑,“不是好事儿” 。大家的一个共识是,艺术品投资市场愈火爆,对青年艺术家的成长愈不利。

  尽管35岁的青年油画家王斐一幅作品的价格已达数十万元,但他却是个不愿谈钱、不爱社交、不愿意迎合市场的“宅男”。根据张思永的说法,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卖高价,与他“不迎合市场”关系密切,“不太在意名利,反而更关注作品本身” 。

  王斐喜欢整天围着自己的作品转,想到了看它两眼,看到了补上几笔,创作一幅画,少则花几个月时间,多则要花上一年。“挣的钱只要能维持我正常的创作开销就行,无所谓。”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论作品卖到什么价钱,自己都要保持本来的创作态度。

  孙晓晨常常庆幸自己毕业于艺术品投资市场最低谷时期——2008年。刚毕业那会儿,他为此有些郁闷:“前几年市场还火爆得很,怎么到我毕业了,就经济危机了?”那一年,孙晓晨通过张思永办了自己的第一个个展《超空间》。展览的最后一天,售出一件作品,5万元。如今再看,他反倒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有更多的时间去打磨自己的作品”。

  那时,孙晓晨经常往返于江西、北京之间,在景德镇搞一阵子创作,再到北京798转转,实时掌握最新的艺术资讯——最近谁又有了新作品,谁又办了个展,学术界又有了哪些新的动向。他说,投资低谷期对于青年艺术家而言刚好是一个自我修炼的最佳时机,一个价格虚高的市场,反而会坑害一批青年艺术家。“刚毕业的年轻人,思想还不成熟,看见能挣那么多钱,很多人会忍不住趋利。”而趋利恰恰又是艺术家最大的忌讳。“今天你挣了些钱,但很有可能就此把名声做坏了,艺术生命就此终结了。”

  青年艺术学者武洪滨认为,火爆的艺术品投资市场还会“误导”一大批画廊。他说,艺术品价格不断走高那段时间,画廊卖出一幅名人画作所赚的钱能抵上几十幅、甚至上百幅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谁还愿意把时间花在投资长、回报慢的年轻人身上?”

  近两年,随着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回稳,一些画廊机构和名人开始回归到画廊本身培育青年人的功能上,推出诸如“青年艺术100”和“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从众多年轻艺术家当中挑选出数以百计优秀的有潜力的进行集体运作和扶持。

(编辑:苏锐)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