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张北草原音乐节:市场化运作的成功典范

时间:2013年09月07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

  张北草原音乐节已经五岁了。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张北草原音乐节完全采用的是市场化运营的模式,张北县与五家文化公司洽谈,最后确定了由实力、影响力最强的阳光传媒集团举办。当地政府扮演的角色由原来的管理者、决策者转换为服务者,以提供更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更优质的公共产品为主。而举办方负责音乐节主题的策划、乐手的聘请、节前的宣传以及资金的筹备等,如此一来,避免了当地政府因人员、精力、资金、经验不足导致的办节乏力。 

  作为主办单位的阳光传媒集团利用公司的知名度和资源优势,吸引了德国、瑞典等世界知名的摇滚乐队加盟,由于始终渗透着绿色、环保、生态的理念,使得本届音乐节成为“中国最环保、最绿色、最原生态的大型户外音乐节”。 

  湛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洁白的云团、碧绿的草原。在草原音乐节现场,一顶顶五颜六色的露营帐篷搭建起来,人们坐在草地上,一边喝着啤酒,一边欣赏着音乐,尽情地享受着生活。如今,张北草原音乐节正在引领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张北草原音乐节的成功举办,成了全国的范本,北京、成都、苏州等地争相举办,全国音乐节数量由2009年的10多个增加到40多个,而张北草原音乐节更受到广大乐迷的热情追捧。如今,音乐节已成为扩大张北知名度、打造影响力、推介地区资源、扩大对外开放、放大县域经济优势的有效载体。 

  与在城市里举办音乐节不同的是,张北草原音乐节有着更为广阔的户外平台,可以延伸产业链条,成为促进张北旅游业发展的催化剂。 

  草原音乐节的举办,拉动了旅游业、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性产业发展。音乐节期间,张北县城的酒店、饭店、旅店、“农家小院”家家爆满,收入直线上升,县内公交、客运、出租车供不应求,不仅在张北县城,周边县区和市区也都出现了大小宾馆客满、一房难求的情景。 

  五届草原音乐节,吸引观众达130万人次,到张北的游客每年以60%的速度增长,去年接待游客27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7.49亿元。 

  在前往张北草原音乐节的路上,道路两旁盛开着一片片黄色的油菜花和紫色的薰衣草,这是张北为举办草原音乐节而种植的“花田草海”。 

  郝家营乡三宝营盘村书记闫应全说,“过去,有水浇地的村民种植蔬菜,更多村民种植大田作物,音乐节的举办,让农民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由过去的‘一产’变为‘三产’。”在音乐节道路两旁种植黄色的油菜花,吸引了不少北京、天津等外地的游客,大家纷纷下车在“花田草海”中摄影留念,然后顺便来到村民经营的农家院里就餐。农民们等秋天收购了油菜籽,还能卖钱。 

  目前,张北正在建设“坝上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草原民族风情大区”,文化旅游、新能源、有机食品加工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三大主导产业。 

  张北县旅游局局长米继东介绍说,一直以来,县里的文化旅游服务业项目少、层次低、客源缺,通过与北京文化公司合作举办草原音乐节,把张北的蓝天、绿地、白云、凉爽等生态资源,与北京时尚的演艺、媒体的人脉、庞大的客流等资源有效整合,产生了增值效益,使草原音乐节场地由一个荒草滩,变成了具有人文气息的有形文化场所,草地资源变成了潜在的资本。不但带来了摇滚乐市场的复苏,也给张北的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生机。 

  不仅如此,草原音乐节对张北县城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修养、精神生活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县城环境的改善和文明开放程度的提高。永春路是张北县城最为繁华的一条街道,商厦林立、店铺众多,车来人往,在此路段上,很难见到流动的小商贩、纸屑,县城人的文明程度让人大为惊讶。 

  今后,张北草原音乐节将走向何方? 

  连续五届草原音乐节的成功举办,吸引了多位著名艺人,为了把这种名人效应转化为产业效益,张北在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内选择了三个蒙古包,建设杨澜、汪峰、崔健的工作室。 

  目前,“阳光幸福力工作室”已建成,室内植入公司元素并加入杨澜个人元素,张北还将作为“幸福力走进张北”系列课程的培训基地。下半年,汪峰和崔健的工作室也将装修完毕。艺人工作室的建立,将更加提高张北的知名度,促进张北文化、旅游产业向更大层面、更高层次发展。 

  张北草原音乐节下一步发展方向就是实现基地化、园区化和产业化,将打造中国第一个现场音乐基地——音乐小镇。音乐基地分为现场音乐基地、世界音乐村等功能区,以现场音乐为主体并将产业链延伸到音乐录音培训、音乐商店及户外旅游休闲娱乐活动等。(魏民 王英军 张学冰)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