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绵绵瓜瓞”扯不断的文化原乡

时间:2013年08月30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邵 杰

猪头盆上出莲出男娃

 

  可爱的布老虎枕头,色彩艳丽的嫁妆包袱衣,针法细密的枕顶绣片,活灵活现的泥泥狗,来自四川绵竹、山东杨家埠、天津杨柳青、陕西凤翔的年画……

  8月17日,冯真教授和她的民间美术收藏展在炎黄艺术馆拉开帷幕,带领人们走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原乡。此次展览完整呈现冯真多年来收藏、整理的民间艺术品,以及她的《娃娃戏》《瑞雪丰年》等艺术创作。通过现场展示的《冯真教授民间美术品收藏地域分布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多年来走访山西、陕西、甘肃、山东等地搜集民间艺术品的足迹。

库淑兰剪纸《剪花娘子》 

 

  深入民间的艺术家

  炎黄艺术馆馆长崔晓东介绍说,本次展览以“绵绵瓜瓞”为名,有着双重的含义:其一,护生与繁殖是民间美术永恒的主题,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变的文化基因,而“绵绵瓜瓞,民之初生”即蕴含了此意;其二,民间美术作品作为人类的精神文化遗产,长久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甚至已经消失了。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有些艺术家很早就把目光投向了这方沃土,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保护及推广工作,其中冯真更是为民间美术作品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正因如此,这些文化遗产才能得以延续,瓜瓞绵绵。

  “民间艺术体现出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越看这些作品,越会觉得他们很伟大。民间老婆婆们的创作,是她们一辈子的人生积淀,做出来的东西自由又厚重。每个地区的民间艺术都不是自己随便搞出来的,而是传承下来的,是文化的延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画家冯真激动地说:“这些艺术作品也许不够细致、不够优雅,但它们生猛、清新、充满爱意。更为可贵的是,它们融进了先祖们的浪漫情怀与想象力。我们千万不要不加分析地把它们当作历史垃圾或者迷信宣传品,而是要努力借鉴其中的精华,这对我们今后的创作肯定会发挥意想不到的启示作用。”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也体现了人们对人生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这些作品虽然都是出自普通人之手,但它带给人们美的感染与享受却不比任何艺术形式差,它依靠一代代人的心手相传,并不断繁衍、发展。

  对于此次展览,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画家靳之林认为:“冯真的这种艺术深度体现了她对群众的感情、对群众文化的深刻理解。民间艺术不只是艺术本身的问题,它也是哲学观、人生观、世界观的一种载体、一种表达。”美术史论家薄松年则感慨道:“我认为收藏要提高到一个学术的层次,应为发展民族文化服务,如果这一点脱节了,也就失去了收藏的意义。冯真老师的收藏有明确的中心,陕西、甘肃、山西与山东,这些地区的民间文化相当丰厚,因此通过这些东西能够看到非常宝贵的东西。美术可以多种多样,但是绝对不能脱离大众,不能脱离人民。”

全虎纹样围嘴 

陕北洛川枕顶绣片《凤穿牡丹》 

  承载真情的艺术

  此次展出的民间美术收藏品,体现出了冯真对民间艺术的真挚感情,见证了她多年来为民间艺术的付出,与此同时,也深刻地展现出民间艺术所蕴含的最大特征——那种真情实感的表达。“如今有些作品谁也看不懂,感觉莫名其妙,说明这些艺术离人民越来越远了。看了这个展览,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真诚,所有作品都是发自内心的。那些小鞋子、小荷包,体现的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充满了感情。那些老虎模样的作品,其实是很传统的,但是表现得很豪迈,也很开阔,完全超出了艺术的界限。它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写实的,又是浪漫的。这种生命力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启迪,这就是真实的可贵。”雕塑家钱绍武谈道。

  展览现场通过投影仪,将民间妇女卓越的剪纸技艺投射到充满怀旧感的木质窗棂上。但观众绕过木质隔板后便会发现,这并不是在播放纪录影像,而是真有两位剪纸技艺的传承者,她们是外形普通的民间妇女,却用巧手鲜活地展现出陕北民谣中唱的那样“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剪花娘子形象。细细观赏展厅中的剪纸作品,其图案有瑞兽、有放炮竹的孩童、有夫妻生活、有宅第庭院,皆活灵活现、质朴生动,也都传达出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渴盼与憧憬。除此之外,展览中还有许多极富心意的地方使参观者印象深刻,如可将虎头、花卉纹样等图案,通过印章的形式拓印在鞋样或书籍扉页上的创意就很有意思,引来大批观众争相留存。这些也在无形之中,使沉浸在都市生活中的人们得到了些许文化本性上的回归。

  民间艺术被我们视为民族乡土的根基,那么对外国人来说又如何呢?记者在参观展览时偶遇一位来自南美的友人,他谈到对于此次展览的感想时说:“我对这些展品感觉很熟悉,那种几个小孩合抱的针扎在我小的时候就见我的奶奶用过。上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开始迅速发展,这些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常见的东西。”也许民间艺术带来的不止是中国的原乡情怀,还能扩大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文化记忆。

  如今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民间美术正在逐渐消失,因此对于民间美术的抢救、整理、挖掘、研究也就成为一个非常急迫的工作。在展览开幕式后举行的研讨会上,冯真、常莎娜、杨先让等老一辈艺术家齐聚一堂,探讨弘扬民间美术的重要性,并呼吁尽快建立起展示中国民间艺术的博物馆,让更多的人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我国民间美术的独特文化魅力。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