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全国巡演有感
靠谁保留 如何保留
——看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全国巡演有感
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全国巡演,10余个剧种的20台精品力作分赴大江南北,相关剧团送戏上门,使半个多世纪来的剧坛佳作由奖台回归民间,重新接受大众和时代的检验,对于满足各地观众的欣赏需求,激发获奖剧目的活力与功能,促进舞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此期间,我先后观看了两出巡演剧目——梨园戏《董生与李氏》与京剧《徐九经升官记》。前一出属于“补课”,久闻其名而未能一见;后一出是重温,重温1995年在第一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的观看体验。两出都是好戏,感受却各有侧重。前者因初睹而“惊艳”,如此精致而简约、典雅而灵动,拨动人性深处而又情趣盎然,应该通过巡演让更多的观众包括同行看到它;后者则如老友重逢,转眼18年过去,戏仍然耐看,熟识中也有新鲜感。关于后一出戏,印象最深的是主演朱世慧携学生合演“徐九经”,以老带新。作为一位年逾花甲却依然创造力旺盛的丑行表演艺术家,把新人“带”入自己的代表作,由此在舞台上呈现的些微变化,使我联想到保留剧目的流传问题。
保留剧目主要依靠谁来保留?又将如何保留?
首先想到的是人才,特别是优秀表演人才的培养。优秀剧目经过精心打造和多年锤炼,内容与形式的结合高度成熟,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已得到观众和市场认可。在作品的各项艺术元素构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表演者的作用就进一步突出了。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延续也就是保留,终将步入传承的进程。过去提到传承,对象往往指的是传统剧目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典剧目,实际上,新时期以来的戏,如上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徐九经升官记》,距今也有30多年了,已经是两代人的年龄跨度,同期涌现的剧目的首演者,多已进入老年。朱世慧的引徒入戏,固然意在提携青年,同时也出于对代表剧目传承的考虑,确实体现了一种长远的战略眼光。
当然,师生同台,总会在舞台上呈现出差异来。前两场饰演徐九经的是一位优秀的青年演员,在全国大赛中获过金奖,演出时也非常认真、投入,挑不出什么破绽,只是老师一出场,相比之下前者就显得分量有些轻了,形象有些单薄了。对青年演员不能急于苛求。戏后青年演员征求我的意见,我对他说:“一唱一念,一招一式都学到手了,还要再多琢磨琢磨老师表演中的味道……”所谓“味道”,是对人物的深度把握和在舞台上多年积累的功力、火候及艺术修养的综合反映,不能要求后学在短时间内就达到老师的水准,然而,为了剧目的“保值”,这是必须跨越的距离。好戏也在人演,演出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剧目的实际舞台水平,新编剧目和传统名剧一样,要真正实现长期“保留”,都会面临高水平传承的课题,也更加凸显让青年演员尽早得到历练和提高的重要性。
戏曲终究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与舞台呈现相关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紧密的联系,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影响着演出的整体效果。这次重看《徐九经升官记》,发现剧中分饰重要配角并肩王、安国侯的老生、花脸,均是实力不错的演员,但演唱时却不尽顺畅自如,让人感觉演员似乎与唱腔不相适应。我猜测是不是演员更换了而原来的唱腔未变?身兼主演和领导的朱世慧院长证实了我的猜测,说另一角色李倩娘的饰演者换人以后,唱腔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现在正根据演员的嗓音和唱法特点重新进行加工设计。这当然是必要的,只是由唱腔这样一个局部再想开来,优秀剧目的保留并非是停滞、凝固、一成不变,艺术是流动的,剧目保留也是动态的,不仅要因人而异,还需要不断地完善。
高水平传承总会伴随着新的锤炼、雕琢乃至生发和创造,传统经典名剧正是熔铸了一代一代人的智慧、才情而得以长久葆有生命活力。
历史经验证明,优秀剧目的动态性保留,不能只局限于内部的流动,还要推而广之。好戏只有大家演,才能充分发挥其艺术效应,才能调动更多院团、艺术家的创造力,使之多姿多彩、历久弥新。谭鑫培唱红了《空城计》,余叔岩和“四大须生”马、谭、杨、奚继之各领风骚,让这一名剧久演不衰;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将相和》,各地争相演出,至今留有谭富英、李少春、马连良和裘盛戎、袁世海等多个组合的版本,各有传唱。近年来,新涌现的优秀剧目的传唱还不够多,基本上是“一团一戏”的格局。传不开、唱不活,有创作等多方面的因素,也有奖励机制的制约,难以形成好戏群起争演的局面。此届巡演,也是优秀剧目的一次广泛普及,是各地院团、艺术家的充分交流,如能对搬演优秀剧目采取更为有力的激励举措,将帮助好戏通过广而演之实现更高水平的保留。
(编辑: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