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人性与浩劫的战斗
《辛德勒的名单》海报
《辛德勒的名单》是电影史上的名作,荣获七项奥斯卡奖,在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最伟大的美国电影中名列第九。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用两个人物讲述了犹太人大屠杀这场人道主义灾难。德国商人辛德勒是个骗子,他酗酒赌博,玩弄情感,利用贿赂和欺骗手段大发战争财。戈特军官是个疯子,他残酷地折磨集中营里的犹太人,滥杀无辜,摧毁他们最后的幻想。这两个人是战争中产生的特定人物,战争不仅让辛德勒的投机钻营得逞,也掩饰了戈特的冷酷和残忍。最终,辛德勒成为挽救犹太人生命的英雄,他以工厂为借口用重金换取了1200个犹太人的生命。影片最精彩的地方是“强大的恶”与“脆弱的善”之间的对比,在辛德勒内心世界发生的小小的人性战斗,最终战胜了这场巨大的浩劫。那个穿红大衣的小女孩,把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呈现出来,辛德勒每一次对她的注视,都更坚定了信念。她象征着无辜而脆弱的生命,也象征着战胜邪恶的勇气与力量,所以是影片中唯一的色彩。
大屠杀这段历史太沉重了,任何一部影片都很难独自承载。斯皮尔伯格创作时格外慎重。他在1982年就获得了小说改编权,十年后才着手拍摄。这部根据托马斯·科奈里的纪实小说改编的电影,让斯皮尔伯格摆脱了对犹太身份的耻辱感。
在影片中,斯皮尔伯格必须对大屠杀这段历史还原、归罪和反思,在完成这三个使命之后才能设法讲好一个故事。首先他要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让重要的细节达到历史真实。为此他不仅聘用大屠杀幸存者作为联合制片人,还到波兰辛德勒当年的工厂实地取景,并按照一比一的比例重新建造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当羁押犹太人的火车开往奥斯维辛时,铁路边的波兰小男孩向火车做出“割喉”的手势,连这个不起眼的动作都来自于大屠杀幸存者在《浩劫》中的真实描述。其次,影片必须揭露纳粹凶手的历史罪行,展现纳粹的残酷与虚伪,因此必须有一位戈特这样的纳粹军官,以凶手的身份成为历史审判的对象。最后,斯皮尔伯格还要为观众反思这段历史提供足够的情感空间,辛德勒这个人物实现了这个功能,这个不完美的德国人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战胜种族仇恨和战争狂热的希望。他的真实性,也让电影把历史与现实勾连起来,当那些被辛德勒营救的犹太人出现在结尾时,也提醒人们这段历史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斯皮尔伯格的谨慎,还在于把大屠杀的各种意象,有机地编排在一个个紧凑、连贯、扣人心弦的情节中,这包括:大卫星臂章、隔离区、庇箱、火车、集中营、铁丝网、毒气室、焚尸炉、烟雾和成堆的尸体等,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纪录片呈现的历史意象,在《辛德勒的名单》中被准确表达出来。影片全部采用黑白胶片拍摄,一方面体现出对死难者的尊重,一方面这种视觉效果更接近于人们对这段历史的真实记忆。斯皮尔伯格让摄影师贾穆兹·卡明斯基在影片中运用手持摄影的拍摄方法,而没有用富有现代感的好莱坞式镜头语言,他想让今天的观众仿佛在看一部二战期间拍摄的电影,而不是一部1993年拍摄的二战电影。
面对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罪行,斯皮尔伯格只能用辛德勒这个人物在电影中完成抗争,所以许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节格外意味深长。当战争结束时,辛德勒向幸存的犹太工人做解散工厂的演讲。他站在工厂中心高高的平台上,下面站着沉默仰视的犹太人,他们虔诚地看着辛德勒,就像看着“救世主”,聆听这场布道式的演讲。阳光从工厂宽大的玻璃窗洒下来,照在他高大的身躯上。斯皮尔伯格没有权力给20世纪最悲惨的历史提供一个美好的结局,但可以通过精确的场面调度,运用世俗形象与宗教形象的相似性弥补人们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与此相得益彰的另一个细节是“拥抱-责任”。辛德勒离开工厂时,他向犹太工人忏悔。他撕掉胸前的纯金纳粹党徽,哭着说这或许能再换两条人命。犹太工人们走近他,拥抱痛哭流涕的辛德勒。这场戏不仅让辛德勒完成忏悔和救赎,也让犹太人与德国纳粹发生了拥抱,作为弱者的犹太人用拥抱来感谢他、原谅他。小说中没有“拥抱”这个细节,斯皮尔伯格这个独特的设计让“责任”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呈现出来。“拥抱”意味着靠近,而靠近意味着责任。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与仇恨,正是从责任的消失开始的。当接近他人的愿望和必要性消失了,生活中的同伴才能成为异己,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普通德国人心甘情愿成为侩子手的深刻原因。这个“拥抱”不仅融化了有罪的灵魂,更呼唤人与人的关注、靠近和责任。
由于这种慎重、真实与耐人寻味的细节,让《辛德勒的名单》在二十年里成为经受住历史考验的经典作品。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