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应物以形:他者的中国

时间:2013年07月24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邵杰

应物以形:他者的中国

——记“__in China在中国外国摄影家影像作品展”

  

母与女·吐鲁番 佐渡多真子(日本) 摄

  

千年之恋 李戈(哥伦比亚) 摄

  从上海机场到北京南湖公园,来自荷兰的鲁小本与带着惊奇、喜悦的普通中国人演绎了各色合影作品;日本的金泽友那以异域的表现方式,将色彩和画面定格在剪影式的镜头中;2009年起居住在中国的德国摄影师Mathias Magg的系列作品《冶炼厂》,用镜头将最常态的工业制造场景转换成艺术的场域……

  展厅投影仪上放映着一帧帧摄影作品,乐手们演奏起轻快的旋律。炎炎夏日中,相较于那些气氛严肃的展览,由炎黄艺术馆及北京黄胄美术基金会主办的“__in China在中国外国摄影家影像作品展”则轻松悠然许多。展览透过10位长期居住在中国的摄影家的镜头,向观众展示了不同角度的中国浮世绘。他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外”,长期在中国生活的经历使他们对这里有着更加丰富而立体的感受,他们的记录真实有趣,还融合着温馨、幽默、搞怪、神秘、凝重、深沉……

  独特的“他者”

  有关外国人用摄影去记录中国的缘起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摄影术在欧洲被广泛应用后,许多摄影家便开始利用它特有的记录功能积极寻找“新大陆”,而长期的闭关自守则使中国这样的东方古国更充满着神秘。13世纪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他在游记中描述了一个百姓富裕、安居乐业的社会景象。此外,大量的外销瓷器和油画上出现的中国图像和东方神韵,都使西方人对未知的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摄影术的发明伴随着鸦片背后的坚船利炮,使西方人近距离地观看、记录和体验变为可能。自此,作为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他者”,西方人用照相机揭开了古老东方帝国神秘的面纱。

  摄影家蔡萌说:“其实,西方人对中国的摄影观看始终不曾中断过,它已经构成了中国摄影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无论是民国时代的罗伯特·卡帕,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布列松,抑或是改革开放后,来中国旅行的安迪·沃霍尔,甚至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托马斯·施特鲁斯,乃至此次展览中这10位年轻、活跃的外国摄影师,他们都处在中国与外国摄影史交汇的地方。这个地方在今天看来是那么特别,它时而显得边缘,时而引人注目;时而闪现着好奇,同时又充满理性。

  展览中,一幅名叫《千年之恋》的作品吸引了很多观众,它出自哥伦比亚的艺术家李戈。这幅作品拍摄的是三亚的一棵树的根部,上面那些红色的线,是人们祈愿时抛向树上的红绸,对于他独特的摄影角度,李戈说:“我是哥伦比亚人,作品中体现的是哥伦比亚的文化,这其中最突出的元素是‘对称’,这在中国的文化中也有所体现。我在中国住了快7年,体会到在中国的文化中对称更给人神圣的感觉,使事物更加接近完美。”他的作品以哥伦比亚特有的鲜活色彩,展现了对树的对称式的奇妙解读。此次他带来的大部分作品是在北京太庙拍摄的,从中可以看到神秘主义的风格,让观者在传统中又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意味,仿佛是在客观现实的镜头上又叠加了各具效果和特色的不同滤镜。

  说起为何要选择留在中国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李戈微笑着说:“我原本的想法是来这里读书,毕业后就回国,但我在这里结婚了,所以留了下来。”说完还不忘抱了抱身旁的太太,一脸幸福。也许正是这种极为自然和简单的原由,使出现在此次展览中的作品不同于那些猎奇的观看方式,摄影师已然完全融入了中国。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仅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而且大多还是在中国学习的摄影,更有甚者,现在已经成为了沟通中外摄影文化交流的使者。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中国是与其生命一同呼吸的视觉参照;在他们的照片里,中国也会成为他们获取视觉资源的巨大田野;当然,中国还会成为他们冷静观察之后不乏疏离和荒诞的奇异景观。这些关于中国的视觉表述,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基于不同文化背景和视觉经验的人们对于中国的不同理解与阐释。于是,中国不再是想象中的符号,也不再是猎奇者的猎物,而是他们的镜头与内心触碰过后的对应之物。

  记录生活与回忆

  来自日本的独立摄影师佐渡多真子,从1999年起正式移居北京,她时刻关注中国的变迁,在国内外媒体上相继发表了很多与中国相关的文章和图片。此次她展出的《运圆木的驴子》《归路》《母与女·吐鲁番》《在行进中的哈萨克斯坦族·运水的驴子·伊犁》等以表现驴子为主题的画作,无需作者加以解读,由图像中流露的人文关怀已然从容地传递给了观众。她的作品细腻动人,带着浓浓的新疆风情,在独有的女性艺术家视角下又格外含情脉脉。

  出生于斯洛文尼亚的老马,作为当今世界上领先的3D摄影师带来的系列作品《计时器》,用独特的3D摄影技术以中国式老宅、古旧的明清家具、西式的石英座钟、挂放在中堂的山水画作为背景,通过将镜头中央的人物从年轻人变换到老人,从相同的场景构图中衍生出了迥然不同的画面感受。

  作为展览策划之一的日本摄影家福原健三郎,以肖像摄影配合日记式的文字记录,展现的是北京庙会的假面舞会、捡拾废弃金属的人、在长城上为外国游客做模特的小贩、居住在即将被拆除的北京胡同里的姑娘、老上海五原路的楼房,以及被他誉为“隐士”的街角闲坐老人。他用客观的方式,对中国最普通的社会生活做出的细微体察,使那些因熟悉而被我们忽略的场景重新鲜活了起来。

  摄影不同于绘画,它有着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简易操作性,也由此获得了从任何一个角度介入生活的可能性。摄影作为连接生活和艺术的媒介,对推动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一直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纪实摄影或是老百姓日常的家庭留影,都详尽而生动地记录了时代和地域的特点。“__in China”作为一个中性的主题,让艺术家专注于他们在中国生活的真实感受。同时,这也是展览中给观众最为深刻的感受,当这些摄影作品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摄影不仅仅服务于艺术领域的专业人士,它更大限度地回归并渗透到公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给人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启迪,也充分体现了摄影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记录生活与回忆。


(编辑: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