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真正下基层、讲实话的文学报告

时间:2013年07月24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阎纲

二○○六年,云南省会泽县大海乡二荒箐村,蒋传本一家 陈庆港 摄

  今年6月,首届“石膏山杯”征文大奖赛评出结果,《十四家 中国农民生存报告(2000—2010)》全票夺冠,一个12万元的大彩球抛给作者陈庆港。评委会委托我代拟《颁奖辞》,原稿较长,后减为200字。兹录原稿如下,权作本人的读后感。

  这是一部既无序言又无作者简介作者前言和作者后记、铅华洗尽赤身裸体货真价实的(我称之为“裸书”的)好书。作者隐身,不显山不露水,布衣寒士,素面朝天。从书中的插图和字里行间猜得出陈庆港是名报社的摄影记者。

  这是一部结构奇特的怪书。掀开扉页,是一堵伤痕累累的老墙,顶上一大块斑痕看似想象中的西部地区,连翻十四页,全是一片黑底托出的小幅黑白照,共十四帧,定格显示当时当地和十四家家人真实的存在。然后,开门见山:“夏,2000(摘录)”,这样开篇:

  那天,冯凡梅突然清醒过来,她一直蜡黄的脸上竟然出现红晕,眼里也有了精神。史银刚就有些高兴,以为冯凡梅的病好了起来。但冯凡梅似乎已经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不停地对身边的史银刚说话。“我这一走,五个娃可就遭殃了。……你带着娃一步一步慢慢往前拢吧。娃不听话,不要死命打,娃被打了就会想妈。苏娟太小,实在不行了,就找个人家送了吧!”她握住史银刚的手突然用力抓紧,指甲抠进他的皮肤。

  这是一部下接地气,真正下基层、讲实话,逼真到农村最底层生命存在的原始形态,正像作者所拍摄的黑白照片那样本色的农村调查“报告”。也是一部上接天理,自己不动声色不发议论,却以散点透视、白描传神、留白艺术等朴实而含蓄的巧构,让倾向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流露,质疑社会公平的美“文学”。

  作者陈庆港,一位对时空敏感而且很能吃苦的新闻摄影记者,背着相机,从东到西,翻山越岭,一头扎进偏僻的农舍,闯入十四家,跟踪十四家,来来往往,竟是十个年头!

  他发现被宣传所忽略的角落,看见被富裕所遮蔽的赤贫。贫困困扰着家徒四壁的生老病死:挖地里的洋芋种子还是到邻村讨饭?这几块钱是给老婆抓药还是给女儿补裤子?到城里卖血还是让孩子辍学回家放羊?

  总共十个年头、十四家!是这十四个家从甘肃,到山西,到贵州,从2000年到2010年四个时间段家史场景片断松散的连缀,有名有姓有照片,有根有据事实俱在,文字简约鲜活,泥土味浓,人情味十足。农村还穷,农民还苦,不论是否被什么欺骗过,依然不放弃挣扎,继续外出打工,还债、买粮、盖房、娶媳妇,做着各家自己的梦,慢就慢吧。

  以静制动,形散而内敛,平朴中见文采,淡泊中寄至味,自始至终让事实说话、让照片作证,不尽的惊愕、无奈和期待。堪可称道者,在报告文学的艺术形式上别具一格,特别是举重若轻的巧构和白描传神的文采。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