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别再对高考状元“碎碎念”了

时间:2013年07月09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邓海建

    随着各省高考成绩的出炉,各地状元们最终选择到哪些高校就读成为热议的话题。近几年,关于高考状元最终能否成才的讨论不断,而调查报告显示,最近二三十年的高考状元,已有近7成难觅“踪迹”。

    每年高考一过,状元就来了,对精英的有意识追求使社会对高考头名的关注持续高温。想想也没错,幼儿园表现好有小红花奖励,高考夺冠给些掌声也无妨。但凡事过犹不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也就罢了,游街仪式、立碑塑像、网上倒卖“笔记宝典”……就算有多年应试教育“排名史”的背景打底,好像也有点过了。

    获得高考头名,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但教育的成功学不能“唯状元是瞻”。一来,一个公平的社会能为公民提供更多向上的机会,考场无处不在、博弈无时不有,高考不会固化一个人的命运,更多的风景还在“社会”这一主战场呈现;二来,今天的高考虽然是“最不坏”的选择,但离教改之主旨、高考之本义仍有不小差距。中国梦的“大任”,还需要更多不拘一格的人才来担当,而高考头名只是中坚力量之一。

    我们实在无须对高考头名“碎碎念”。今年高考发榜后,有一则消息令人莞尔:武汉理科高考头名在人人网上更新了一条状态,“得到了全市的美誉,得不到你的驻足”,网友从中读出了“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的淡淡忧伤。有人总结,“爱不爱,与‘状元’无关”。高考一程的辉煌,早没了“赢家通吃”的膨胀——这是社会的理性,也是一种美好的淡定。

    风物长宜放眼量,高考头名从巅峰走向平凡,再正常不过。一者,没有人能负责得了高考头名的一生,只要有正义的制度与程序,人生是公平的竞技场,路要怎么走,每个人自己选择、自己负责;二者,从国家层面看,2010年底,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2亿人,高端人才的“流失”确实值得警惕,但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人力资源全球配置更趋自由与自主的体现。

    随着高考制度的变革、人才机制的革新,高考状元的头衔迟早会从传统的“神龛”上走下来,我们对之“碎碎念”,实在不如化为对平凡岗位的关注,化为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怀。


(编辑: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