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国家大剧院的歌剧梦

时间:2013年07月04日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陈 平

  由中国歌剧研究会、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2013中国歌剧论坛”近日在福州举行。本届歌剧论坛主题为“攻坚克难,开创中国歌剧创作新局面”,旨在研究中国歌剧创作现状,提高中国歌剧创作质量。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在论坛开幕式上做了题为“国家大剧院的歌剧梦”的主题演讲,在与会代表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本报特刊登此文,以此激励奋战在舞台艺术生产领域的所有追梦人。

  国家大剧院的

  文化担当

  国家大剧院开幕至今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6年的时间里,我们演出歌剧近500场,制作歌剧24部。有许多人问,国家大剧院为什么要选择歌剧作为重点发展的艺术门类?为什么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此坚定不移地制作歌剧?我想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

  一是国家大剧院立足于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功能定位,同时又拥有国际一流的歌剧院舞台,我们有责任也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主打歌剧艺术。

  二是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歌剧被称为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是舞台表演艺术里面最综合、最庞大、最复杂,制作难度最大的一个艺术门类,世界各国的知名剧院,最能够代表其艺术水平的都是该剧院的歌剧制作。例如伦敦的英国皇家歌剧院、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以及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等等。国家大剧院如果想成为世界知名剧院的重要成员,就必须在世界歌剧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努力成为继欧洲和美国之后世界歌剧艺术的重要一极。这也是我们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一种文化担当。

  那么,国家大剧院的歌剧梦是什么呢?

  到2016年底,国家大剧院自制出品的歌剧将达到50部、年上演歌剧150场;到2022年底,国家大剧院自制出品的歌剧将达到100部、年上演歌剧要达到200场;合唱队、乐队、舞美、哑剧、少儿合唱团、主创、演员等相关专业的人员达到800人;10年后,形成具有国家大剧院品牌和传统的、拥有世界影响力的歌剧艺术节。

  这就是国家大剧院的歌剧梦。

  中国歌剧发展的现实状况

  梦想需要去践行。从中国歌剧事业发展现状来看,近5年来似乎又出现了一次制作歌剧、演出歌剧的高潮,但相比西方的歌剧院平均年上演歌剧数十场、近百场的盛况,我们的差距还不小。目前全国拥有几十个大剧院,许多城市的歌剧院建成后至今还没有上演过歌剧,这种形势并不可怕,我们应该从中看到机遇,如同十几年前众多电影院落成后一时间没有充足片源、没有基本票房,可是十几年以后的现在,情况完全变了,中国电影的创作生产像雨后春笋一样蓬勃,电影院线档期爆满,电影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孕育和培养形成了良好的竞争环境和不断挺进的态势。

  虽然有了硬件基础,但是在起点上中国歌剧事业仍存在较大差距。首先,西方有400年的歌剧历史,已经形成了非常优秀的传统,歌剧艺术已经成为西方乃至世界的主流艺术。第二,西方拥有成熟的制作体系和流程,台前幕后人员都非常专业。第三,西方歌剧界拥有一大批职业的院团和艺术家。第四,西方有一大批成熟的歌剧观众和庞大的歌剧市场。第五,西方有众多的歌剧院和围绕着歌剧院而生活、就业的艺术家和相关群体,歌剧艺术高度职业化。第六,西方歌剧400年积累生产了上万部歌剧,数量非常大,从中遴选出40至50部经典剧目久演不衰。

  反观中国,情况如何?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歌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硬件建设和专业表演人才的培养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西方相比而言差距不言自明:第一,歌剧历史不足百年,积淀不厚实。第二,制作体系尚不完善、不够规范。第三,歌剧在中国仍没有成为主流艺术,全国40多个大剧院中,上演歌剧的不足10个,演员少、剧目少,生产能力参差不齐,国家大剧院每年上百场演出,这在全国仅此一例。第四,中国观众的培养存在巨大差距,观赏歌剧远没有形成传统。歌剧市场还小得很,观赏歌剧就整个市场而言绝对是小众。第五,我国的歌剧艺术工作者的队伍尚不够专业化、职业化。第六,相对西方经典,中国积累的百部歌剧中,只有《洪湖赤卫队》、《江姐》、《白毛女》、《党的女儿》、《原野》、《红珊瑚》、《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等多部经典作品相对久演不衰,实属不易。

  我们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是,歌剧在中国的发展之路注定艰难。中国与西方存在诸多不同:第一,文化背景不同,对西方制作体系我们要本着调整、创新来做。比如在选择演员的问题上,西方歌剧院的艺术总监拥有决策权,而在国家大剧院需要一个小组(导演、指挥家、制作人)来决策,一个人决策可能会存在偏差,这是因为我们的歌剧市场仍不规范。第二,西方剧院制作歌剧,演员资源充沛,欧洲各个歌剧院地理交通便利,一个演员几个小时内就能到位。而且演员的价格很便宜,可以支持多场次的演出,而且不会专门选用一组本国的演员。然而国家大剧院的歌剧演出中,不仅外邀演员成本昂贵,还必须准备一组中国演员,因为我们制作的歌剧如果没有中国演员的参演等同于巨大的资源浪费。中国的青年歌剧演员也会失去历练与学习的机会。第三,西方歌剧制作中的演职人员均具备很高的职业水平,而我们的团队普遍年轻,需要从头开始学习。第四,西方歌剧院只制作西方歌剧,但是国家大剧院除了制作西方经典,肩头还有更重的责任,那就是要推进中国原创歌剧的发展。第五,西方歌剧的选材尺度大,只考虑艺术,我们除了艺术还要考虑政治、开放尺度等综合因素。第六,西方制作歌剧的人员和舞美的耗资巨大,我们是低成本运行。第七,西方有上百部歌剧的储备,现在演的都是旧的,成本难度都不大,而我们正处在快速的积累之中,部部都是新投入。第八,西方有400年歌剧传统,观众一流,有传统有素质,我们的观众得从头开始,逐步培养兴趣和素质。第九,西方歌剧制作规范,有严密的组织流程,我们还很不健全、不规范,许多环节不稳定。第十,西方歌剧有规矩,演员都必须认真排练,得过音乐关、语言关、表演关,不排练就不让上台,我们没这些规矩,有也很难执行好。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是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引起世界极大的关注,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正在走一条国家大剧院制作的新路子,这个新路子就是吸取西方歌剧制作的精华和合理的部分,结合中国的情况,探索适合我们发展需要的歌剧制作模式、体系与机制。

  国家大剧院的歌剧探索之路

  意大利歌剧杂志说“国家大剧院用5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歌剧院几十年的历程”。我觉得,这源于我们实施了正确的策略。

  第一,是确立了歌剧制作三步走的方针。

  第一步,引进来,比如引进经典歌剧《奥涅金》、《伊戈尔王》、《国王》等。

  第二步,联合制作,比如与挪威国家歌剧院联合制作《魔笛》、与帕尔玛皇家歌剧院联合制作《弄臣》,与中央歌剧院、上海歌剧院联合制作《图兰朵》、《卡门》等。

  第三步,独立制作,比如制作《托斯卡》、《漂泊的荷兰人》、《假面舞会》、《纳布科》等国家大剧院版本的西方经典歌剧以及《赵氏孤儿》、《运河谣》等新剧目。

  第二,在三步走的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坚持着国际化战略、替代战略和品牌战略。

  国际化战略是指我们邀请世界著名的导演、舞美、灯光、服装等主创人员参与到歌剧制作中来,通过与世界著名艺术家的密切合作,迅速与国际接轨,努力达到国际一流的歌剧制作水平。

  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替代战略是不可少的,具体做法就是从引进剧目到联合制作,不论和谁合作,国家大剧院都要参与其中一部分制作,从舞美制作到中国组演员的配置,坚持培养锻炼我们的制作和演出力量。说到替代战略,最典型的是歌剧《弄臣》。2009年,我们选择了与帕尔玛歌剧院联合制作威尔第最精致的歌剧《弄臣》,这一年的演出,乐队、演员、合唱队、舞台监督都是帕尔玛歌剧院带来的,只有舞美和服装是我们做的。第二年《弄臣》再来,乐队交给了中央歌剧院。第三年,《弄臣》第三次来国家大剧院,除了男中音里欧·努奇和弗朗西斯科·梅里(饰演曼图亚公爵)、德西蕾·兰卡托(饰演吉尔达)三个角色外,合唱队、管弦乐团、舞美、服装、舞台监督都是国家大剧院自己的队伍。至此,我们的替代战略完全实现。现在我们制作的歌剧,全是我们自己的合唱队、乐队、指挥、演员、舞美、服装、化装、道具、舞台监督,完全实现了国家大剧院制作。

  同时,在实施国际化战略和替代战略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埋下了我们的根,这就是国家大剧院的品牌战略。我们制作的所有歌剧均拥有100%的出品版权。这些专门为国家大剧院定制、设计的“国家大剧院版”,就是目前在世界上已经形成口碑的国家大剧院品牌,如同斯卡拉、大都会、英皇一样,国家大剧院也拥有了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国家大剧院品牌,这也是国家大剧院人的歌剧梦想!

  第三,建立完整的制作体系。

  在发展战略确定的前提下,国家大剧院就是要非常务实地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完整的歌剧制作体系,涵盖歌剧的创作、歌剧的制作、歌剧的销售宣传等一系列生产环节。如今,国家大剧院已拥有40余人的制作团队,160余人的舞美团队,100余人的管弦乐团,90余人合唱团,形成了制作、主创、主演、小角色、舞美、合唱、乐团以及排演团队8个板块。一旦剧目立项,就在世界范围内整合资源,寻找最优秀的人才,“只图所用、不图所有”,导演、指挥、舞美、作曲、编剧、演员的选择不分国籍,只考虑剧目要求和艺术水准。八大板块的组建,各个板块层层配套,加之歌剧制作流程和规范的建立及日趋完善,国家大剧院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专业完整的歌剧制作体系,有效保证了制作剧目的质量,从而使其坚持艺术的纯粹性成为可能。

  第四,注重精品路线。

  作为中国人民心目中的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必须坚持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应有的高品位、高水准和对高雅艺术的追求,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产品的质量,都坚持精品路线,选择最好的导演、演员、制作人,制作出一部比一部更精良的作品,形成广泛的、连续的口碑效应,凸显国家大剧院的品牌形象。题材不适合、品质不高的歌剧,宁可不做,不花钱也不做!

  第五,渐进式的发展。

  6年来,国家大剧院的歌剧发展总的来说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稳步发展”方针,按照“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这样一个原则逐步展开,先从意大利歌剧开始,从普契尼到多尼采蒂、威尔第、罗西尼、比才,然后再到德奥歌剧,从莫扎特到瓦格纳,到2014年我们才做俄罗斯歌剧。这样我们在提高自己的过程中也有计划地培养了观众欣赏歌剧的兴趣。同时,我们通过三个“两手抓”完成渐进式的发展。

  第一,西方经典歌剧的传承、借鉴、制作与中国原创歌剧的发展两手抓。目前国家大剧院制作的24部歌剧中,4部中国原创歌剧《西施》、《赵氏孤儿》、《山村女教师》、《运河谣》占整体剧目生产量的1/6。未来3年里,还将有《牡丹亭》上中下三部、《冰山上的来客》、《骆驼祥子》、《长征》、《日出》、《兰花花》、《夜半歌声》、《山海经》、《鲁迅》、《兵马俑》等10余部中国原创歌剧问世,将占据国家大剧院未来3年整体剧目生产量的1/2。

  为什么有这样大踏步的前进?不仅因为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歌剧制作体系,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拥有了稳步增长的观众群。没有观众就没有歌剧艺术的发展,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歌剧院是靠赠票来发展的。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两手抓,剧目制作和观众培养两手抓。当年,里奥·努奇在国家大剧院演唱《弄臣》谢幕时全场雷动,那时我突然发现我周围的观众全是成年人,一个学生都没有,我当时反问自己,照此下去中国歌剧能有快速的发展吗?从那天开始,国家大剧院走进北京各区建立了200多个“歌剧兴趣培养基地”学校,在两三年之内观众群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年轻的面孔越来越多,售票率也逐渐上升。

  第三,学习外国歌剧艺术家表演的同时大力培养中国歌剧艺术家,尤其是培养中国青年歌剧人才,这就是第三个两手抓。一直以来,国家大剧院的所有西方歌剧剧目必须坚持选用中外两组演员。目前中国歌剧舞台上活跃的众多青年歌唱家都离不开国家大剧院舞台的培养与历练。

  在国家大剧院的发展长河中,我们有幸成为开创的一代人、奠基的一代人、为剧院打基础的一代人。我们坚信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在此,我想跟大家分享国家大剧院在歌剧追梦过程中的最新成果,近期我们启动了一个重大建设项目——国家大剧院舞美基地。我们将在北京通州区建设一个“全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大型舞美基地,总投资5.3个亿,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将成为集舞美设计制作、剧目制作合成、仓储于一体,具有舞台合成、旅游参观、对外演出、公共艺术普及教育等综合功能的国际舞美技术交流的平台。目前,舞美基地的建设资金已经到位,即将签署土地合同,计划将于2015年建成。

  最后,我想说,国家大剧院的歌剧梦凝聚着社会各界的期待,希望在我们追梦的过程中能够继续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歌剧同仁们的支持,国家大剧院的歌剧梦属于全体中国人民。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