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西方现代文学的大走向

时间:2013年06月26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叶廷芳

  诚然,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现代”,我们这里所说的现代又从何时算起呢?具体的界定是有难度的,不过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大致的界限。按我的理解,西方现代文学是从对传统文学进行变革时开始,也就是从浪漫主义运动时就开始了。其后,《丑的美学》与《恶之花》这两部作品的诞生则标志着现代主义文学已经有产儿呱呱坠地了。

  这里讲的“现代文学”指的是以现代主义文学为前导的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文学。诚然,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现代”,我们这里所说的现代又从何时算起呢?具体的界定是有难度的,不过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大致的界限。按我的理解,西方现代文学是从对传统文学进行变革时开始,也就是从浪漫主义运动时就开始了。浪漫主义运动中有一支“异军”,即德国的浪漫派,首先从它那里发出了20世纪文学的先声,我称之为“现代主义在母腹中的躁动”。美国的爱伦·坡、霍桑所强调的“主观”、“内在”,与德国浪漫派有相通的地方。这些都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稍后一些,德国的罗森兰克兰兹写了本理论专著《丑的美学》,将传统的审美标准完全给颠倒过来了!过去西方人共同遵循的审美标准首先是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诗学理论,再就是17世纪以来的欧洲古典主义美学律条:理性啦,崇高啦,庄严啦,谐调啦,高贵啦,匀称啦,优雅啦,等等。罗氏写的则把它们统统给颠覆了!这是1853年的事。四年后,即1857年,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将下层人民的生活,向来“不齿于人”的人如小偷、乞丐、妓女等等的阴暗生活写入作品,题为《恶之花》出版,这在欧洲文学史上也是个破天荒的大事件。如果将德国浪漫派文学比作现代主义文学在母腹中的躁动,那么,《丑的美学》与《恶之花》这两部作品的诞生则标志着现代主义文学已经有产儿呱呱坠地了。但这股思潮最终形成大的声势还是在那个世纪的80年代,一连发生了如下几个标志性事件:首先就是法国的莫里亚斯1986年在《费加罗报》上发表文章,用了“象征主义”这一名称(之前的象征主义创作都是名不正言不顺进行的,因此理直气壮地以宣言的形式发表这样的文章是需要勇气的)。另一事件发生在美术界,也在1886年:塞尚、凡·高等后期印象派画家举办了一次重在表现内在情绪的画展,这次画展标志着美术界现代主义的起步。三是1884年,建筑界的艺术大师们在布鲁塞尔举行了会议,名为“新艺术运动”,这次会议被公认为是建筑界向现代主义迈进的标志。四是1887年,戏剧界的安托昂(法国)针对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宫廷剧院建造了一座“自由剧场”,这座剧场在形式、规模、布景特别是理念等很多方面都与宫廷剧院大相径庭,打破了宫廷剧院的贵族气派和易卜生的“佳构剧”模式,推倒了“第四堵墙”,被认为是戏剧界向现代主义进军的信号。五是1994年,音乐界的法国钢琴家德彪西创作了一首《〈牧神的午后〉序曲》,这首曲子被认为是“敲开20世纪音乐大门”的开山祖。这一系列事件意味着西方人的审美意识发生了质的飞跃:瀑布式地从传统跃入到了“现代”。

  这之后就产生了一系列“现代”意义上的流派,像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达达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后象征主义等。30年代初,由于法西斯势力的崛起,这些流派曾一度消歇(因为好多艺术家都投身于政治运动了),二战后,这一艺术变革的能量才又重新释放出来,而且变革的力度更猛,出现了一些“反戏剧”的戏剧(如法国的“荒诞派”戏剧)、“反小说”的小说(如法国的“新小说派”小说)和“反诗歌”的诗歌(如德国的“具体派”诗歌)等。它们都在40年代末至50年代末这十来年内横空出世。此外五六十年代在美国还先后出现了“垮掉的一代”诗歌和“黑色幽默”小说。这时期拉美地区发轫于20年代的魔幻现实主义也蓬勃崛起。除了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战后兴起的流派美学上更具颠覆性,可以归入“后现代”的潮流。“后现代”整体上的起步当以1968年欧洲的学生运动为标志,在音乐、美术、建筑、电影等领域均有不同的表现。我认为它大致呈现出两个截然相反的倾向:一是走向深奥、艰涩,更具先锋实验性质。像瑞士出生的法国建筑家柯布西埃在法国建造的朗香教堂,墙上面有几个窟窿,屋顶像盖着一床翻卷着的厚棉被,看起来与教堂毫不相干;悉尼歌剧院也是后现代建筑的代表作,传统建筑中最基本的要素——顶与墙之间的界限被彻底抹掉了。后现代的另一个倾向是泛大众化倾向,它不仅形式通俗,内容也切近大众生活,让大家感到热辣、刺激。而且这里的大众不再是被动的受众,而是创作主体(包括演唱)的一部分,台上台下互动、阅读与批评融为一体。60年代末,东、西德两边的学者几乎同时推出了“接受美学”的理论不是偶然的,我认为这是平民意识的觉醒在美学上的反映。我曾借用“五四”时期革命家用过的题目“庶民的胜利”写文章专门探讨过这一问题。中国改革开放前也一直提倡大众化,但那时候的“大众化”是自上而下灌输的,唤不起读者和观众像现在这样的自发的热情。比如现在的卡拉OK、摇滚音乐,不管你有没有练过唱,哪怕五音不全,都可以拿着话筒,唱得“死去活来”,台上台下打成一片。这在我们那个时代是不曾有过的。当然,也有人说,这样一来“我们没有文化了!”(汉斯·马耶尔语)我不同意这种观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因为文化形态和样式也是随着时代而不断更新的。“大众化”之后不是没有文化,而是老一代人对新一代文化不敏感了,隔膜了,已感受不到当代文化新魅力了!因为固有的文化观念、审美信息在我们脑子里已经饱和了,新的东西因此很难进得去。我认为文学专家、美学专家都应警惕这一问题,避免随着年龄渐长而产生排他性。像黑格尔这样的大家,他对古典主义艺术赞美有加,却对当时正在兴起的浪漫派艺术不敢领教,比如音乐。他甚至听到像贝多芬这样雄浑绝妙的浪漫派乐曲感觉“像疯子在井边跳舞”,难以接受。作为一个欣赏者这样说当然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美学家就有失偏颇。我年轻时候也很喜欢音乐,但现在的流行歌曲基本不会唱,唱不像,也学不会,不过我尊重这一音乐形式。因为我高兴看到普通老百姓开始真正拥有自己的文化。因此“后现代”的这一种精神,即平民意识的增强还是值得肯定的。这表现在建筑里就是人性化诉求的强调。如现在所说的“诗意栖居”就很人性,故具有“后现代”意识的建筑师都批评现代主义的建筑过于冷冰冰,传统中的有益部分抛弃得过多等等,而提出城市规划和建筑“要以人为中心”的口号。“后现代”在文学上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它的多元意识及与之有关的宽容精神。你看现代主义兴起的时候流派林立,而且每个流派都打出一面旗帜,发表一道纲领,或提出一些主张,都强调唯我正确,都想称霸。但“后现代”兴起的时候,这种现象就基本不见了。刚才提及的那些流派的名称都不是他们自己起的,而是教授、学者们给起的,例如“荒诞派”是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起的;“新小说派”是法国哲学家萨特起的;“黑色幽默小说”是美国教授弗里曼起的。这时期的作家、艺术家们显得散淡多了,他们似乎只想表达自己,却并不标榜什么。而这正是“后现代”的精神:每个个人的存在都以尊重他人的存在为前提。

  以上我们讲了19世纪现代主义兴起以来的大致趋向。下面再来谈谈,与传统文学相较,现代文学到底在哪些方面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按照我的视野和知识所及,我想归纳为下面五个方面来谈。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