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狄亚》手稿200多年后重见天日
法国画家安格尔(J. D. Ingres)笔下的凯鲁比尼。
歌剧《美狄亚》曲谱封面。
被修复后的部分乐谱。
凯鲁比尼可能是因为评论界批评这部歌剧太长,所以才把最后段落涂黑了。
据国外媒体报道,意大利作曲家路易吉·凯鲁比尼(Luigi Cherubini)216年前的歌剧《美狄亚》(Médée)原稿结尾部分,近日被世界最先进的X光仪器成功修复了。贝多芬曾说过,凯鲁比尼是他同辈作曲家中最伟大的,而勃拉姆斯也认为《美狄亚》是戏剧音乐的里程碑。
日前,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利用X光仪器让被涂抹掉的曲子重见天日。国外研究专家称,凯鲁比尼可能是因为评论界批评这部歌剧太长,所以才把这部歌剧最后的咏叹调给涂黑了。
根据科学检测,《美狄亚》原稿是用含金属的墨水谱写的,但是最后被涂抹的段落使用的是另一种物质,并未检测到金属物质。斯坦福线形加速器中心的仪器能“透视”到被涂抹掉的原作。
该专家小组成员包括了曼彻斯特大学地球化学家罗伊·伍格琉斯(Roy Wogelius),他曾用同样的仪器检测出1.5亿年前的化石。伍格琉斯说:“我们常说解开化学不解之谜,检测化石是如此,现在检测这部歌剧也是这样。这就是凯鲁比尼的不解之谜——我们重新发现了他的书写痕迹。通过这个仪器,你能看到所有书写的痕迹,包括音符、不同乐器的标记以及歌词部分。”
根据检测,凯鲁比尼是用黑色物质把《美狄亚》最后一段涂抹掉了。伍格琉斯博士说:“这种物质可能是用来擦鞋子的。在可见光下,我们是看不到所涂抹的内容的。就好像有人用鞋油涂在报纸上,你是看不到报上的文字的。但他是用一种特殊墨水所写的,有不同的金属成分。我们用X光仪器‘刺激’墨水中的金属成分,使得墨水能有光,然后我们就依照这个光来绘制图像。”
《美狄亚》(Médée) 是凯鲁比尼最著名的歌剧作品,剧作源自希腊悲剧大师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及法国剧作家皮埃尔·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的《梅德》。1797年巴黎首演。1809年,凯鲁比尼在原作基础上删去了约500小节,写成了一个精简版。此后被不断改编。歌剧同名主角便一直被视为女高音演唱实力的艰巨挑战。其中比较有名的改编是女高音玛丽亚·卡拉丝在1953年演出的版本。
■ 人物小传
路易吉·凯鲁比尼
(1760-1842)
意大利作曲家,以创作歌剧和宗教圣乐著称。1760年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6岁随父亲学习音乐。13岁就创作了多首宗教作品,被誉为音乐神童。1785年受邀为法国创作《得摩丰》,并于1788年在巴黎大歌剧院演出。1822年,凯鲁比尼被任命为巴黎音乐学院院长。1841年,他成为法国历史上首位获得荣誉军团勋章司令勋位的音乐家。1842年,凯鲁比尼卒于巴黎,安葬在拉雪兹神父公墓,距离肖邦的安息地仅四米。贝多芬曾说过凯鲁比尼是自己同辈当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