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塞尔文献展的历史性视野
为纪念德法《爱丽舍条约》签署50周年,日前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邀请卡特林娜·达维特来到中国,参加在杭州举行的“和解的策略”系列会议,并在北京大学举办讲座。
卡特林娜·达维特曾在巴黎学习西班牙和葡萄牙文学、语言学及艺术史。1981年至1990年期间,作为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策展人,她一直致力于各种展览、交流以及出版活动,并在之后担任了第十届卡塞尔文献展策展人。
卡塞尔文献展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展之一,与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作为先锋艺术的试验现场,卡塞尔文献展可谓国际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坐标。它不仅是文化界关注的焦点,也是西方社会的时代镜像。在北京大学的讲座中,卡特林娜·达维特主要围绕她对于卡塞尔文献展的策展实践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讲述。
“1957年举办的第一届卡塞尔文献展,把重点放在1945年刚刚结束的二战,它的主题是和解。在当时,展览聚集了各个国家反战和反殖民统治的学者、专家、艺术家以及社会人士。他们共同参与,为和平、和解作出了很多努力。”卡特林娜·达维特谈到:“我所办的文献展是在1997年,它作为20世纪的最后一届,同时又是东西两德统一后的第一届文献展,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这当然不是我选择的年份,而是它选择了我。”为此,她特别提出了“retroperspective”的概念,这个自创的新词包含双重含义:一方面,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展览之一,卡塞尔文献展应该回顾战前的历史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另一方面,展览也要对20世纪后期逐步融入艺术世界的重要观点提出批判性和与时俱进的见解。
在很多人看来,当代艺术指的就是展现此时此刻的艺术,从而忽略掉艺术与历史的关系。对此,卡特林娜·达维特指出:“这可能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中国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事实上,虽然我们活在当下,但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在与我们的过去、我们的历史打交道,所以有必要将自己放在一个历史的大背景之下去思考艺术的创作。当代艺术不只是我们面前的世界,因此在策展的时候,我希望传递出一种逆向的思维观念——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在发生的事情、当今生活的世界,最重要的一点是回望过去、具有历史性的视野。”
(编辑:单鸣)
· | 公共艺术给城市带来什么 |
· | 记忆中的江丰:严重生病仍为壁画事业四处奔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