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小书种如何进入大视界
篆书:小书种如何进入大视界——第二届全国篆书作品展一瞥
谢安辉篆书作品
“一个篆书展,小书种,能做到如此规模,不容易。”4月25日夜间,工作人员还在忙碌准备即将开展的全国第二届篆书作品展的时候,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高庆春如此感慨。
作为3年一届的全国性展览,第二届全国篆书作品展自去年7月至11月征稿,收稿近8000件,入展约300件,其中优秀作品28件,其规模,以篆书自言的“小书种”来说,也算“够可以”了。
既是小书种,又有大规模,这并非篆书家的自谦之语。学篆书,首先得识字——识篆,在当代人眼中与重新学习一种文字无异,基于历朝历代习篆者皆远远少于习其他书体者,当代书坛篆书仍是小众艺术,也算是继承传统。“书写技巧高,文字学功夫深,这都和其他书体创作要求不同,篆书的小众也在情理之中。”中国书协副主席、篆书专业委员会主任言恭达表示。他认为,当代篆书创作进入了相对成熟稳定的审美发展期。或许,是时候,我们该讨论篆书书写审美标准和趋向的问题了。
丰富性、高古性、人文性
“这些作品有明确的取法和传承,既有传统的甲骨、大篆、小篆等,也有简帛书等书体风格;既注意把握古文字的规律,又注重艺术化个性的表现,特别注重笔墨技巧的大胆探索和个性风格的适度张扬,可谓精品琳琅、佳作纷呈,基本反映了当代篆书艺术繁荣发展的局面。”言恭达说。2012年,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在山西大同举行了工作会议,确定了“引领、提升、服务、积累”的工作方针:引领当下审美导向,提升创作者的文化内涵,服务当下书法主流文化和大众生活,积累创作者的文化素养。商周秦汉变化万千、丰富多彩的篆书,乾嘉中兴后名家林立、各具风姿的篆书,在当代,形成了艺术变化多、个人风貌多的创作趋向。
据言恭达介绍,当代篆书在取法先秦和维系乾嘉两个维度上皆有显著成果。“从甲骨文开始到金文,特别是西周早期的四大国宝——散氏盘、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大家的取法和研究皆十分深入,在汲取战国的金文和秦刻石的营养外,一些考古新发现的楚简,也让众多书法家对其青睐有加,特别是中山王器,渐成气势,形成灵活自如的面貌。“而清代乾嘉以来的篆书主要以小篆为主,众多书法创作者对‘秦-唐-清’的小篆的学习和变法,也展现在此次展览中。”他以丰富性、高古性、人文性来归纳当今篆书创作的主要流向。
写意,还要还原于文化
但在很多评论家眼中,当代篆书似乎在一个维度上还需要深入掘进与探索:写意性。“示威强、服海内”的篆书,历来是威严、端庄、肃穆的书体代名词,要它“写意”,演绎出酣畅淋漓的笔情墨趣,似乎有些不伦不类。但在很多书法家看来,篆书写意,在笔法上施以行草笔意,结构、空间、章法甚至墨法上讲求错落变化,可以带出较强烈的运动感和节奏感,亦可以为当代篆书艺坛带来新的异动与新风。
“篆书的风格多种多样,从秦汉到明清,经典众多,在创作这件作品时,我选择上博的楚简,定位定好后,我就想用原简的状态,承载更多古人的气息,在形式上靠近古人,接触古人,再进行系统化的创造。泥金纸、墨、国画颜料做色,然后书写,再做技术处理:打磨、补笔,反复调整。”优秀奖作者范振海介绍。
“很多传统功夫好的作品,也包括具有现代性的作品,都存在着写意性不够的问题,直接影响写意精神的铺陈。作品面貌上,没有虚灵的魂魄,没有变化的创作理念,很多作品写象,但没有自己的面貌与追求。”言恭达直言,现在很多作品“太实”,几乎像临摹。“当代书法是写意强化的时代,我们需要通过写意的形式来突出精神。”
当很多书法家没有革新问鼎的能力,在明清大家中“讨生活”,讲求一点技巧、线条、墨色上的变化,追逐于甲骨、简牍、盟书的新奇而没有能向纵深挖掘者亦不在少数时,倡扬当代篆书的写意性,亦有其切实的当下意义。就如石鼓文,经营位置,能写出圆融浑动、规整朴茂的艺术氛围,而散氏盘用笔的时方时圆,也能以其稚拙之态带给追求古朴拙厚的书法家一些新的探索空间。大篆、金文等略带天然写意性和图案性的书体,能为当代书法家的创作提供想象空间和颠覆传统的思维空间。
“简帛书是个好东西,我也是受益者。它相对于传统的大篆、隶书等金石碑版来讲,由于墨迹多是民间写手所为,有鲜活生动、流畅自然、率意朴拙的特征,但同时存在着尖、薄、浮、糙等流弊。因此,学习简帛书要有所取舍,建议初学者还是要打下小篆、大篆的基础后再去接触它,走融会贯通之路。我是在掌握金文和简帛书差异的基础上,用金文的笔法来融会简帛书,把掌握金文的用笔作为学习简帛书的切入点,同时在文字取法上避繁就简,摒弃过于生僻结字的简帛书,形成了当下这种带有简帛书意趣的大篆书风。”高庆春介绍。
或强调行笔的运动感、力度感,或强调书面的驳蚀感、厚重感,如果在充分研究、学习、领略了篆书之美后,把篆书的形式感和造型的独特性糅合在整体观念之中,以我心写我意,新颖的形式和内在的张力,会帮助作品呈现出写意的趣味。高庆春认为,“写”篆书不是“画”字,要有笔法书写的过程和韵味,书写味道是最高雅的,也是有难度的。“写意,和篆书所秉持的高古、朴茂、深邃的审美要素并不冲突;形式上的表意,需要扎实的线条功力、驾驭字形的眼光,但最根本的,是自由的思想和高雅的气息”。言恭达说:“篆书的写意,还是要还原于文化。”
(编辑: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