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中小成本电影火了,精品大片更被渴求

时间:2013年05月07日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许亚群

  近日,投资总额近6000万元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6天票房已破3亿元,延续着国产中小成本投资电影“以小搏大”的红火态势。自《泰囧》去年年底诞生之后,2013年,一系列优质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纷纷上映,为第一季度国产影片创下票房业绩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小成本电影的优异票房,让不少人对其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寄予厚望,投资拍摄者也趋之若鹜,而国产大片投资领域则门庭冷落。

  然而,在近期举办的2013年中国电影产业高峰论坛上,北京盛世华锐电影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高军的一席发言引起了媒体关注:“中国电影产业若想真正成熟,仅依靠中小成本电影的红火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更多的优质国产大片。”

  国产精品大片被渴求

  事实上,高军的担忧不无道理。记者综合对比了几家知名影视公司2013年的投资计划,发现以情感、青春元素为主导的故事片居多,鲜有对大片的投资。“当大家都看到了小投资能换来比大投资更多的收益时,谁还愿意去投资大片?”高军说。

  “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精品不断诞生是好事,但存在隐忧。”高军进一步表示,中国电影产业目前尚不成熟,影视投资的盲目跟风现象依旧严重,一旦资本目光过度盯向中小成本电影,就会对国产大片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没有优质国产大片的中国电影是没有希望的。”高军说。

  从当下中国电影的产业链来看,投资制片方所承担的市场风险最大,但得到的利润回报最小。2011年上映的《金陵十三钗》,2012年上映的《一九四二》……一笔一笔“亏损账”犹在眼前。这些市场失败的案例进一步打击了国产大片的创作积极性。在中小成本电影“投资少、利润高”的诱惑下,大片的稀缺似乎“顺理成章”。

  国产大片真的如此难做?记者在调查中发现,2010年上映的《唐山大地震》就是一部获得业界和观众广泛认可的大片,其票房也同样大获成功。“我们当下缺少的,实质上是既适应市场又具有文化内涵的精品大片。”北京电影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钟大丰说。

  市场成熟的必然过程

  纵观冯小刚的电影之路不难发现,其早期作品诸如《没完没了》、《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均带有今日诸多红火影片的“小投资、讲故事”色彩,人文关怀和接地气是其最大特色,“冯式电影”的招牌也在那时开始叫响。然而观察其近年来的作品不难看出,冯小刚正在寻求“转型”,其作品也正逐渐朝大片靠拢。

  巧合的是,当前中国电影市场呈现的状态和冯小刚早期电影之路颇为相似:中小成本、接地气的优质电影越来越多,国产电影的人气也正依靠此类电影不断聚集。“所以说这种繁荣是好现象,是中国电影走向成熟所要经历的必然阶段。”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周星说。他指出,当前依靠优秀的中小成本电影巩固本土市场是第一位的,这是国产电影制作的合理过渡期,也是转型的“阵痛期”。另一方面,成熟的受众市场培育也同样需要时间。“我们绝不能盲目地用国际化、商业化的好莱坞大片标准来要求中国电影,更不应空谈电影‘走出去’。当中小成本电影真正培育了供需双方的成熟市场之后,精品大片自然会诞生。”周星说。

  理性繁荣才是真

  虽然《一九四二》上映时票房不尽如人意,但是其在2013年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中荣获“最佳两岸华语电影”;在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表彰大会上,该片也获得了“年度导演”“年度电影”两项重要殊荣。业界口碑良好,市场反响平平,类似的国产大片不在少数。如何在文化传达和市场需求当中寻求平衡点?中国大片的制作之道尚在探索之中。

  回顾以往一些“名利双失”的“烂大片”,业界所诟病的往往都是其内容和内涵。“中国大片往往比较看重大场面、大投资、大明星,这其实是舍本逐末。”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周斌表示。在他看来,对人物形象、情感的塑造是否深入,是影视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此规律也同样适用于大片创作。“我们不难发现,近期成功的中小成本电影都具有此类特点,这对大片创作是有借鉴意义的。”周斌说。

  在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下,业内人士普遍预测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总量会超过200亿元。“如此巨大的市场容量为国产大片营造了更加规范的成长环境,也对其制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钟大丰说。他进一步表示,未来在和诸多优质中小成本电影的竞争中,国产大片数量虽然会有所减少,但产生精品的可能性会更大。“10部烂大片不如一部好大片,我们应充分认清自身在大片的制作筹备和商业运作方面的不足,真正做到理性发展繁荣。”钟大丰说。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