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生命的意义是担当——观沪剧《挑山女人》

时间:2013年04月12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龚和德

  沪剧《挑山女人》是一出有很强人民性的好戏,表现了草根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十分感人。我读过有关原型汪美红的报道,她有三亩水田、九分旱地,可以勉强度日,但她还要挑山,为的是供子女上学。她是村里唯一的女高中生。她说过,没有受过教育的孩子可能会危害社会。她挑山17年,终于把一双儿女“挑”进了大学。从生活中的汪美红到舞台上的汪美英,生动地演绎了生命的意义是担当。这种担当精神有普遍意义。实际上我们每个人肩上都有一副担子,如果都能像汪美英那样自觉、刻苦,尽心尽责地挑好各自的担子,由此凝聚起来中国力量,还有什么美好的梦想不能实现呢?

  这出戏发扬了沪剧贴近现实、生活气息浓厚、善于用大段唱腔抒发情感的特色。全剧多次出现的民歌伴唱:“天上日头要歇夜,月儿相帮来照亮。地上女人不得歇,歇来香火要断档!”这不是主题歌,而是对女主人公不幸命运的咏叹,让观众在一种带有悲悯情怀的情绪氛围中感受这个女人如何不屈服于命运,如何担当起苦难,担当起对子女、对社会的责任。剧中有四条情感线,即汪美英与丈夫张华、与婆婆、与暗恋她的挑山夫成子强、与女儿们,经过巧妙扭结,推动剧情,激化冲突,不断地展现出人物内心的激荡。张华是不出场的,只留下一幅遗像,然夫妻之情未忘,她奋力挑山,也是为了实现丈夫遗愿,受到委屈时,遗像成了她的倾诉对象。婆婆思想落后,甩手不管,使汪美英陷入完全无助的困境,后来婆婆真心忏悔,增加了这出戏的感动力。最难写,写得含蓄而又意味深长的是与成子强的“常觉温馨一点点”。我很欣赏第五场汪美英受女儿幺妹诓骗,匆忙回家,把扁担忘在与成子强谈心的山泉边;到第六场听到成子强敲门声,开门只见扁担不见人,但发现成子强已在这根扁担上刻下了许多“等”字;最后一场得知成子强救火丧生,“含泪再把‘等’字看”,这个“等”字成为大段唱腔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借以抒发了汪美英独特的人生体悟:“寸土之上两杆竹,亦苦亦乐相并联。苦在美英心怀里,乐在孩子成长间。苦乐全有是人生,经风经雨根越坚。”这段唱,使情感的精神内涵得以升华。正是有了这种人生观、苦乐观,才会有勇往直前的担当精神。与儿女的戏贯穿全剧,最有戏剧张力的是在母女之间。幺妹受奶奶唆使,打断汪美英与成子强的情感联系,等到她长大懂事后追悔莫及,要到城里找回成子强,给妈妈一个惊喜,结果为时已晚,成子强不在人间了,成为这个家庭永久的遗憾。所有这些情感线中的纠结点几乎都有精彩的唱段,常使观众唏嘘不已。可以说《挑山女人》是出苦情戏,但它是高品位的苦情戏,它不以多赚观众的眼泪为目的,它让我们在眼泪的后面认识了成长于草野的伟大的母亲!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