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中国纪录片的崛起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让纪录片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行业。人们开始关注纪录片这个具有高端品质的影视产品。2012年我国纪录片销售在国际上创造了增长率高达248%的销售份额,国内则是央视纪录频道的广告收益高达4亿多元。被《舌尖上的中国》带火的还有片中涉及地方的旅游和饮食,这为地方政府带来上亿元的收益。这些经济利益的背后透视出来的是纪录片爆发性的影响力,而带给纪录片人的则是强烈的精神振奋。“20多年了,我们天天在呼喊纪录片春天何时到来,今天终于等到了!”一位资深纪录片导演感慨道。 ——编 者
戛纳时间4月9日,央视纪录频道在第50届法国戛纳春季电视节上,推荐的《舌尖上的中国》《茶》《丝路》《瓷路》《京剧》《丹顶鹤》《对照记·犹在镜中》《园林》等九部纪录片,受到了与会100多名国际知名制作公司、独立制片人及纪录片发行公司代表的青睐。《京剧》(上图)和《茶》(下图)片花的在线点击率在所有注册参展的亚洲纪录片中排名前列。
国际突围
在国际纪录片领域发出中国的声音
——访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
频道每年可以推出8到10部纪录片,以一种集群化的方式,很快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央视纪录片的品牌,大家开始关注中国的纪录片。
中国纪录片产业化运作是未来三到五年亟待提升的一段时间,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讲,项目管理人才要比纪录片创作人才更重要。
4月6日,第50届法国戛纳春季电视节开幕,央视纪录频道在其主题推介会上推荐的《舌尖上的中国》《茶》《丝路》《瓷路》《京剧》《丹顶鹤》《对照记·犹在镜中》《园林》等九部纪录片,受到了与会100多名国际知名制作公司、独立制片人及纪录片发行公司代表的青睐。《京剧》和《茶》片花的在线点击率在所有注册参展的亚洲纪录片中排名前列,进一步扩大了我国高质量原创纪录片在国际市场的专业影响力。目前,通过影片观看及与发行公司的洽谈,央视纪录频道已确定了超过80小时海外节目的引进量。央视纪录频道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更深入地拓展,记者日前就央视纪录频道与国际间的合作情况,专访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
记者:今年是纪录频道第二次受邀参加法国戛纳电视节,此外,在世界科学与纪实制片人大会、国际艾美奖电视节、法国“纪录片之光”纪录片节等重大的国际展会上,也看到了央视纪录频道的身影,参展的作品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这也是频道在创建之初就确立的走国际化品质和市场化路径的战略。目前,具体说来央视纪录频道与国际合作有哪几种方式和类型?
刘文:在市场营销方面,有引进和销售两方面。通过引进把国外最优秀的关于人类文明的纪录片带到中国,一方面让中国的电视观众同步分享电视文化产品的成果。同时也对国内纪录片的行业起到借鉴和学习的作用。在销售方面,自央视纪录频道成立后,通过这些年的努力,频道每年可以推出8到10部纪录片,以一种集群化的方式,很快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央视纪录片的品牌,大家开始关注中国的纪录片。在纪录频道成立之前,国内纪录片大多以文明或者历史为主,而目前数量和种类已经逐年丰富,像国际上拥有较好口碑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春晚》《超级工程》等等,实际上都是属于中国社会生活的。
记者:相对于购片,国际联合摄制的方式会更复杂些?
刘文:在国际联合摄制这方面,也有几种合作方式。有我们和外方共同出资,请国外的团队,按照我们多方制定的方案直接拍摄,由国外的营销团队直接销售的方式。比如说《秘境中国之天坑》是跟美国国家地理合作,资金各出一半,由英国独立电视台的团队来做,也是由他们卖。最大的好处就是,中国主题的纪录片可以直接通过国际市场销售出去,使中国纪录片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渠道更加便捷。
还有一种是我们独立出资,请国外的团队来做的合作模式,我们正在做的纪录片《云与梦之间》就是邀请英国著名纪录片导演菲尔·阿格兰及团队拍摄的,他曾经在1989年拍过《云之南》。这次是拍一部环保的纪录片,探讨的主题是中国在全球大的气候条件下,在我们经历一定环境问题、并使得认识发生改变之后,个人和机构是如何寻求能跟自然更加融洽的共生方式的,导演拍了很多普通人的生活。这部片子是我们主导他们拍,也是通过国际市场销售。另外一部《发现肯尼亚》是邀请马来西亚水下摄影团队拍摄还有《大黄山》是邀请奥地利航拍团队参与等等。
第三是直接参与到全球的,最大的国际电视媒体大片的投资合作中去,比如《改变地球》《生命的力量》《非洲》等。参与投资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确立我们在国际市场的投资主体地位。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参与了整个片子里国际市场的运作,就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对于片子的内容可以提出意见。而关于中国主题的片子可以通过这样一种高端市场行为在国际主流平台上进行播出。
此外还有参加国际影展,这两年纪录频道先后应邀参展了近20个全球知名的主流影视及纪录片节(展),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荷兰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美国NATPE电视节、澳大利亚国际纪录片大会、香港国际影视展等等。频道以此为国际舞台,举办的一系列国际化、高水平的节目推介、频道推介、合作论坛、中国题材论坛等活动,有效地提升了纪录频道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快速与国际电视媒体和纪录片机构建立合作,明显转变了以往中国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文明大国、纪录片弱国”的不对称境况,在国际纪录片领域发出了中国的声音。
记者:相比之下,我们创作的纪录片与国际之间是否还有距离?以往观众看到的自然类纪录片大多都是采用引进的方式,在纪录频道逐渐与国际接轨之后,这种状况是否会有所改观?
刘文:中国创作的关于文明、历史人文类的纪录片在整体的品质上跟国外差距已经不是很大了。不过在主题、叙事、观察问题的视角上还略有区别。但是最大的差距还是在自然类的片子上,这是中国目前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也是我们努力改变的东西。与国外相比,在中国自然类的选题背后,最缺乏的是非常权威同时又懂得电视拍摄的学术团队。在与国际合作的过程当中,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在国外无论是BBC或者是美国国家地理,只要拍自然类的纪录片,导演和摄影师肯定是这方面的专家,要么是植物学家要么是动物学家。在中国,拍电视就是拍电视,搞学术就是搞学术,两者基本上是分离的。而且中国的学术本身也跟国外的有差距。所以,没有这种学术支持,你的理念,你得出的结论和信息肯定是远远落后于别人的。在国内,你观察到一个动物的活动只是一个行为,仅仅是跳一跳、蹦一蹦,看不懂也不会知道动物有这个动作背后的情绪是什么、心理是什么,这个就是差距。所以国内的摄影师很难捕捉和拍摄到动物的故事。目前来看只能通过和国际的合作,逐步培养中国自然类纪录片的导演和摄影师。这得有几年时间。然后再通过自己的不断发掘,凝聚中国关于动植物片子的学术团队。
目前,纪录频道也在做几部自然类的片子。一个是《自然的力量》,主要讲中国的地貌和气候。还有一个是《生命的力量》第二季,这是由央视纪录频道与日本NHK、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NHNZ)联合摄制的6集纪录片。来自日本、新西兰、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者将在片中展现多个联合国认定的生物多样性的地区,通过一些神奇而独特的生物和自然环境,展现令人震撼的生命的力量。我们尝试让纪录频道的导演也参与进去,单独做一集。
记者:类似《生命的力量》第二季这样的深度合作,给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刘文:从创作上来说,我们希望通过合作提升我们的创作理念和实现方式。对于频道来说,与国际合作,我们最关注的是项目的管理能力和后续的市场营销能力,这是目前中国纪录片最缺乏的。我国的纪录片人大多是搞业务出身,做片子还可以,但是对整个项目管理还不行。以前,我们把纪录片当艺术品来做,而现在它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项目。这就要求我们从开始到结束要有一个周期,项目中有哪些流程,如何控制流程中的成本,还有人力资源如何使用等,这些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如果想要进入国际市场,或者中国要进行纪录片的产业化运作的话,这个现状必须要改变,必须要学会管理一个项目而不是仅仅会拍片子。所以从未来来说,中国纪录片产业化运作是未来三到五年亟待提升的一段时间,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讲,项目管理人才要比纪录片创作人才更重要。因为只有项目的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才能真正把中国纪录片推向世界。
记者:这样看来,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刘文:是的。今年上半年纪录频道所属的央视纪录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以后,我们肯定要专门建立自己的营销团队。中国以前的外宣方式是送,比如送纪录片碟,但是这种碟是没人播的。国际上的普遍认识是,送来的是宣传片,而买来的才是商品。所以我想通过商品的方式扩大国际的影响力。以商品的方式和市场的手段将我们的产品推送到国际高端的主流播出平台,要在黄金频道播,而不是其他。
以前我们的国际销售能力还不强,提价的话语权不高。通过这两年的努力,我们在亚洲市场已经有了自己的定价权。《舌尖上的中国》已经卖到了安哥拉和赞比亚。在非洲电视节上,非洲国家主动花钱买我们的纪录片。以前在非洲我们恨不能送人片子,非洲也穷,也都希望是无偿的,但是现在非洲国家愿意花钱来买,不论贵贱,他们愿意花钱,这个很重要。所以我们的国际销售能力正在发生着变化。
记者:《舌尖上的中国》《春晚》等纪录片在国外销售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让国际方面看到了中国纪录片强大的爆发力。同时也让国内的观众重新认识了中国纪录片。
刘文:销售业绩是一方面,对于频道来说,整个工作重点是扩大影响力。所以我们原创的纪录片前提就是能打入国际市场。建立自己的营销团队也是想通过销售在国内进行全面覆盖,这种销售之后产生的利润和增值会给全国所有的纪录片人增强信心。实际上纪录频道成立的这两年,最大的贡献是给全国纪录片行业打了个强心剂。20多年了,我们天天呼喊纪录片的春天何时到来,而纪录频道终于把这个行业,把纪录片这个产品做热了,一个纪录片频道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也能有不断上涨的收视,也能挣4亿多元人民币,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在我上任之初的规划里,计划三年挣到一个亿,没想到不到两年就实现了。这个钱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振奋了整个行业,对地方卫视、省级台也是个提醒——纪录片抓好是能挣钱的,做好是能挣钱的。中高端的观众和年轻观众,也认识到了这样一种高端的文化产品,愿意去欣赏它。(本报记者 丁薇)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