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谈文化,不妨先谈谈教育

时间:2013年03月19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曾敏之

  文化学者于丹教授最近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畅谈了文化建设的问题,洋洋洒洒,几逾万言。她提到自己的感悟,强调“文化须见天光、接地气、得人心”,并在理论上从中国传统文化到西方文化加以综合阐析,令我受到教益。但仍有困惑之点,特提出商榷。

  谈到文化,古今中外,见于学者专家对文化的泛论,可谓多矣,内涵及定义迄无定论。如就我粗浅的认识来看,文化的承传广播,与教育是分不开的;体现文化建设的效果,也须通过教育。于丹在专访中虽然谈到文化体制需要改革,却并未提出改革的途径,也未涉及教育问题。她自谦:“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个人非常希望自己能够以一种动态的、当下的手段,让老百姓在中国文化中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属和力量,我会以大众传播的方式,去做这样的尝试。”她强调文化要自觉、自信、自强。这次接受媒体的专访,就是采用的方式之一吧?

  不错,于丹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若干经典的研究讲述,付出了智慧和心力。但中国尊崇儒家学说,而儒家却特别重视教育,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待知识分子,告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孟子认为人的良知,也须通过教育启发而体现。有一部著作《学记》,更是系统阐明教育的真义。如果说文化是“须见天光、接地气、得人心”的,仅凭抽象概念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所谓自觉、自信是主观的,这两“自”从何形成是值得商榷的。《学记》说得好:“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这似乎说应从生活实际解读才好。

  很显然,我们要取得文化的陶冶,最重要的是教育的具体手段。例如中国社会曾流行的《三字经》、《弟子规》以及颜之推写的《颜氏家训》等,都是引具体范例教育子弟的。前些时候在杭州举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论坛”,参加研讨的学者专家一致认为不能忽视家庭教育,认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文化的基础。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的钱文忠教授也指出如《三字经》等传统典籍,内容更多是关于对孩子的文明和教养的,值得深入浅出耐心加以运用,这当是“接地气,得人心”的一条途径吧?

  说到这里,不禁想到香港的文化建设,试看要推行国民基础教育,却遭到别有用心之辈诬蔑、反对。可见要使文化“接地气,得人心”,不能忽视教育的基础,仅热衷于“文化产值”是偏差之路。

  最后,不妨提一提习近平到广州考察,当他步出马路时,不随便跨越,而是绕道走斑马线。对教育来说,这样具体的行动示范,更有说服力。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