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清宝典》海报
听闻人称“秘史专业户”的著名导演尤小刚今年3月开机拍摄电视剧《大清宝典》,笔者日前赶往北京顺义陈衙路的拍摄基地。尤导正在看演员试妆,于是见缝插针地采访了这位中国电视剧事业的第一批拓荒人,他从自己这部新作一直谈到对当前电视剧创作的思考。
是历史不是戏说,是解读不是编造
宫苏艺:听说刚开机的《大清宝典》瞄准清朝第一谜案,但却放弃了以“秘史”命名,您以“秘史”系列著称,这次却放弃“秘史”,为什么?
尤小刚:刘心武先生身为作家却在做《红楼梦》的研究工作,我看了他的《揭秘红楼梦》,后来又看了他写的《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我对他的研究很感兴趣。我觉得,研究《红楼梦》不结合历史是不行的,仅仅说大观园多么精致、多么好是不够的。承蒙刘心武先生的信任和支持,把参考改编权给了我,那是一种信任。他说,我信得过你,你是严肃地在做这件事。
根据刘心武先生的研究著作,编剧张建伟用三年写成《大清宝典》的剧本。简单地说,《大清宝典》就是《揭秘红楼梦》的故事,乾隆年间曹李两个名门望族变迁的历史真相,讲述皇权下大家族的毁灭命运。是历史不是戏说,是解读不是编造。我们表现的这段历史和这段故事,可能会对大家解读《红楼梦》的历史密码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拍的是历史故事,是充满着历史玄机和历史密码的传奇故事。我们的创作是严肃的,故事是惊心动魄的,对《红楼梦》的解读是认真的。这个戏我亲自拍,今年拍完。演员们都很支持,阵容非常强大,主要演员有钟汉良、袁珊珊、孙逊、吴若甫、冯远征、邬靖靖、吕中、周庭伊、程晓燕、赵志瑶等。
这部电视剧应该还是属于“秘史系列”,我曾经想这样叫,后来想想算了,还是叫《大清宝典》吧。因为现在的电视剧这个“秘史”那个“秘史”已经搞了很多,当然那些“秘史”至少不是我想要的“秘史”。前清的秘史,我拍了《太祖秘史》《孝庄秘史》《康熙秘史》《皇太子秘史》。基本上从努尔哈赤一直写到了雍正。我还拍过一个纪录片,叫《前清秘史》。这次《大清宝典》是写乾隆年间的历史,从前清故事这个角度来讲,其实是延续下来的。我拍这些历史戏,都是以史料为据,不把历史搞清楚,我是不会拍的。
电视剧要靠内容吸引观众
宫苏艺:在娱乐形式丰富多彩的今天,您认为电视剧吸引观众靠的是什么?观众看电视剧想得到什么?
尤小刚:靠内容,靠故事。抓到一个题材,只有对于生活的深入把握和活跃的创新思维,才能够写出一个好故事,推出一批鲜明的人物。
电视剧的艺术形式按照传统的说法,在创作上是章回小说体,风格上是鼓书评话型,演出形式上是连台本戏。一集电视剧在45分钟的时间里面,这一段戏是连续性的。但是这一集只是一回,你要想知道后面,且听下回分解。一般来讲,一条主线,一两条副线,构成这个故事。电视剧相当于长篇小说,又叫长篇视听叙事作品,不是短篇。中短篇是电影。电视剧和电影是不一样的,故事经常要“惊堂木”、“搅浑水”、“大煽情”,讲究有声有色,绘声绘色,要文武昆乱不挡,唱念做打,活灵活现,引人入胜。要给大家提神,让大家聚精会神,津津乐道。这种艺术形式不是孤芳自赏,不是小众的雅文化,是大众通俗文化。电视剧要讲个好故事,同时还要让观众有所感悟。这种艺术形式需要有责任感,需要有艺术创作的实力,仅仅靠哗众取宠、虚张声势是不可能长久的,而且严格说不能算好作品。
电视剧产能过剩是一种浪费
宫苏艺:您最近提出目前中国电视剧产量过剩,“虚胖”成量,“赝品”成灾,所以从业者更应该保持理性。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建议和措施是什么?
尤小刚:这是大家共同的看法。作为一个成熟的从业者,看到这种情况这并不困难。一年一万多集的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去年,已经到了17888集,而电视台卫视黄金时段播出的只有8500多集,也就是说一半以上都不能正常播出,肯定今年还要播出。可是,今年的生产马上又出来了。这不是资源过度开发、造成浪费吗?
精神文化产品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酝酿过程的,需要创作过程的。一般来讲,一部电视连续剧从酝酿到创作的过程,怎么也得需要12个月到18个月。用4个月写的急就章,拿出来就拍,一定不会好,不是拾人牙慧,就是东拼西凑。我们干了一辈子电视剧,看到这个问题,挺着急、挺痛心的。管理部门也在反复强调一定要理性生产,但还缺乏有效的措施。
电视剧能不能赚钱?能赚钱。但是电视剧是君子才能干的事儿,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电视剧要起到正确地影响人的作用,电视剧从业者要有这样的道义和责任。不能哗众取宠,敷衍观众,更不能宣扬坏的东西。
北京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创作
宫苏艺:您身兼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会长、北京京都世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您怎样看待北京电视剧30年的发展和变化?如何回顾自己在其中的工作?
尤小刚:北京的电视剧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北京电视剧的发展也可以说折射了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基本轨迹,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我有幸能够参与到里面,这是历史的机遇。我从1981年开始搞电视剧,距今已经32年了。最早我也是在北京,搞的电视剧都是在中央电视台播的,北京电视台也播了,比如《一代天骄》《紧急起飞》。1984年我由空军转业到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电视制片厂。我在拍《凯旋在子夜》的时候,北京电视制片厂改为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北京电视剧的发展,得益于北京有良好的文化条件和文化土壤。北京得天独厚,几乎是集中了全国最高水平的表演、最高水平的编剧、最高水平的导演和最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尤其是2000年以来,电视剧的人才基本上都聚集在北京。今天,全国电视剧的制作,不管是在哪个城市,完成拍摄、创作和筹备工作基本上都是在北京,导演不可能不在北京找人才、找演员。北京一直在引领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又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精神,我有幸一直跟着它的发展而成长。所以我对北京的文化环境和观众,一直怀有感恩之心。
为促进影视创作,北京设立了影视“春燕奖”。这个奖有几个特点。首先,没有“双黄蛋”,这里全是独一份;其次,评审专家都是一流的,跟国家级奖项的评审专家差不多是一样的;第三,因为是大北京,产量非常大,在北京广播电视系统范围内的,在北京制作的戏,北京播出的剧,一年有几千集呢,至少是相当于全国电视剧产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以上,并且都是叫得响、水平高的戏,竞争相当激烈,高手云集争头牌,对当下的影视剧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