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动力,发展红利被留在城市,而发展中的问题却留给本来需要得到城市反哺的农村。最老的老人带着最小的孩子留守,这样的局面显然走向老有所养、少有所依的反面。
姚晓英(右一)与同团两位人大代表商讨议案
2012年,安顺市出版了全国第一本留守儿童家书,在书的首发式上,孩子含泪诵读思亲之苦,父母含泪承受念儿之痛。那一幕,让人心碎,也引人深思。要解决分离与留守的问题,需要国家在机制设置上做统筹谋划。
用工单位和用工城市必须努力解决劳动力本身要面对的问题。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的问题必须是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同时解决的问题。劳动力不是物,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人的存在。人的存在就包含了亲情需求和责任履行。
留守老人的赡养和留守儿童照顾是社会责任更是家庭需要履行的责任。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接受劳务用工城市要善待农民工之外,打工者对自己的家庭责任必须履行这一理念需要强化。带着孩子和老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方便,这是不少家长把孩子放在农村独自外出的原因,但对于在家的孩子来说,这样的选择就是成长风险的选择;对老人来说,儿女这样的选择就是养老风险的选择。当老人自己的生活还需要有人照顾的时候,照顾更需要照顾的孩子能胜任吗?父母责任与义务履行已经有规定,但执行规定的意识需要得到强化。
留守儿童的成长广受关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作为父母,履行监护和教育的义务同样需要再学习。走进留守儿童中间,关于精神品质塑造缺失非常明显。留守是否意味着成为另外一个群体?孩子们对留守的敏感和对关注眼光的回避透示了对这个问题解读的视野偏差。留守不是被抛弃,生活中的苦痛其实也不仅仅是被留守。对今天的很多孩子来说,需要满足的不仅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渴望,而是生命需要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有时候这样的理念培养比父母在电话里说我也想你,等我过年回家给你买好多好吃的还要重要;比记者采访留守儿童记录和报道他们很想妈妈还重要。
精神品质塑造是留守儿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因此,建议国家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机制设置上要强调精神品质塑造并制定综合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