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黑驴”为什么变成“黑马”?——话剧《驴得水》的成功之道

时间:2013年03月11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孙恒海

话剧《驴得水》剧照

  3月10日,话剧《驴得水》在国话先锋剧场的演出落下帷幕,这已是该剧的第六轮演出。此时,距离它首场演出后即创造了京城小剧场戏剧的奇迹,仅过去半年多的时间。

  2012年6月,《驴得水》北京第一场演出结束后十分钟不到,对这部舞台剧的网上口碑突然被引爆,从当晚十一点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对于这部才刚刚演了一场的剧目,网上的评论已达上百条之多。几小时后,第二场票房售罄,紧接着,第三场售罄、第四场售罄……《驴得水》刚演出一半的周期,首轮票房已经卖空了。我和另一个出品人傅若岩临时决定紧急加演三场,加演场一开票,又即刻告罄。

  从事戏剧工作多年,说实话,出现这样的局面,我始料未及。

  之后我多次被问及《驴得水》是否是2012年中国商业戏剧市场的一匹票房“黑马”,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对于这匹“黑马”的养成,制作、剧本、团队、口碑则相互给力,一个都不能少。

  >>制作人中心制:在商业和艺术间搭建桥梁

  《驴得水》的大获全胜,是作品的成功,更是制作人中心制的成功,而此剧也让至乐汇的制作团队成为戏剧圈内“制作人中心制”的代表。优秀的剧目需要优秀的制作人,他们能够最大化地统筹各方资源,但中国目前的戏剧产业还是以导演制模式为主导,而这恰恰会造成艺术家盲目唯我的追求不接地气的艺术形式,导致戏剧逐渐失去了大量的观众。

  我一直认为“制作人中心制”是对当下以“导演中心制”为主的戏剧行业的一场重大革命。一个优秀的制作人,绝不仅仅是做一个剧团、剧目的管家,真正的制作人,要会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搭建桥梁,将两者不着痕迹地合二为一。关于艺术和商业,我将其归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即商业是商业,艺术是艺术;第二个层面是商业里有艺术,艺术里有商业;第三个层面是只要讲人性的,就是既商业也有艺术的。就比如说《驴得水》就既商业,也很艺术。和坚守、背叛、爱情、信仰、梦想有关的故事,是所有人都会关注的,而探讨人在特定时代中受到的冲击以及坚持等,只要表达得好,就会有市场,而根本不用去想是否足够商业。

  >>剧本:回到戏剧的最根本

  现在的戏剧市场,题材雷同、创作跟风、翻排成风,形式大于内容……如此这般的作品,举不胜举,要想让戏剧产业不断进步,内容是王道。当初《驴得水》的导演周申给我讲这个故事时,我就是被故事里貌似荒诞、实则写实的戏剧冲突打动的。作为一个制作人,选择剧本的第一方法就是看能不能触动自己,能不能触动观众。任何一个观众看完这个戏,哪怕花一秒钟来想他平时根本不会花时间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可能是人类应该常常思考的问题,那么这个作品就成功了。

  至乐汇出品的戏剧,被热心的铁杆观众称之为“邪典戏剧”。所谓“邪典戏剧”是区别于“减压爆笑剧”的另一种幽默模式,它不是恶搞,不是泛娱乐,没有恶俗的人身攻击,有的是出人意料的冷幽默。

  和锁定家庭观众的合家欢题材不同,至乐汇的作品,比如《驴得水》《破阵子》,以及此前的《六里庄艳俗生活》和《老佛爷的爷》等,都更加具有当下感的讽刺式娱乐特征。无论荒诞剧还是历史剧,当下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观众共鸣元素。

  如今的戏剧领域,能否看懂似乎成了衡量观众品位的标准,“减压”和“恶搞”成了唯一让观众快乐的途径,而我们的舞台上“先锋主义”又喧嚣了太久,在这种时刻,《驴得水》诞生了,我们只是回归到戏剧的最根本,即讲好故事,说人话,做人事,不浮夸,不穿皇帝的新衣;讲最朴素的情感,讲相同的人性。《驴得水》不仅仅讲述正义和邪恶,而是反思邪恶本身,并且不用一个绝对的界限来划分它们。《驴得水》中关注人性、关注社会现实的“戏剧良心”,确实是这部作品最可贵之处,也是它在当下话剧舞台卓尔不群的最大原因。事实证明,“回归”才能更精准地把住观众的心理脉搏。

  >>零宣传投入,观众却成了宣传员

  让这匹不可思议的“黑驴”最终走上舞台,我们整个创作、制作的周期长达一年半之久,投入已达到一部大剧场话剧的制作成本。因为钱全花在了制作上,以至于到排练后期,几乎没有做过任何与推广剧目有关的事,在宣传推广上是完完全全的零投入。所以,《驴得水》上演后一夜之间就火了,这大大出乎了我们的意料。

  每个观众看完戏后,都变成了这部戏的宣传员和推介员。他们之所以如此喜爱这部作品,正是因为《驴得水》没有把戏剧核心的内容束之高阁,反而全部翻出来给观众看,因此,任何观众都能够明白它在说什么。加之适当的尖锐批判,令人信服的人性描述,源于生活的细腻搞笑,潜藏幽默中的酸楚反思,都是赢得大量观众肯定和推荐的重要因素。

  《驴得水》已经演到第六轮,巡演所到之处都是以票房提前售罄拉开大幕。不论是娱乐之都长沙,还是与北京戏剧观众有着截然不同审美需求的上海观众,都表现出了对这部戏的热忱。有上海观众早晨六点就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售票口等着抢《驴得水》的加演票,更有从外地甚至国外飞到北京、上海观演的观众,这“得水”效应可见一斑。

  >>“更好”的团队,出“更好”的作品

  《驴得水》有一个丰富、饱满、耐看的故事,而这其实是集体创作的结果。编导周申和刘露在创作过程中,先是推翻了之前被某微电影侵权的版本,在保留故事内核的基础上做了背景的修改,并很快就出了一个详尽的故事大纲。而具体到环节的处理、情节的走向,则是编导和演员们共同创作完成的。

  至乐汇团队走过最初的磨合、适应,到今天大家可以共同创作出充满智慧的好作品,我们已经一同前进了五六年之久。

  我常常说:“更好,才会更好。”第一个“更好”是指团队彼此的配合和互相的激发;第二个“更好”则是指更好的作品。

  好的创作团队必然能够做到:自主原创,吸收先进经验,结合本土特色,打造出全球本土化的作品;心中有观众,知道观众的关注点,找到与观众的共鸣点,让观众满意。而这些于至乐汇团队,既是已完成的,又是不断遵循的。

  在《驴得水》的创作过程中,整个团队对“喜剧包袱”的设计大费心思,这是这部戏能够在商业市场“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同时主创团队又朝气蓬勃,敢于批判,希望在“好看”的戏里加上“有力量的东西”。

  如今,要让观众笑,似乎是所有戏剧人在思考的问题,但要让观众思考,却是一些戏剧人开始遗忘的问题。让观众笑着思考,这不仅仅关乎戏剧人的良心,也是个高难度的活儿。在这点上,《驴得水》做到了,也因此,它火了。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