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当代文学不妨沉着前行

时间:2012年12月04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张 健 王义鹏

制图:蔡华伟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中国作家莫言,对于中国文学和中国读者来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据媒体报道,莫言的手机一度被海量电话打爆,莫言的小说在各大书店被读者排队购买,莫言山东高密的老家很快被踏破门槛,连他家院子里的萝卜也被游客拔光……如果要将人们对莫言的热情看作是对当代文学的热情的话,那么这种热情简直已经久违多年了。

  不管那些涌向书店的读者是出于何种目的,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崇拜、对莫言的喜爱,或者仅仅只是凑热闹,只要他们把书买回家去,耐心读上几本,这对当代文学都是个好消息。但是莫言得奖带来的影响显然不应仅限于此。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作家》杂志社、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诺奖与中国:从鲁迅到莫言”座谈会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多名专家学者纷纷就此表达了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几度擦肩总留憾 一朝花落终有缘

  在中国民间,对诺贝尔文学奖一直存有各种说法。年年颁奖前后,都有“我们离诺贝尔文学奖究竟有多远?”一类的文章问世。人们将诺贝尔文学奖与作家创作、文学翻译、文化差异乃至政治因素广泛联系起来,其中一个流行较广的看法,是认为诺贝尔文学奖不仅因为语言与专业的因素对评价中国文学力有不逮,而且出于其他非文学原因对中国作家存有偏见。在这次会上,北京大学赵白生教授利用他所掌握的一手材料,纠正了人们的这种认识。

  “我曾去诺贝尔奖的档案馆查资料,每次他们的主席、副主席以及书记都很谦虚地问我:‘你觉得哪位中国作家可以获奖?’‘对某某作家你的看法是什么?’——他们其实怀有中国情结。”赵白生说,“曾经有人问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斯图尔·阿兰:中国作家的水平怎么样?阿兰说:我们特别想把这个奖颁给中国作家,但是问题是,我们还没有得到来自中国的比较可信的提名。我们也很着急,希望能早日促成此事。”

  在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作家的几度擦肩而过,多少印证了阿兰所言。广为人知并有文章记录的第一位可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鲁迅先生。当时,诺贝尔奖派出专员到中国来了解情况,最后有意把奖颁给鲁迅。但是鲁迅婉拒了这个荣誉,并且说:不要把这个奖给中国作家,如果给了,他们可能自我膨胀。在鲁迅写给台静农的一封信里,可以找到相似的表述,他说:“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鲁迅是极度具有自省意识的伟大作家,他的一生都在战斗、在批判,因而对当时的中国文学给出这种冷静判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妨碍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作家继续接触。这第二个作家便是林语堂,可惜只是入了围,在最后审读讨论他的作品的时候,结论是深度不够,因此落选。此后是沈从文。赵白生介绍说:“我查了档案,1988年确实已经准备把奖给沈从文了,这个奖一般是在10月份宣布,可惜沈从文早此一步去世了,从而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

  到了莫言这里,这个几来几去的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尘埃落定。从鲁迅到沈从文再到莫言,如果把这三位诺贝尔文学奖所青睐的中国作家相比较,大家突然发现有很多有趣的似与不似、变与不变之处——乡土传统与文学语言就是两个最好的观测点。

  乡土传统续脉络 文学语言分经纬

  乡村似乎总是孕育优秀文学作品的摇篮。现当代文学史上,很多优秀作家都把目光投向乡野,在他们熟悉的乡村故园建构自己的文学世界。鲁迅笔下的乡村给人以昏沉、萧索的印象,生活其间的村民痛苦而愚昧。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对乡村的书写兼有反思与启蒙的感情色彩。沈从文笔下的乡村则是另一派风光,那里山清水秀,奇幻浪漫,生活其间的人们,身上散发着自由与野性的光芒,沈从文的笔端流淌着同情、纯真与理想主义。

  在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教授看来,莫言笔下的乡村,融会与发展了鲁迅与沈从文所代表的不同的乡土文学传统。刘洪涛说,从莫言《红高粱》中人物的蛮野粗豪、狂傲刚勇,很容易联想到沈从文湘西世界中村民的雄迈强健、野性难驯,把原始生命形态理想化的倾向是两位作家的共同之处。但莫言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凝重与苦涩、描写高密人的原始野性被消耗在无谓的杀伐与争斗中,则又折射出他亲近鲁迅传统的一面。“莫言把一个兼具本土色彩与现代性的乡土文学世界呈现给了世人,他的获奖证明了他所创造的这个文学世界获得了认同,这也显示了中国乡土文学两个传统的深厚内涵与艺术魅力。”刘洪涛说。


(编辑: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