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失而复得的《南词引正》

时间:2012年11月26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杨瑞庆

  昆曲是中国戏坛上的一朵奇葩,以前只知道盛开600多年,是从明嘉靖年间的魏良辅一举确立“水磨腔”算起。但是,这个约定俗成的昆曲史结论,却因50多年前的一次偶然发现被推翻了。

  1960年,失踪久远的《南词引正》重新浮出水面,文中记载:“腔有数样,纷纭不类……惟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词,善作古赋。扩廓铁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这段弥足珍贵的戏曲史料,虽在戏曲界中湮没数百年,却因为曾由明代书法家文徵明抄录并收入明代书画鉴定家张丑编纂的《真迹日录》而得以保存,并历经500多年的接力传递最终失而复得,成就了一段书法作品中留存昆曲史料的佳话。

  当魏良辅在明嘉靖年间改良昆曲功成名就的时候,他没有独享成果,而是于数腔争雄之际,在他著写的《南词引正》中大度地向世人宣告“惟昆山为正声”。

  他大致勾勒出一部简明的昆曲发展史——昆曲雏形为“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国初(明初)有昆山腔之称”。这段文字中,3次用“善”(善作古赋、闻其善歌、善发南音之奥),一次用“精”(精于南词),特别推举了顾坚对于昆山腔的开创性贡献。人说同行必妒,但后人魏良辅对先贤顾坚的崇拜跃然纸上,读来不禁肃然起敬。有了魏良辅的充分肯定,才使这位小镇凡人一跃成为昆曲的“开山鼻祖”,令顾坚在昆曲界的领衔地位难以被撼动。

  在这100来字的史料中,魏良辅托起了顾坚,推出了黄幡绰,一直成为昆曲姓“昆”的有力证言,因为这是出自“曲圣”之笔、权威之口的高论。寥寥数语,盈盈厚意,字里行间透现出魏良辅谦谦君子的大家风范和堂堂汉子的一身正气。

  魏良辅写就了《南词引正》后,由于专论昆曲演唱,言简意赅,拨乱引正,所以立刻引起了曲坛的追捧,成为引领曲坛健康发展的权威教材。但由于魏良辅是一介草民,没有条件刻印,所以只能在一些知音圈中抄赏。

  当时的苏州已是昆曲的发祥地,一些才子佳人都以吟唱昆曲为雅事,常常相聚评曲,乐此不疲。以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四大才子”为代表的吴中文人,由于仕途不顺,怀才不遇,只能“移情别恋”,爱上书画曲文,以示高雅追求。其中的文徵明(1470年-1559年)不但精通唱曲,而且还擅长绘画,尤精蝇头小楷。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的夏天,金坛榜眼曹大章在曲友吴昆麓家中发现了《南词引正》,读后十分欣赏,并欣然为之作跋,意在隆重推举大作。

  当《南词引正》的抄本传至文徵明,由于痴迷昆曲,自然爱不释手,决定用他秀美的小楷,原封不动地重抄一遍,以加深印象。

  但在曲坛上流行的是已作删减并改名为《曲律》的抄本。可能有人认为《南词引正》中的那段史料存有争议而弃之不用。但曲坛上自有识货人,把《南词引正》的抄本视为正宗,而终于留下了这篇为昆曲精英树碑立传的文论。

  张丑(1577年-1643年),江苏昆山人,善鉴藏,知书画,是一位泰斗级的鉴定大师。他学识渊博,毕生致力于书画研究。他又勤于动笔,随见随录,采编了大量他认为具有收藏价值的经典作品,形成了日后影响深远的《真迹日录》。书中不仅编进了著名画家的许多珍品,而且还收藏有许多厚重的书法作品。非常幸运的是,书中竟然收进了文徵明抄录的《南词引正》,使这篇在中国昆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论能在500多年后重见光明。

  因为张丑是书画家不是戏曲家,所以他不太可能会注意到由于《南词引正》中写有昆曲史的文字而选入《真迹日录》,而是主要看中了文徵明的书法艺术。那篇《南词引正》的小楷抄本字体娟秀灵动,让张丑一见钟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张丑生于昆山,特别重视收集与故乡有关的作品。一个书画鉴赏家呵护了一群戏曲大家,阴差阳错却功德无量。

  在随后的岁月里,昆曲的发展如日中天,由于业内传诵的《曲律》已删除了那段重要的昆曲史料,所以说,虽然昆曲姓“昆”,但难有证据说明昆山人在“缘起”时就对昆曲作出过重大贡献。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写有简明昆曲史的《南词引正》抄本消失得无影无踪。张丑的《真迹日录》中的《南词引正》抄本也静躺“闺中”,一般人不会想到书画中会写有曲谈高论,即使欣赏作品,大都浏览笔画神韵,根本不会去细读隐藏其间的惊世史料。直到1960年,时任文化部访书专员的路工意外发现了《南词引正》,才清晰了昆曲史的传承脉络。

  路工(1920年-1996年)早年参加革命,古典文学造诣深厚。上世纪50年代末,他调到文化部担任访书专员,专为国家搜集古旧珍籍,寻觅优秀的文化遗产。

  在访书期间的博览群书过程中,他意外发现了张丑《真迹日录》中的《南词引正》。当看到《南词引正》比《曲律》的内容更为完整时,就认定这是一份珍贵史料,确信价值连城,随即收购保存,并等待时机,邀请专家考证后让史料一鸣惊人。

  路工发现了《南词引正》后当然欣喜若狂。一方面向文化部汇报,一方面在同人圈子里透露,让他们分享经典失而复得的喜悦。又经过傅惜华和周贻白、陈中凡、吴新雷等学者抄录、校点,终于由戏曲史家、南京大学教师钱南扬在1961年4月30日出版的《戏剧报》第七、八期合刊上发表了《〈南词引正〉校注》,从此人们终于找到了昆曲史乃至整个中国戏曲史向前延伸的有力证据。

  自从找到了失踪的《南词引正》后,昆曲历史才大白于天下:形成昆曲之前,还有持续200多年的昆山腔渐变阶段,甚至更长的雅韵积淀阶段。常说的昆曲600年,只是从明嘉靖年间的魏良辅时代算起,而根据《南词引正》提供的史料推算,元末就有了昆山腔,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甚至还可以从唐代的开元盛世算起。

  回望《南词引正》失而复得的漫长岁月,既有戏曲界人士在撰述、推荐、过录、发表过程中的高风亮节,更有赖于书法家的抄录、收集。我们唯有对昆曲投以绵绵爱心,让国粹天长地久,才能对得起先人对文脉传承的一往情深。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