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卫国海:“要像拍电影那样去拍纪录片”

时间:2012年11月23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袁雅琴

  卫国海的作品《吉木萨尔》获得了第18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长纪录片奖和第18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纪录片最佳摄像奖,同时还获得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纪录片摄像奖。作为一名获得过全国、省级共60余个奖项的获奖专业户来说,卫国海显得很平静,他总是把激动与激情融入到下一部片子的创作中。拍摄过电视连续剧数百集,创作各类电视节目上千部,近30年来他对纪录片创作痴情而狂热,就像针尖上的蜂蜜,爱得专注而狭小。

  2005年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成立了“卫国海创作室”,卫国海和他的团队每天除了外出拍片便泡在这里,折腾那些永远需要不断完善的镜头,有时为一个几秒钟的画面,也得熬上几个通宵。“慢工才能出细活”是硬道理。尽管眼下的电视栏目多为“快餐”,个别电视人也成了“快餐厨师”,但卫国海并不想跟风去培养观众的“快餐胃口”。

  纪录片是时代的符号,也是一个区域电视文化水平的首要检验标准,通过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对社会深度的洞察、对人生理性的思考,揭示出一种超乎现实的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卫国海认为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创作经验与缜密思维非常重要。前者靠积累,后者靠创作者的思维与投入。如拍《特务孙水胤的后现代生活》,就是一次机缘巧合,当年请孙水胤到台里做节目时,卫国海了解到了这位老人身上凝结着时代的痕迹,又具传奇性,加上是两岸题材,便决定创作。孙水胤是一位台湾老兵,他曾经是国民党的特务,接受台湾当局秘密训练后,他渡过台湾海峡,被派遣登陆厦门从事特务活动,上岸便被厦门民兵活捉,1978年被释放回台湾。两岸关系缓和后,他却回到大陆娶妻生子,生活在厦门。对于这个特殊人物,卫国海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抓住悬念,又把涉及政治化的东西巧妙分化,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真实地呈现出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折射出一种逆境中求生的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此片获得了“2009纪录中国”一等奖,卫国海也获得优秀导演奖。

  纪录片美学观的奠基者维尔托夫开创了“电影眼睛派”,提倡镜头要如同人眼一样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在创作纪录片《鱼祭》时,卫国海不按常规套路走,先发现故事,再想文字,看似率性随意,却恰巧是娴熟老道之举。在观看片子时,心灵得到的是抚慰,是久违的触动与震撼。这是一部反映人与自然、人与鱼和谐相处,倡导环保、保护中国古老民间传统习俗的纪录片,没有剧情,没有言语,只有客观的记录,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鱼祭》因此获得了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十优纪录片”等多个奖项。

  如何让画面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卫国海觉得要按拍电影的要求那样去拍纪录片。如大气磅礴的《吉木萨尔》,就是一部史诗般的记述,为了追究画面色彩的饱满,他亲自驾车,在路上花了5天时间,还把轨道车从厦门运到新疆,共拍摄3个多月,行程约15000公里,拍摄素材2000多分钟,为的就是追求实验性的探索,给纪录片想象和灵活的空间,把完美的镜头财富带给观众。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好像一个家庭没有像册。”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的这句话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但在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人如何在未来的影像时代保留住自己的文化命脉,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和急迫。在市场化、娱乐化的今天,纪录片发展也受到影响,更限制了人们对纪录片的认识。困境在哪里,出路又在何方?坚守纪录片的思考性与人文关怀,坚持一份良知和责任,需要的是大家共同的担当。怎样才能迎来中国纪录片的春天?“什么时候我们厌倦了无厘头的无营养逗趣,看腻了千篇一律的玩乐打闹,开始思考社会、担忧国家、关爱人类、遥望宇宙、反思自我、叩问心灵,也许就是迎来春天的时候吧。”卫国海说。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