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曲剧《歌唱》引燃全场高唱豪迈旋律

时间:2012年11月16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丁 薇

曲剧《歌唱》剧照

  庆祝香港回归的文艺晚会,奥运会的开幕式演出……每每遇到国家大事的文化演出节目,由王莘作词作曲的歌曲《歌唱祖国》几乎都会列入演出节目单,掀起演出的高潮,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旋律奏响,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日前,北京曲剧团将王莘创作《歌唱祖国》的全过程创作成名为《歌唱》的曲剧搬上舞台,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这部青春版《歌唱》由北京人艺著名导演顾威执导、北京曲剧作曲家戴颐生担任作曲,“80后”演员杨海岗饰演王莘。这出戏经过7场商演和3场北京优秀剧目展演,10场演出上座率颇高,并受到一致好评,结尾处演员的合唱几乎场场引发台上台下的集体大合唱,场面激动人心。据悉,该剧已入选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2012年北京金秋优秀剧目汇报演出”剧目,将于11月21日、22日在解放军歌剧院登台亮相。

  “80后”主演展示青春激情

  作品讲述的是为准备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演出,天津某歌舞团懂西洋乐器的王莘,带着该团的张会计、水暖工赵管子一起到北京买铜管乐器。到了北京,一直为没能完成创作新歌曲任务而焦虑的王莘,在天安门广场上突然灵感迸发,终于创作出《歌唱祖国》这首所有中国人都喜爱的名曲……北京曲剧团团长孙东兴介绍,青春版《歌唱》的最大亮点之一是用的都是“80后”演员,还大胆启用了一位“90后”担当主演。其中,主演王莘的杨海岗、主演赵管子的李永德都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99级北京曲剧本科班,主演张会计的王璐更是今年才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的“90后”。他们的表演虽然稍显稚嫩,但举手投足间激情昂扬,为这部传统曲剧增添了不同以往的青春气息。

  杨海岗在演出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团领导刚把王莘这个角色派给自己时,心理压力非常大,认为自己的优势只有年纪与当时的王莘相仿。为了找准人物基调,杨海岗做了许多“功课”,反复观看大型歌舞《东方红》等影像资料,还看了电视纪录片《大鲁艺》,他感觉最强烈的就是,那个时代的人言谈举止、精神状态都很向上。但这只是外在的感觉,如何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杨海岗有些茫然。导演给他讲王莘的经历,为他剖析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性格,对他帮助很大。经过反复摸索,杨海岗找到了以语态、眼神、身姿这些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睿智、幽默、执著,以及灵感突发时超脱于周边现实世界的瞬间,没找准满意乐句时钻牛角尖般的苦吟等外化内心的方式。

   建团以来首次启用交响乐团伴奏

  由于整部剧都是围绕歌曲《歌唱祖国》的创作展开,所以在表现上不可能绕开《歌唱祖国》的旋律。如何烘托《歌唱祖国》的宏大,曲剧团选择了完整建制的交响乐团加部分民族管弦乐相结合的伴奏形式。剧中,观众不仅能感受到金属感、震撼力较强的交响音效,还能听到京韵大鼓的慢条斯理、不温不火。孙东兴说,以这么庞大的乐队伴奏,这在北京曲剧这个剧种诞生以来还是第一次。

  戴颐生说,《歌唱》配器之所以要用上交响乐也是题材使然,要表现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雄壮高昂,仅靠北京曲剧的三弦、四胡、扬琴这老几样显然是不行的,拘泥于原来的曲牌也不行。更主要的是,这出戏演的是王莘创作《歌唱祖国》的故事,他创作灵感的诱发、初始乐句的产生直至这首歌完整地唱响,这一切都与声音有关。可以说,这是一出关于声音的戏——美妙的,嘈杂的,令人焦躁的,生活中的,内心里的,要用各种“声音”在这出戏里产生出推动戏剧发展、调动观众情绪的“强效”,最后是那让台上台下的人都热血沸腾的豪迈旋律。如何将西方交响乐与中国民族管弦乐结合起来,还不露痕迹,这对于作曲家来说是一大难题。戴颐生说,在创作曲子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有在烘托宏大气势的时候才选用交响乐。在独唱和合唱的部分,为了突出曲剧的风格,特意将曲牌歌曲化,从容过渡。这点,观众可以在《灵感的小鸟》的唱段中感受一二。

  多媒体技术入戏不抢戏

  将多媒体技术与实景相结合,这在北京曲剧的舞台上也是第一次。顾威在舞台多媒体的运用上有独到的见解,他说:“现在的戏剧舞台上有个风气很坏——滥用多媒体。虚拟化表演是中国戏曲的一大优势、一大创造,是中国戏剧的瑰宝。多媒体很热闹,很吸引人,可同时也掩盖、干扰了演员的表演,把观众的注意力从演员身上夺走,表演不再是第一位的,舞台的意境也被替代了。”这次在曲剧《歌唱》的创作上,多媒体技术只是起到点缀、烘托、渲染剧情和舞台气氛的作用,绝没有“抢戏”。顾威说:“这出戏剧情比较单薄,尤其在表现王莘内心的变化、感受、波动上,这在舞台上是很困难的,不像影视可以拉个近镜头,搞几个脸部特写。演员在舞台上,观众离得很远,角色内心的活动又不能都靠语言来表现,用多媒体来展现一种‘意象’,起到的是辅助作用,让观众与角色进入到同一种感受中。”

  于是,在剧中,每当王莘灵感迸发,每当他找到了苦苦追索的旋律,就有四只小翠鸟飞来吱吱歌唱。顾威还认为,在该剧末尾“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唱响的时候,要给观众的感受和观众主观追求的感受已不是剧情,不是人物,而是那种心潮澎湃的氛围。而看过该剧的观众都表示,剧终时台上台下一起大合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那一刻,是过去在剧场里看戏时从来没有过的强烈感受。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