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时空之旅》:创造中国杂技的奇迹

时间:2012年09月23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

  一台海派杂技在上海坚持“天天演”,自2005年推出以来连演7年,演出2800多场,票房收入超2.7亿元——由上海杂技团有限公司创排的《时空之旅》,不仅创造了“不出国门,赚取外汇”的好票房,还形成了品牌效应。今年先后推出信阳版和都江堰版,以剧目版权和管理输出的方式,让《时空之旅》走到全国各地。

  《时空之旅》创造了中国杂技的历史,这是改革创新结出的硕果,也是演艺企业资源整合的一个成功范例。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说:“上海杂技‘出人、出作品、出效益’,正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效应。”

  10多年前,一个团只能演出一台杂技晚会,一年票房至多800万元。中国的杂技节目到了海外,常常只能“零卖”,而且总卖“地板价”。一群技艺超群的杂技演员,在国际各项杂技大赛上屡获殊荣,但由于国内杂技演出市场萎缩,许多人不得不戴着奖牌“游走江湖”,为国外的杂技节目“打工卖艺”。

  “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改变现状,不能总在老套子里转圈圈。”2005年,上海杂技团勇敢迈出转企改制第一步,联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三方各投入1000万元,共同打造多媒体梦幻剧《时空之旅》。专门的项目公司——上海时空之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随之组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全方位运作《时空之旅》的演出、宣传、营销与开发等。很快,《时空之旅》收回全部投资。众人拾柴,蛋糕迅速做大,上海杂技团从中切分的那块蛋糕,完全超出当初的预料。

  “文艺院团要改革,重塑市场主体是突破口。”在上海马戏团团长俞亦纲看来,《时空之旅》的成功,从根源上来说,得益于整合了三家投资方的演出资源、媒体资源、资本资源和国际资源等优势资源。而时空之旅公司以新型企业管理制度,规避了事业单位“大锅饭”的弊病,有效调动了员工和演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用市场手段激活文化人才,打破论资排辈的陈旧用人观念,也更易吸引并留住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人才。

  《时空之旅》的成功为准备全面转企改制的上海杂技团增加了信心。2007年,上海杂技团决定对团内的《欢乐马戏》剧组进行股份制改革的探索,成立独立核算的上海欢乐马戏有限公司,并首次尝试剧组演职人员参与持股“当家做主”,上海杂技团持股51%,演职员持股49%,风险共担,盈利共享。

  杂技素有“五朵花瓣”之说,分别是高空杂技、地面杂技、魔术、马戏和小丑,其中尤以马戏最为特殊。其他节目缺了演员,还可找人代替,马戏则不然。动物和演员关系特别亲密,特别是猛兽,常由驯兽师从小养大,如果演员退休、生病了,节目也只能停演。一个节目通常是一个或几个演员的“专利”,培养新人困难重重,节目创新无从谈起。

  改制后,人们看到:一进马戏城大门,小姑娘连续几小时蹲在大太阳底下照顾一只临产的海狮,直到它顺利产仔;年近古稀的“丑星”潘连华把小丑绝活全都抖给了徒弟张唯;饲养员给动物买饲料,总要货比三家,让动物吃得好还花钱少……

  《欢乐马戏》目前已成为上海杂技团又一个常年演出的品牌剧目。股份制公司成立后的票房收入比改制前增长50%以上,演员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

  上海杂技团在转企改制的道路上越走越大胆。2008年,全方位改革运作模式成功推出《浦江情》,一年后,再推新版《浦江情——雕刻时光》。2009年,上海杂技团完成整体转企改制,成立上海杂技团有限公司。

  改革引来创作泉涌,也为院团的持续发展积蓄了力量。10年前,上海杂技团演员们的收入,人均每月只有2000元;如今,演员收入提高到人均每月7000元,主要演员1.5万元以上。近两年来,上海杂技团每年创造的票房收入多达6500万元,是10年前的8倍多。剧团提高了经济实力,转而培养人才、研发新节目。今年年初,在杂技界的“奥林匹克”——第36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上,上海杂技团的《腾越——大跳板》《男子艺术造型》,双双荣获最高奖项“金小丑”奖,又一次创造了中国杂技的历史。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