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永远的父亲,永远的中国学生兵

时间:2012年09月19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邓 贤

邓贤父亲等学生兵老照片/1944年摄于重庆

邓贤父亲从军照/1942年摄于印缅战场

《父亲的一九四二》
邓贤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的远征军老兵杨义富先生回乡访友,希望与成都地区的远征军老兵见见面。没想到一下子来了五六十人。我惊讶地看见,这些年事已高的与会者大多是从事工程、科技、社科和文化教育工作的知识分子或干部,他们中有教授、学者、总工程师、总设计师、艺术家、企业领导、院长、厅长等,还有国外学成归来的洋博士,有人还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自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弃学从军,远赴印缅战场浴血奋战,至抗战胜利后回国各奔前程,已有整整半个世纪没有以中国远征军的名义聚会过,因此战友见面格外激动,有人甚至血压升高当场急救。

  更令我吃惊的是,这些当年投笔从戎的青年学子,有很多人都出身优越,也就是那个时代的“富二代”、“官二代”、“名门之后”等等。比如父亲的战友杨叔叔,他的父亲就是曾任四川省主席,人称“四川王”的大军阀杨森。而当年与我父亲一同报名参军的卢叔叔,他叔叔是国民政府的陆军中将。我父亲当然不用说了,他是国内赫赫有名的“棉纱大王”的儿子,标准的“富二代”,而以祖父为首的“裕(大)华纱厂”集团的四大股东里,就有三家人的儿子作为中国学生兵到印度打仗。要知道在那个战火连天、国险民艰的年代,能送孩子念大学和高中的家庭都不会是普通百姓人家。

  2004年,我应国务院新闻办之约,带领几位文学青年完成一部反映印缅抗战的口述体回忆录。我们先后寻找、询问记录散落在世界十几个国家的远征军老兵近千人,其中采访达数百人,最终精选回忆录五十二篇成书,书名叫做《同一面战旗下——二战中国老兵回忆录》。该书于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以中、英、日三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此次群体采访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当年十万后方学生大从军的壮举堪称中华民族发出的“最后的吼声”。试想,连校园里的莘莘学子都不再念书而是主动投身军营(当时国民政府规定在校生免服兵役),以鲜血和生命践行“抗敌救国,不当亡国奴”的历史使命了,那还有什么能阻挡这条沉睡的古老巨龙走向觉醒和重生呢?


(编辑: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