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当下时代的文化诉求——评豫剧《斗笠县令》
由郑州市豫剧院创作的新编历史剧《斗笠县令》日前在京演出。作为“向党的十八大献礼——河南省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斗笠县令》用豫腔豫韵展示了现代豫剧的新风貌,也向首都观众展示了郑州市舞台艺术发展的新成果。
《斗笠县令》取材于清代台湾凤山知县曹谨(河南怀庆人)平冤狱,修渠圳,造福当地百姓的真实故事。道光十七年春,曹谨奉旨跨海赴任台湾凤山县知县。时凤山连年大旱,加之县政败坏,饥民不少被迫做了盗贼。曹谨斗笠芒鞋,访民情,察水源,决心先治水来改善民生。他顶住反对势力的压力,说服避祸的饥民下山,“以工代赈”,促成了修圳引水工程的开工。然而,曹谨对冤案的复查却牵动了上层贪官集团的神经,关键时刻赈粮被断,百姓生活没有着落,工程陷入绝境,曹谨泣血跪求,未能求来半升米粮。在饥荒如火、民心大乱的紧迫情势下,为了凤山百姓的生存和引水工程的完成,曹谨不惜牺牲自己的仕途前程和身家性命,毅然决定打开兵备仓库来安定民心。渠圳终于开通,甘泉流到了凤山,望天田变成了膏腴之地,百姓还粮归仓。当地民众为了纪念曹谨,把他开凿的水渠命名为“曹公圳”,为他造庙祭奠。直到今天,“曹公圳”仍在发挥作用。
“为官是当一天少一天,帮老百姓办事是做一件多一件”,通过富有张力的戏剧冲突,全剧塑造了一位始终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极具悲悯情怀的士大夫形象。虽然属于清官戏,但《斗笠县令》在主题思想、舞台呈现上体现的是现代人的视角和当代人的情怀,“当官为民”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执政为民”的民本思想一脉相承。这也是该剧在豫剧创新上的一次探索,随着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步伐加快,豫剧创作不再固守传统的农民趣味,积极捕捉当下的时代精神和审美趋向,作出与时代审美相对应的艺术调整,探索传统豫剧现代化、都市化的道路,以适应当下以都市化为特征的文化诉求。
这种创新体现在舞美、唱腔、配器、服装、灯光等多个方面,并且在舞台呈现上和谐地展示了出来:剧中大量使用交响乐、歌剧元素,让韵味醇厚的豫剧声腔与 “交响化”、“歌剧化”的音乐效果相融合;舞美吸纳了大量的舞剧元素,丰富了视觉,形式独特又和全剧的气质非常统一;服装营造出浓郁的台湾风情;灯光“诗化”写意。这些元素使全剧在保持豫剧地域风貌的同时,又深具现代化、都市化的特点,雅致而通俗,清丽而时尚,更贴近当代观众。
《斗笠县令》汇聚了全国的舞台艺术专家,组成一流的主创班子,罗怀臻和姚金成共同担纲剧本创作,李利宏担任导演,著名豫剧音乐家耿玉卿和上海著名戏曲音乐家汝金山分别担任该剧的唱腔设计和作曲配器,黄永碤担任舞美设计,郑州市豫剧院中青年实力派演员刘昌东、马刚良、王海升、徐俊霞分任该剧主演。自问世以来,该剧先后获得河南省第十二届戏剧大赛“文华大奖”,河南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二届中国豫剧节一等奖。走出河南,《斗笠县令》也受到称赞:在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上,这道根植中原传统文化的特色“大餐”让挑剔的上海观众交口称赞;在好戏云集的重庆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上,该剧一举获得最高荣誉——优秀剧目奖,主演刘昌东收获单项奖最高荣誉——优秀表演奖,实现了郑州市戏曲作品十年来在全国戏剧界最高奖项上的历史性突破。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