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网络文学的六大热点
如果从1992年北美华人留学生的网络写作算起,汉语网络文学走过整整20年,而近十年来的快速成长,已经让我国的网络文学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
热点一 网络“人气堆”创造了巨大的文学关注
凭着“山野草根”和“技术传媒”这两把利剑,网络文学已经在千年帝国的文学版图上开辟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文学榛林,以恒河沙数般的作品存量确认了自身的文学在场性和文化新锐性。
对比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十年前,我国网民为4580万,而到了2012年6月底,网民数已增至5.38亿,十年增长11.7倍。在网络文学领域,虚拟空间的自由写作以及商业模式的利益催生,让网络文学走过了无人问津的草创期和备受质疑的落魄期,从十年前的小打小闹中迅速崛起,形成了“井喷”式增长态势。据业内人士统计,时至今日,我国的文学网民总数已逾2亿,其中有2000万人上网写作,200万人成为网站注册写手,文学网站及移动平台每天的文学阅读超过10亿人次,在线作品日更新达2亿字节,一个大型网站原创作品的日更新量可达数千万字。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数量庞大的文学网民,让时下网络文学的阅读群体、写手阵营和原创作品数量,均以令人惊叹的巨大增幅涌向文坛,以“大跃进”式的高产谱写了文学的“海量神话”。我国有经常更新的文学网站数百家,加上门户网站的文学频道、文学社区、个人文学主页,还有超过3亿手机网民的“段子写作”和3亿多人的微博群体,如果把这些作品累积起来,其总量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凭着“山野草根”和“技术传媒”这两把利剑,网络文学已经在千年帝国的文学版图上开辟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文学榛林,虽然这种“文学大跃进”在品质和价值层面还难以与传统文学相媲美,但它实实在在表征了“网络文学”的历史性存在,创造了一种巨大的文学关注,以恒河沙数般的作品存量确认了自身的文学在场性和文化新锐性,打造出这个时代磅礴的文学态势和一代人成长的文化语境。正如人们所评价的,与传统文学相比,今天的网络作品依然包含了许多积弊,如“速度写作”的高产低质,无限膨胀的“注水小说”,随心所欲的“口水叙事”,“点击率崇拜”的唯利是图,粗制滥造的“准文学”或非文学等等,要使网络文学真正成为人类文学的一个历史节点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这种文学的成长性与可塑性让我们有理由期待:数字技术对文学的全方位覆盖不会成为技术对人文的颠覆,而应该是文艺变革的新机遇,网络文学在甄淘、引导和在线涅槃中,终将以应有的价值含量成就自己的时代文学命名,人类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学传统也将在网络写作中薪火相传。
热点二 网络类型化写作异军突起
类型化写作适于分众、小众的点击期待,吸引读者付费阅读,但由于一些作者的“类型化想像”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生活积累,用于想像的创作素材囿于有限的生活阅历、知识视野,有的甚至就来自某些网络游戏,久而久之很容易陷于“枯竭焦虑”。
这些年来,网络作品数量最多、发展最快、最受关注的是类型小说,写作类型化已成网络文学的主流。除了女性、武侠、玄幻等专门的类型化网站外,一些综合型文学网站也选择以类型化作品吸引眼球。常见的文学类型如:玄幻/奇幻、武侠/仙侠、科幻/灵异、修真/穿越、历史/架空、盗墓/悬疑、惊悚/恐怖、侦探/探险、都市/言情、游戏/竞技、青春/校园、职场/官场、军事/太空、权谋/宫斗、女性/美男、同人/耽美、新红颜/轻小说……2011年末网络票选的热门网络小说排行榜中,排位前十的作品无一例外地是玄幻武侠、架空穿越、灵异修真、历史后宫等类型化写作。
类型化写作适于分众、小众的点击期待,吸引读者付费阅读,但这类作品的情节、故事、人物、想象、节奏和叙事方式等大都是模式化的。写作者尽可以天马行空,释放自己的想象力,把虚拟的类型化空间拉长、拓宽,以迎合阅读市场。但由于一些作者的“类型化想像”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生活积累,用于想像的创作素材囿于有限的生活阅历、知识视野,有的甚至就来自某些网络游戏,久而久之很容易陷于“枯竭焦虑”,摆不脱自我重复的窠臼或难以为继的尴尬,导致一些类型化作品红极一时却速成速朽,短期内能赢得排行榜、赚取点击量,却少有艺术提升的空间和文学创新的潜能。最终,类型化的“槽模”变成了艺术想像力的桎梏。刻意相似的写作模式,生编硬造的故事情节,动辄上百万甚至数百万字的篇幅,除了创造商业资本最大化利润外,其实是无关乎文学艺术的。
类型化写作的过度膨胀,隔断了文学与现实的依存性关联,使网络文学面临自我重复、猎奇猎艳、凌空蹈虚的潜在危机。这样的写作与我们的民族和文化,与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是隔膜的,对现实是回避的,与读者实现内心交流的东西很少。无论是类型化写作还是其他创作,都需要对文学心怀敬畏,对网络志存高远,真正建立起文学承传、创造、担当和超越意识,能够更多地与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时代、我们的这块土地接近起来,真正做到“打深井,接地气”,提升自己艺术创造的高度,挖掘作品思想内涵的深度,描绘时代的精神影像,赋予文学更强健的精神品质,提供给读者更多具有人性温暖和心灵滋养的东西,而不仅仅为时尚阅读提供一份类型化时尚读物。
(编辑:孙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