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中国民协召开七夕文化研讨会

时间:2012年09月14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张德玉

研讨会现场

  在七夕佳节之际,由中国民协、陕西省文联主办,陕西省民协承办的中国七夕文化研讨会于8月22日至8月24日在西安隆重召开。

  研讨会开幕式上,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和陕西省文联党组成员、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黄道峻分别讲话。中国民协副主席、陕西省民协主席王勇超致欢迎辞。

  罗杨在讲话中指出,“七夕”充满了家庭伦理文化的内涵,这正是当代社会所缺少的。他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由专家学者带头寻找出一条有效地保护传统文化与合理发展经济的道路来,让七夕节等传统节日与当代人的生活更加贴近。

  黄道峻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和灵魂,七夕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包括七夕文化在内的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深厚的内涵,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经济快速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和智慧源泉。有效地保护、开发、利用这些文化遗产,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广大的文化工作者要以弘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己任,不断锻造文化精品,塑造文化品牌,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积极推动陕西省文化强省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在欢迎辞中,王勇超呼吁民间文艺界的专家学者和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要以坚定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用自己的智慧与成果,为保护传承节庆文化倡议呼吁,为弘扬民族文化遗产贡献一份光和热。

  参加研讨会开幕式的还有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燕屏,陕西省民协名誉主席傅功振等。

  研讨会由中国民协副主席叶舒宪主持。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乌丙安、宋兆麟、柯杨、李稚田、叶涛、肖云儒、韩养民、赵宇共等来自全国各地和陕西省内的50位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围绕七夕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当代价值意义进行深入探讨。专家们就七夕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婚爱观、七夕文化与家国同构文化的联系、乞巧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乞巧文化与中国民间工艺产业化发展等议题展开充分讨论,从各个层面深入挖掘七夕文化的内涵,为七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献计献策。

  研讨会上,叶舒宪宣读了将每年七夕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倡议书(见本刊第一版),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赞同,大家纷纷签名响应,表示要为弘扬七夕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亲临长安斗门活动现场,参与祭祀、乞巧、祈福等多种七夕文化主题活动,感受七夕节的浓郁氛围。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这里保存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牛郎织女两尊石刻,并建有石婆、石爷庙。千百年来,每逢七夕佳节,这里的群众都会举办盛大的牛郎织女祭祀活动和各种丰富多彩的七夕文化活动。由牛郎织女传说故事衍生而来的七夕节,以其对忠贞爱情、美好理想、淳朴美德与社会和谐的不懈追求,形成了当地独特的“七夕文化”。


本版摄影 吴京南 张志勇

  专家谈

  七夕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

  □ 乌丙安(辽宁大学民俗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实践证明,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只有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才能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有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才是最正确的、最佳选择的绿色通道。

  任何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开发的做法,都应当尊重其形式、内涵和基本元素。任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曲解、损害、粗制滥造、胡编乱改等做法,既达不到保护遗产的目的,更难以创造出文化产业的精品来。

  我们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整理、出版等活动。

  “七夕”节不是“情人”节

  □ 宋兆麟(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七夕”节是历代文化不断堆积起来的、带有浓厚浪漫色彩的一个传统节日,具有非常牢固的原初性。我国的“七夕”节原本是女儿节、女人节,男人是不参加的,与西方的“情人节”有本质的区别。“七夕”节可以带一些爱情的内容,但要硬生生把“七夕”说成是“中国情人节”是欠妥当的。

  “七夕”节是个全国性的大型节日,虽然各地有不同的地方特色,但也有许多共性,比如牛郎织女传说、七巧活动、七夕饮食等,都应该很好地保留下来。在保留“七夕”节固有文化形态的基础上,可以有发展变化,但一定要尊重其原生态文化。为了能够保留“七夕”节的固态文化本质,建议做一个关于七夕的调查报告,也可以拍成纪录片,还可以办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展览,这些做法都有利于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七夕节的文化流变

  □ 肖云儒(原陕西省文联副主席)

  七夕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浪漫色彩,是空间崇拜、时间崇拜、文化崇拜,生命崇拜、女性崇拜以及对土地劳动者的崇拜,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喜欢大团圆结局的中国人,却给许多著名的爱情剧以悲剧结尾,比如牛郎织女、梁祝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人对七夕节有了新的追求,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和价值,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来抒发现代人的爱情观,现代人不想如牛郎织女般隔河相望,而要长相厮守;不期望只是精神幸福,而是要身心都长久幸福。这是七夕节固态文化核心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活态文化流变。

  陇南乞巧节的原初性及其文化史意义

  □ 柯 扬(兰州大学教授)

  陇南传统的“巧娘娘节”(乞巧节)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其文化空间之广(二十多个乡镇),持续时间之长(七天八夜),参与人数之众(约四十万人),活动内容之多,在全国可能是绝无仅有的,称得上是“华夏第一”!

  陇南传统的“巧娘娘节”,是古老秦文化的延续和活态遗存。“巧娘娘”是祖先崇拜(善织的女修)与星辰崇拜(被神化了的织女星)的合二为一,反映了我国传统岁时节日与民间信仰的密切关系。

  陇南“巧娘娘节”保持着中华民族乞巧节最原初的形态和价值观念,它是一个以未婚少女为主体的真正的“女儿节”。祈求心灵手巧、才智双全,希望获得更多的生存本领和追求幸福生活,是它的核心。陇南“巧娘娘节”在历史上当然也在发展变化,但它不是朝牛女爱情传说方向延伸,而是朝着为受压迫的妇女争取社会地位和话语权的方向发展,并为广大妇女开拓社交空间提供了机遇。这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就这一点而言,说七天八夜的“巧娘娘节”是当地的“妇女解放日”、“妇女狂欢节”也不为过。

  守望婚姻的家园

  □ 李稚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牛郎织女的传说,至少有以下三个主题:一是牛郎与织女的忠贞相爱;二是封建神权对人间美满婚姻的粗暴干涉;三是每年七月初七男女的浪漫约会(星夜、鹊桥、荼蘼架等)。牛郎织女故事表现的是对幸福家庭生活的期望与憧憬和对原始时代母权制的记忆遗留。纪念“七夕”,是为了守望文明的、符合社会主义新道德的爱情婚姻家庭的幸福家园。

  恩格斯的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在研究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之后得出结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和最后的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四大传说中,唯有牛郎织女传说将主题重点放置于一种新兴生产关系条件下,体现了对一夫一妻制婚姻的期盼、渴望与坚守。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率大,各种诱惑很多,这对坚贞爱情与稳固家庭的破坏力极强。我们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道德观念,不断增强道德判断力,为爱情筑根基,为婚姻增稳固,为家庭谋幸福。牛郎织女“七夕”传说的一个重要文化基因是:夫妻虽相望却不相及,一年一度相会,但仍能够坚守婚姻与爱情,这是必须大力倡导的。

  历代文人笔下的“七夕”与“乞巧”

  □ 傅功振(陕西省民协名誉主席)

  牛郎织女传说由先秦的婚姻悲剧转化为千古言情、相思的代表,成为人们抒发相思之情和追求忠贞爱情的代名词,表达了古人的家庭理想。唐宋以后,七夕节日习俗逐渐丰富盛行,咏七夕成为历代文人相沿成习的一个创作主题,将视觉逐步从牛郎织女转向七夕,大量描写从宫廷到民间的七夕活动场面,使文学创作走进普通民众生活。

  在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形态中,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夫妻的团聚成为全社会共同的祈望。在世人心目中,长相厮守是婚姻幸福的前提。牛郎织女以其善良、勤劳、智慧维系家庭美满和谐,其真谛是对家庭婚姻责任的担当,这是牛郎织女传说永恒的价值意义所在。

  七夕乞巧活动旨在追求勤劳智慧和美满幸福,不少文人通过大量的诗篇,描述了乞巧的热闹场景。同时,还有文人雅士藉此针砭时弊,也体现了他们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于今之世,申明乞巧的价值取向更具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编辑:刘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