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凸显军旅特色的歌剧——观《守望天山》
近日,武警文工团新创作的歌剧《守望天山》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这部军旅题材的歌剧,取材于真实的生活,故事有惊有险、有情有义,由此构成了这部歌剧牢固的艺术真实。该剧探讨普通军人的思想道德,却没有政治口号;用平凡工作去折射普通军人的伟大及渺小角色之崇高,揭示和平建设中部队官兵人性闪光之点,让观众了解和平时期军人对国家建设的贡献,知道工程兵修路的丰功伟绩。
序曲响起、大幕打开,火车厢里一排排工程兵新兵坐在那里,歌声嘹亮,抒发参军入伍、去天山修路的感想。正戏开场,天山大雪纷飞,工程兵生活与工作之艰苦超出了新兵们的想象,新兵陈俊表达自己的苦闷,得到老兵的关照与宽慰。接下来老兵却死在检查哑炮的施工现场。大雪封山加上雪崩,断了施工部队的口粮。班长带陈俊与罗刚强去团部送信,干粮吃完,为保一人活着出去,班长与罗刚强牺牲在路上。天山之路留下陈俊的青春,也留下了许多战友的忠魂白骨。而陈俊复员后总有不安的感觉,他魂牵梦绕天山,总觉得自己对不起死去的战友,应该感恩,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于是,他决定返回天山,为工程兵墓园守墓。陈俊春夏秋冬陪伴烈士战友,打扫墓园。当武警部队再进新疆、扩建天山之路时,他的女儿也参军加入了这个行列。
《守望天山》的音乐充满军旅特色,旋律是歌谣体写作混合歌剧咏叹调。进行曲、颂歌、抒情曲、歌舞曲、齐唱曲、合唱曲等士兵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体裁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武警文工团男声合唱优势,使整部歌剧表演充满军旅特色。《守望天山》歌剧大曲小曲相间,歌声嘹亮的同时,主要角色个人情感抒发主要依靠大段的咏叹调,或独唱、或重唱,或穿插合唱背景,形式灵活,曲调流畅,感情细腻,抒情气氛浓烈。歌剧演唱的形式不拘泥咏叹宣叙相间的西方歌剧模式,不排除简短话白,该说就说,该唱就唱,较好地继承了中国新歌剧形式灵活的表演传统,巧妙结合军旅生活的戏剧内容,不落俗套、独具特色。
《守望天山》演员实力雄厚、表演阵容强大,男演员尤其出色。由男高音于爽扮演的主角陈俊,形象高大、颇具军人气质。他的表演自然朴实,一流嗓音、优美音色,歌声动听抒情。男中音孙砾扮演的老班长,歌声浑厚有力,表演有声有色。老兵张鹏、新兵矫利君的表演者也入情入戏,予人印象深刻。这台歌剧的合唱、齐唱时而雷霆万钧、气势磅礴,时而飘逸舒展、柔情似水,抒情与戏剧性兼备,彰显合唱展演戏剧的魅力,也显示出武警合唱的高水平。尽管唱曲还未滚瓜烂熟,诠释还未炉火纯青,歌声阵阵依然动人。就是表演中穿插的新疆舞蹈,表演也十分专业。
《守望天山》舞美独具特色,简洁有效果。配合灯光,多媒体天幕一用到底,制造各种氛围,展现各种景色,用得耳目一新,用得恰到好处。让人突然觉悟,音乐戏剧舞台多媒体技术已经成熟。多媒体背景可虚可实,大场面、小意境、多层次,用好了画龙点睛、魅力无穷且省钱省事。由此带给当今歌剧、音乐剧与戏曲一些启示,优秀的舞台美术绝不是钱堆出来的,而是靠艺术家拥有的创造力。
《守望天山》彰显艺术总监郑健团队的艺术创造力。郑健本行指挥,棒下武警男声合唱团全国闻名,“玩歌剧”却是第一次且武警文工团也不是歌剧团体,诸多条件不具备,写歌剧排歌剧困难很多,这是一弊;一利是郑健音乐内行,无陈规旧习、条条框框,敢想敢为,做歌剧因材做戏、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本团人员艺术特长与创造力。把一出军旅歌剧做得大众性、艺术性兼顾,军旅特色鲜明,让人从此不敢小瞧武警文工团演歌剧。武警文工团近年从纪念汶川地震题材的音乐剧《一路寻找》开始,进军音乐戏剧舞台,成长迅速、异军突起,已成为国内歌剧音乐剧创作演出的一支劲旅。
(编辑:伟伟)
· | 近20万观众体验歌剧魅力 |
· | “全华班”担纲瓦格纳经典歌剧《女武神》 |
· | 歌剧的“气场” |
· | 歌剧《凤仪亭》跨界尝试 |
· | 中国自己的歌剧应该是什么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