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谢阁兰的中国印迹

时间:2012年08月29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文/冯 达 译/王晨雪

1878年,维克多·谢阁兰出生于法国西部布列塔尼地区海滨小城布雷斯特。作为一名法国海军的军医,他曾旅居大洋洲和中国,他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在中国酝酿或完成的,字...

  1878年,维克多·谢阁兰出生于法国西部布列塔尼地区海滨小城布雷斯特。作为一名法国海军的军医,他曾旅居大洋洲和中国,他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在中国酝酿或完成的,字里行间浸透着中国文化的养分。

  1908年,谢阁兰开始学习中文,他想写一本异域风情的散文集,去探索另外的世界,那离他极远的未知。

  “北京终于到了,我的城市”

  (1909-1910)

  1909年3月,谢阁兰以海军见习译员的身份接受了远赴中国的任命。奥古斯都·吉尔贝·德·瓦赞对谢阁兰首次中国之旅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允诺资助生活并不宽裕的谢阁兰,一起去中国腹地进行一次壮游。

  1909年6月12日,谢阁兰到达北京。在给妻子写的第一封信中,他写道:“北京终于到了。我的城市。”当年,他在北京的住宅就位于天安门广场。7月5日,瓦赞与谢阁兰会合,两人同游了北京城,天坛和先农坛让谢阁兰赞叹不已、灵感涌现。他们还参观了清西陵和明十三陵,这对谢阁兰的创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当时写的一些随笔散文后被收录在诗集《碑》中,在参观期间,谢阁兰萌生了创作小说《天子》的念头。

  8月9日,谢阁兰和瓦赞离开北京,一行人向西行进。“路旁道边,旅途中随处可见石碑。它们每个都是那么美,四四方方,一目了然,高高地耸立在石雕龟趺上,碑首装饰着两条腾转盘旋的螭,在两兽的中间往往还有一个圆孔穿透石碑,凝望着遥远碧蓝的天空,这无疑是最纯粹、最完美、最经典的中国式;而石刻‘汉字’则是最美的象征手法和纪念方式……”

  山西平原那千变万化的黄土景致震撼着谢阁兰的视觉。“一个黄土砌成的风景。真的全是土,全是黄,然而富于微妙的变化,早晨是玫瑰黄,西射阳光下则是鲑鱼黄,近午时发灰,傍晚又掺上点儿绛紫,到夜里却比黑更黑,因为连分散的星光也射不进来。”

谢阁兰与朋友在北京天坛

  诗集《碑》出版

  (1911-1914)

  1911年,在谢阁兰启程返法的几个月前,他接受了天津皇家医学院的聘任。就在即将完成《碑》且准备重拾《天子》的写作之时,他痛苦地发现“大中华帝国”已现夕阳残照之像。1912年2月12日,年轻的溥仪皇帝宣布退位,孙中山和袁世凯结束了南北对立。南京议会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我筹备《碑》的出版,其发行量很小。诗集将在北京北堂印刷厂出版,其装帧设计、版面编排都符合珍本收藏的条件。”1912年4月1日,谢阁兰将手稿交付印刷。这一次,他放弃了自己的笔名Max-Anely,第一次使用了真名。8月13日,诗集《碑》出版。从纸张选择到印刷样本,包括书法字体及印章油墨,谢阁兰都做了精心设计,并亲自监制。首版81册印刷样本,采用高丽供纸,主要用于馈赠朋友、作家及政要名人,“81”是北京天坛圜丘上层最外环石板的数量(帝王神圣数字9乘以自身而得)。另有200册羊皮纸版,但均不用于出售。

  10月,谢阁兰担任袁世凯之子袁克定的私人医生,后者不慎从马上跌落,无法行动。谢阁兰借此机会接近袁世凯,希望争取一个与中国艺术相关的职位——大学教员或艺术博物馆负责人,但最终他的愿望并未实现。次年3月,谢阁兰重返天津皇家医学院。

  1913年7月5日,谢阁兰经西伯利亚铁路只身回到法国。在巴黎,谢阁兰和出版商乔治·科雷斯见了面,两人决定再版诗集《碑》(第2版于1914年发行),并在北京印刷发行珍藏系列。

  “大对角线”的考古旅行

  (1914)

  1914年,谢阁兰为将在中国进行的考古活动筹备设备和资金,得到了塞纳尔、考尔迭、沙畹、伯希和等著名汉学家的支持。考察团于当年2月1日从北京出发去河南洛阳,再从那里经黄河河谷西折入陕,考察西安附近已被定位但尚未被发掘的皇陵,然后一行人前往四川。考古活动结束后,考察团对长江上游进行水利勘测。在到达西安府前,他们根据古文中的记载,找到了位于骊山中的秦始皇陵。

  在谢阁兰等苦苦找寻未果且想放弃的时候,一位老农为他们指出了陵冢的位置。“2月16日。临潼县。天空是灰色的,却阳光灿烂,激动人心的一天……走出黄土山口的那一刻,那座人造‘丘陵’便映入眼帘,呈现出完美的覆斗形。那绝不仅仅是座人工堆砌的土山,而是中国第一座真正的雄伟的黄土建筑(在骊山青紫的暮色下呈现出灰黄色)……”考古队得到考证的、年代最久远的是公元前10世纪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其父周文王、其子周成王等陵墓。

  3月初,考古队从西安向西至乾陵,那里埋葬着唐代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及其皇后武则天。3月6日,谢阁兰在一个墓冢旁发现了一匹汉雕石马(公元前2世纪),他非常激动,找到了“一件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别出心裁的艺术品”。考古活动向南继续,谢阁兰发现了一些汉代碑阙,他对汉代石刻赞叹不已。

  6月末,考古活动基本完成。谢阁兰对此次旅行作了总结:“我们发现了一座公元前117年的雕像,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十几个雕像,年代不详,但符合汉代雕像特征。还有大约15座汉代大型石刻墓碑,碑面均刻有大量具有时代特征的非宗教人像。”

  谢阁兰一行到达丽江时,接到欧战爆发的消息,匆匆结束了考察活动,直奔越南河内。谢阁兰回国后因健康关系未能上前线,被分配到布雷斯特海军医院工作。1917年1月,作为法国招募华工军事代表团的随团医生,谢阁兰再次回到中国。返回法国后,他完成了《中国——伟大的雕塑艺术》,但健康却每况愈下。患上精神抑郁的谢阁兰住院治疗,后于菲尼斯泰尔省中心小镇埃尔瓜特疗养。1919年,在小镇的树林中,他的妻子找到了谢阁兰的尸体。

  新闻链接

  1912年,法国作家维克多·谢阁兰在北京出版了他的诗集《碑》,诗集木制封面以及书中每首诗的右上角皆配有汉语题词。在诗集出版百年之际,由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谢阁兰《碑》1912-2012”展览8月29日至10月15日在北京举办。该展览精选了《碑》中12首诗歌作品,并按照谢阁兰原著风格配以书法题词。展览共包含20块展板,其中有7块为中式卷轴书法作品。展板形式与尺寸的选择重现“碑”的形态,而最能表达“碑”神韵的便是传统样式的书法。展览所选诗歌为中法双语,其中旅法艺术家诗蓝的装置作品《碑》非常引人注目,她带来81块“碑”,“81”是北京天坛圜丘上层最外环石板的数量,也是谢阁兰的《碑》1912年首版的印刷量。


(编辑:孙菁)